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中学体育课程现状分析及对策

2018-07-15 03:07王明明
运动 2018年16期
关键词:陇南体育课体育教师

王明明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甘肃 陇南 742500)

随着经济一体化和知识转型,学校体育的改革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已日渐成熟。一方面,学校体育的模式呈现出多元化;另一方面,学校体育在实施过程中已不能满足和适应当代中学生成长的需要,不利于学校体育的发展和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养成,严重地制约了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全面发展。陇南属边远地区,经济、教育的发展都远远落后于周边城市,该地区的学校体育课程现状如何?能否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研究这些问题对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学校体育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陇南中学体育课程现状。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搜集与研究内容相关的县(区)志,了解各地学校体育开展情况,在陇南市教育局摘抄各县(区)有关体育教师学历的相关统计数据,为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 首先对陇南市1区8县的中学采用两级分层抽样,每县(区)按县级中学、镇级中学各随机抽取一所进行研究,共计18所中学。针对陇南市中学体育课开展情况及学生现状设计了《体育认知之我见》的中学生调查问卷,赴实地进行调研,发放问卷并现场指导填写、回收。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92份,有效问卷360份,有效回收率91.8%。

1.2.3 实地调查法 在陇南市辖区所选取的样本范围内按拟定好的调查纲要,就中学体育课程的课程资源、师资配备、场地器材及体育课的开展等情况进行调查走访,对教师授课情况进行现场观摩探讨。

1.2.4 访谈法 在假期和实习带队期间积极地与部分县文体教育部门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交流,并与一线教学工作者进行座谈,获取第一手资料和信息。

1.2.5 数理统计法 对所搜集获取的信息运用Excel 2003软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

2 陇南中学体育课程现状

2.1 体育课程目标认知方面的问题

据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认为体育课应“锻炼意志品质”的占38.08%,“强身健体”的占30.96%,“学习技能”的占20.75%,娱乐占10.21%,说明目前学校体育的教学偏离了教学大纲制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现行《体育教学大纲》的设置已不再适应当代中学生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目标宽泛,自由度不大,欠缺可操作性,贯彻执行难度较大,容易偏离目标。在这种背景下,各学校之间及体育教师之间对课程的设置和目标认识不一,呈现多元化。

2.2 教材问题与课程组织形式问题

通过走访得知,目前普遍使用的教材主要存在“多、繁、深、旧、难”的问题,设置内容时注重了学科的逻辑性,导致不能最大化的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体育教学,极大地限制了学校体育的发展和学生健康体质的提高。据调查结果显示,当前中学生最喜欢的体育项目存在一定程度的性别倾向性。而现行体育教材中的重点内容主要以田径和球类项目为主,在教授过程中由于学生人数较多,场地受限的因素,学生只能做一些徒手和原地练习,体育课内容单调、乏味是普遍现象,学生参与积极性差。体育课的课程组织主要有2种形式:一是教师规定,鉴于督导检查,以这种模式开展的课程占的比重较大,学生自由选择的很小,仅占9.15%,说明该地区学校体育教学仍以教师为主、以教材为主,重形式和内容,却没有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被动项目较多、被动人口比例偏大;二是课的基本部分无组织、无内容,即“放羊式”教学,占37.48%,这种教学形式除了中心学校之外其余学校占的比重较大,没有对学生的需求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培养是造成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

2.3 体育课考核标准的问题

教学目标的完成与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是通过体育课的评定来反映的。通过走访调查了解到,该地区中学体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执行大纲规定评分标准的占64.23%,仅有22.57%的体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考核的过程中自己制定了切合实际的考核办法和标准,综合学生情况进行考核。大纲制定的成绩评判标准很大程度上沿袭了竞技的成分,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评价的准确性、客观性和全面性的原则,难以全面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校体育的发展。

