双轨运行 同步发展

2018-07-09 11:22管乃春,王贤玉
教师·上 2018年6期
关键词:编者学情课外阅读

管乃春,王贤玉

摘 要:小学是课外阅读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在学生阅读的黄金时期帮助他们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课外阅读如果漫无边际也不会收到理想的效果,在众多的实践中,课内课外双轨运行,同步发展,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探索。课外阅读应该与时代、学情、编者、课堂教学、好的阅读习惯、评价同步。

关键词:课外阅读;时代;学情;编者;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1-23

作者简介:管乃春(1982—),男,安徽霍邱人,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一、课外阅读与时代同步

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信息剧增,人们需要在有限的读书时间、无限的书籍里筛选那些被时代继承的经典和最强音,分享给那些处在阅读能力和习惯发展最关键时期的孩子们。真善美是任何国家、民族,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普遍认同的核心价值观。课外阅读与时代同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阅读那些体现真善美核心概念与关键内容的作品,包括时代发展倡导人应该追求的品质与美德、应该具有的态度与作风、应该遵循的准则与秩序、应该了解的科学知识和具备的科学精神,为其编织出一张美丽的网,呵护其在漫长的旅途中保持纯真、快乐与勇气。

二、课外阅读与学情同步

学生的阅读有许多关键期。生活在每一个时期的儿童都会产生不同的精神饥饿感,需要阅读不同的作品,一旦错过了关键期,精神上的损失就难以弥补。每一年的课外阅读都应该是符合学生不同特点的。同步阅读的内容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选择,与学情同步。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阅读可以以绘本为主。比如一、二年级的学生,在阅读完《我爸爸》《我妈妈》以后,可以展现自己心目中的爸爸、妈妈,表达自己与父母之间的爱;阅读完《我是霸王龙》,可以体会友情的可贵;阅读完《笨拙的螃蟹》,可以明白“缺点”有时也能成为优点;阅读完《小黑鱼》,可以知道團队合作的重要性……中年级学生的识字量增加,已经认识和掌握了大部分常用汉字,已能读懂短篇和中篇童话故事,因此,这一阶段我们重点向学生推荐优美的童诗童书等。如《爱心树》《苹果树上的外婆》《爱丽丝梦游仙境》《绿野仙踪》《时代广场的蟋蟀》等。第三学段的独立阅读能力已经形成,有自我意识的追求,开始有自己崇拜的偶像,因此,我们侧重为学生推荐科幻作品、历史故事或人物传记及优美儿童散文等,增加符合这一时期儿童口味的现代、当代经典文学作品,加大课外阅读的量,如《狼王梦》《小王子》《鲁滨逊漂流记》《城南旧事》《草房子》等。

三、课外阅读与编者同步

课内、课外阅读如何有机整合、形成整体?我们觉得教者要与编者同步。教科书的编写者们根据国家意志、学科特点和教学实际,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编写的教材具有权威性、指导性和实践性。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应了解编写意图、钻研教材、深度备课,对教材内容进行梳理、整合、提炼、聚焦,优化包括教材在内的阅读材料,根据一定的主题适度拓展,构建高效课堂,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郑成功》《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两篇课文时,我们应该同步阅读什么文章呢?是来个郑成功、肖邦事迹的海量阅读还是应该有所侧重呢?在做这个选择的时候,我们不妨看看这个单元的主题和其他的几篇文章,它们都和热爱祖国相关。因此,进行同步阅读时,我们应引导学生拓展阅读爱国故事,这样才能做到与编者同步。平时学习教材的同时,我们要根据编者的意图、教材编排的主题,引导学生同步阅读一些贴近学生年龄实际的童书,最好能够进行师生共读。

四、课外阅读与教学同步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呢?我们认为课外要与课内的要求一致,不同年级有不同的侧重点,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实现课内阅读的课外迁移。

首先,教师要清楚地了解课程标准对每一个学段的要求,在课内外阅读上做到目标同步。比如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教师要求学生读好书、识好字,那么这个阶段的课外阅读就要引导学生在扎实完成教材学习的同时,多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等,在阅读中多识字;而第二学段,教师引导学生概括主要内容又是不容忽视的目标,因此课外阅读应引导学生学习略读,粗知所读文章大意,营造交流氛围,鼓励学生相互之间交流阅读收获;而第三学段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读物,既可以是某一类型的作品,也可以是某一作家的作品,在阅读中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其次,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阅读都应当跟促进学生思考紧密地联系起来。我们要在每一个学段的课堂教学中,多鼓励学生常问为什么,教学的起点就应该建立在学生的问题基础之上。学生提出的疑问越多,获得的知识就越深刻。课外教师也要进行鼓励,甚至更高层次的鼓励。当学生提出课外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时,教师不能置之不理,要在肯定学生用心阅读的基础上,和学生共同探讨,还可以将问题抛给全班学生,发动更多的学生参与讨论,让读过的学生能分享,让没有读过的学生产生读的愿望。

最后,课外阅读的方法也应与课堂教学同步。第一学段的课外阅读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默读;第二学段要让学生学会默读,学习略读;第三学段,学生要学习浏览,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在字里行间做记号,勾画精彩句段,抓住关键词句,写批注,课外阅读时教师也应当鼓励学生根据实际进行方法上的同步。如此举一反三,学生才能在运用中习得方法,阅读能力才能越来越强。

五、课外阅读与好的阅读习惯同步

好的阅读习惯将受用终生,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十分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不同的学段好的阅读习惯有着不同的表现。比如低年级的学生能爱护图书,喜欢阅读,能感受到阅读的乐趣,遇到喜欢的词语或句子能积累下来,并在适当的情境中使用,这就是一种好习惯。中高年级的学生,不仅能熟练地掌握朗读、默读、浏览等阅读方式,还能养成读书看报的好习惯,并且乐于与人交流在阅读中获得的知识、情感体验、自己的感悟等,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这些都不失为受益终生的阅读习惯。课内、课外阅读中,教师都要致力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六、课外阅读与评价同步

课外阅读要与活动结合,与评价同步。我们可以在班级里举行好书推荐会、美文诵读比赛、读书笔记评展、读书手抄报评展、读书心得交流、必背诗词默写等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在平时读书开展读书活动的基础上,每学期可以举行一次全班参与的读书节成果展示活动:读书演讲、作品展示、课本剧表演等,形式尽可能丰富一些。展示会上还可以根据读书情况发动家长、教师和学生共同评选读书小博士、读书小硕士、读书小学士等并颁发证书、奖品,宣传他们的读书故事,让学生产生更持久的阅读动机。 此外,我们还可挑选学生课外阅读中的内容纳入检测范围,让参与的学生能轻松解决,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六、结语

人生唯有读书好。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在一个人阅读的黄金时期,想方设法让他们爱上阅读。课内课外双轨运行,同步发展,让学生在阅读中滋养心根,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新教育[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方彩琴.课外阅读,更要关注不爱读书的孩子[J].小学语文教师,2014(6):68-70.

猜你喜欢
编者学情课外阅读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编者语
编者语
编者语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