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抑制通货膨胀中货币政策作用的弱化及应对措施

2018-07-12 11:23
中国市场 2018年6期
关键词:物价货币政策

孙 炯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重点工程建设前期办公室,福建 厦门 361000)

在经济学中,一般我们研究的主要方向离不开消费、投资与出口这三个要素,而有关经济增长的模式一般都会在这三个要素之间来回变换。由于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大量的外来资金被吸引,进入内地之后就容易造成流动性泛滥问题,从而导致通货膨胀问题的加剧。本文主要就抑制通货膨胀过程中有关货币政策的弱化型表现进行分析,并针对分析对相关应对措施进行研究。

1 货币政策作用弱化的表现

通货膨胀用通俗话语来说就是钱变得不值钱了,从而使得物价开始上涨。通常来说,要想用最直接的办法来抑制通货膨胀首先一点就是要提升货币的实际价值,运用有效的货币政策来对通货膨胀做出适当的控制与调整。然而,在当前的我国,通过采用货币政策的方法来抑制通货膨胀问题其成效并不是很明显,甚至会导致出现负效应,货币政策对缓解通货膨胀压力的作用开始呈现弱化性。

1.1 宏观经济失衡的特殊复杂性

相比较供给过程与市场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来说,首先,在现实中我们也有很大可能出现通货紧缩的问题;其次,深层次潜在的通货膨胀问题也让我们压力倍增。在这样一种状态下,货币政策的实行就存在着很大的困难,既不敢运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同样也不敢运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只有将平稳的财政政策与紧缩的货币政策相融合。而且,即便是采取紧缩政策,其力度与作用也不会特别大。主要是由于对实行紧缩或者是扩张政策的判断是很难从社会总需求当中得出的,这也是货币政策为什么会出现弱化性的重要原因之一。货币政策与扩张性财政政策之间的矛盾问题,以及经济失衡的方向不够明确,致使货币政策的效率不断下滑。

1.2 流动性过剩泛滥

目前我国的流动性处于过剩状态,特别是人民币在最近两年内大约升值了10个百分点,由此而引发了另外一个负面影响,使得资产价格开始不断膨胀,进而导致物价的上涨。物价上涨的原因归根结底分为两个层次:首先是由于商业银行的存款与贷款之间的差额在不断扩大,银行迫切想要寻找贷款,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货币政策的效应;其次,商业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一直都较高,即便央行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持续上调也不足以超过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率,因此,货币政策当中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并不大。

1.3 国际收支失衡令紧缩货币政策效应大大降低

国际收支的失衡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货币政策在实行当中出现很多困难。从当前我国的国际收支方面来看,其主要问题表现为双顺差问题。其中,顺差贸易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外汇储备的扩展,外汇储备一旦扩大,其所需要占用的人民币就会随之扩大,如果汇率不产生变化,外汇所占款额越来越大,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就会抵消紧缩货币政策的效应。在这种收支顺差之下,外汇储备也变得更加庞大。然而,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并不是越多就会越好,因为这些外汇储备都是需要成本的。从小的方面来说,将这些外汇储备存放在银行当中是需要支付一定的利息的;从大的方向来看,外汇储备的扩大导致外汇所占款额也就随之增大,其直接导致了通货膨胀的问题加剧,货币政策的效果也就不断被削弱。

1.4 内需不足形成需求恶性循环

一个国家的收入储蓄主要应用在两个大的方面,也就是投资与消费这两个需求。当前,我国的主要问题就是对固定资产的投资增长速度太快,反而消费的需求却跟不上节奏。伴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上升,人们存放在银行的储蓄不断扩大,而这些银行储蓄并不能完全转化成资本投资,因为对固定资产的投资到了一定的程度后,就会对国民经济的平稳产生很大的影响。人们收入的增长速度与消费需求的增长速度不相适应,导致消费需求出现疲软状态,进而导致国家内需产生不足。在这样的情况下,产品就会被转向投放在海外市场,又一次推动了出口,致使进一步扩大国际间收支失衡,从而因为内需的不足让货币政策当中的紧缩性政策受到极大的压制。

1.5 经济过热带来的强劲投资

通过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来缓解通货膨胀带来的压力,其重点方向是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然而这一方向的实现与作用在过程中会受到其他方面的严重影响。就当前的情况来分析,对固定资产的投资速度仍然是居高不下,紧缩性货币政策基本上已经不能够再对其产生多少影响。这些由于过热的经济所带来的强劲投资让紧缩性货币政策的作用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从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动力来看,企业的招商投资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然而地方政府在其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的自主性越来越强,其权利与责任也越来越大,从而导致一些整体利益呈现出独立化状态,地方政府的行为导向开始与企业行为导向趋于一致,这也是地方政府为什么对招商引资较为关注。然而地方政府所受到的银行方面的约束却并不大,导致银行提高存贷款利率对地方政府的影响也不是很大,从而削弱了货币政策对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