2.4 体育课程在实施中的问题

由于应试教育的制约和影响,学校将升学率和汇考评比作为主要教学任务的现象普遍存在,体育课在实施过程中被其他课程替代,这种现象在基层尤为突出,这种现象极大地制约了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调查了解到,有71.25%的学生关心自己的营养,但有54.24%的中学生对营养素的摄取出现了偏差,他们认为应尽可能减少的是脂肪,其次是糖、蛋白质和水。从侧面反映学生在营养膳食方面缺乏科学认识,理论认知缺乏是被动参与的根源之一;造成学生成为被动体育人口的另一原因是现行课程内容的选择和使用,以体制教学为主导思想制定的课程体系,忽视了学校体育健康教育、娱乐教育的功能。

2.5 体育师资方面的问题

从调查结果来看,陇南市中学专业体育教师的学历以大专为主,占57.34%,本科仅占32.41%。由此可见,中学体育教师的整体学历水平偏低。一方面是对体育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重视不够;另一方面,由于体育教师数量不足,相互之间缺乏交流和竞争,导致体育教师对自身发展与提高重视不够,缺乏正确的引领机制,极大的制约了师资队伍的发展。目前中小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越来越严重,致使中小学人均体育教育经费缺乏,学校的场地、器材严重不足,设施陈旧,远不能满足学生运动的需要,严重阻碍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3 陇南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发展对策

3.1 高度重视学校体育的发展,确立新的指导思想

在实施体育教学与管理过程中,首先要高度重视,把转变学生思想和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全面认识放在首位,逐渐培养学生对体育的认知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逐步实现终身体育意识与习惯的养成。转变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确立“健康教育”主体指导思想,贯彻教育方针,不断推进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全面发展,更新课程理念和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教学,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教育为导向,不断推动学校体育的良性发展。

3.2 改革教学内容,构建体育课程新体系

由于各地实际情况不同,各学校在遵循教学大纲的同时,可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环境和区域传统体育项目,在项目的配置和选择上做些灵活的调整,制定适合各自地方区域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在技能教学方面,首先,要注重开发具有体育和健康教育价值的民族传统体育和民间体育项目;其次,学校应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开发利用地理课程资源,进行安全、有趣的体育教学活动,在理论教学方面,重视体育与健康及卫生保健知识的教学,从思想上唤醒学生对健康、体育的认知,从根本上消除学生被动体育现象的发生。

3.3 建立新的课程评价体系,创建评价方法

课程评价的目的在于把握课程的方向,必须淡化甄别和选拔因素的干扰,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评价的目的是掌握学生阶段性学习的总体情况,以便更合理地制定下一阶段教学的内容,不是追求终结性评价,所以在评价过程中应全面、合理,将评价方法多元化是全面评价的关键。在进行体育成绩评定时,应从学生的体能及对体育与健康相关知识的掌握和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使体育成绩的考核评价机制多元化,建立多元化的评定模式,采用评语评定、等级评定相结合的方法,而不应仅仅是最终技能考核和成绩评定。

3.4 加强课程内容的“置换”功能,提高课程选择的自由度

从目前调查情况来看,部分学校有些课程在某一阶段无法完成教学,可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将某些内容进行互换,改变教学形式,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将部分内容做些灵活调整,以便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加强区域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发利用,根据各自的场地、器械、设备和师资开发各项体育活动,同时应注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体系,在遵循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合理制定教学计划,适时选择好课程内容和教材,使体育课程的开展更加有效、科学合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推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达到体育课的教学目标。

3.5 开展体育师资继续教育工程,稳步提高师资水平

学校体育开展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体育教师的工作质量。应重视女教师从事体育教育工作,缩小男女教师数量的差距,充实体育教师的数量。发展成人教育,并完善其激励和保障机制,提高陇南市中学体育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专业素质。全面贯彻专业教师培养进修机制,重视专业教师学历和职称的提高,全面优化师资结构,保证体育教师在数量和质量上能够满足各学校教学和群体活动的需要,加强区域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科带头人,使陇南市学校体育师资队伍尽快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形势。

猜你喜欢
陇南体育课体育教师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新经济下会计专业就业困境与突破——以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体育课上的“意外”
青青之岛 悠悠陇南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体育课
A Study on Improv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Oral Ability
甘肃陇南市青联推动青年创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