在我国以往的资本整体构成当中,直接融资所占的比重相对间接融资来说还是较为微弱的,资本构成主要依靠的还是间接融资的方式。改革这么多年,直接融资市场开始呈现出活跃的状态,国有企业的营业利润开始大幅度上升,增加了企业利润的存余,从而国有企业的资本积累有所提高,对银行的依赖就会大大降低。

2 配合货币政策应对通货膨胀的措施

2.1 直面通货膨胀,适度地放开价格

可以采用往市场化方向移动,将商品的物价给适当放开,让市场自发调节控制。通货膨胀问题在全球范围内都存在,并不是我国所独有的。所以,要寻求抑制通货膨胀的方法不能闭门造车,要打开思维在全球领域内寻找解决方案。如果单单只凭借一个国家的实践成果来解决我国的通货膨胀问题,其作用肯定是有一定的限制的。在物价方面,我国在国际范围内仍然处于价格低洼的状态,这不仅仅是因为历史原因,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受利益驱使。只有将国内物价与国际商品价格相接轨,才会在很大程度上杜绝通货膨胀的问题。另外,适当地将价格放开,任凭市场自发调节,在一开始很有可能会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从长远角度看,会有很大的益处。

2.2 利用国家政策控制物价

物价上涨是通货膨胀最为显著的特征,而物价问题也一直是人们持续广泛关注的话题。政府在对物价的管理上要起到一个宏观调控的作用来,可以制定有关的物价管理政策来加大对物价的监管,并在一定形势下采取相应的物价调控手段。比如,对生产资料进行补充,以此来弥补物价之间的差额,防止物价出现上涨。在必要时还要采用强制性限价手段来防止出现通货膨胀。另外,政府要着重加大对房地产的监管,对土地使用要进行严格控制,增加市场上房地产信息透明度,实现信息对称。以此来防止房价过度提升,减少泡沫房地产风险。近几年,我国经济总体呈现平稳的发展状态,所以要做的就是加大相关政策的力度,以防价格出现反弹。

2.3 灵活运用宏观调控手段

就宏观调控手段的运用,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进行变化。根据整合调控部门最新的相关指标与数据对其调控手段进行调整。调控的方向会有些偏差,需要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定。目前,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背景下多使用提高利率来防止通货膨胀,然而事与愿违,一开始是为了抑制通货,结果却让通货膨胀的程度变得更高。所以,一定要根据我国独有的通货膨胀特点,灵活运用宏观调控的手段,使货币的需求量与供给量相适应,稳定货币价值,从而保持物价的稳定。另外,还可以运用宏观调控手段来加大在公开市场当中的资金回笼控制力度,对信贷的调控力度要有所加强,保持信贷规模不能过度,从而使货币供应速度减慢,对货币供应量能够有所控制,让其能够与需求量相适应,从而稳定币值。

2.4 采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配合,综合治理通货膨胀

对通货膨胀的治理并不能仅仅只依靠货币政策,应该结合其他政策一起综合起来对其进行有效治理。可以利用财政政策来调节和控制社会的总需求,一般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提升财政收入的方式来控制消费与投资,从而实现对社会总需求的控制。在通货膨胀的治理过程当中,首先就是要控制总需求,再增加社会有效总供给,两者要同时进行,不可偏颇。通常来说,有效供给的增加主要依靠降低成本,降低能耗,提高产出投入比例,调整产业结构,生产短缺商品等方式。

2.5 减税和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在实行减税之后,企业与个人的收入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升,不仅可以增加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也极大地提高了个人投资的积极性与活跃性,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有效供给有所增加,也就能够有效抑制由于供给不足所造成的通货膨胀问题。另外,政府可以有效减少对社会福利的开支,这样不仅可以很大程度减轻政府的财政赤字问题,减轻由于通货膨胀所带来的巨大压力,还可以减少社会成员对社会福利的产生过度依赖的心理,从而促使人们能够积极参与工作,促进生产。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限价、削减开支等方法来从侧面有效缓解通货膨胀所带来的压力。

通货膨胀是一种相当复杂的经济问题,其发生的原因与方式是多样的。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通货膨胀问题,还是必须从我国的社会经济实际出发,结合多种方案对其进行综合治理。

[1]张景.从紧的货币政策对银行盈利影响有限[N].中国证券报,2008-03-15.

[2]任泽平.今年温和通胀政策宜相机抉择——兼论通货膨胀的性质—成因—趋势与治理[J].发展研究,2010(6).

[3]张国兴,汤栎.我国通货膨胀与利率之间的关系[J].经营管理者,2010(15).

[4]胡婧楠,明隆.人民币升值对通货膨胀抑制作用的实证分析[J].佳术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6).

[5]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物价货币政策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正常的货币政策是令人羡慕的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走势的“量”与“价”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的“变”与“不变”
“猪通胀”下的货币政策难题
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的思考
市场物价
鸟人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