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职业体能训练模式研究

2018-07-15 03:07田学军
运动 2018年16期
关键词:长跑体能训练体育课

田学军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莱芜 271100)

从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分配情况了解到,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都进入了中小企业工作,这些企业大多数都是民营企业,企业规模小、基础设施不完善、组织结构不健全、劳动力资源短缺,但是工作内容复杂程度高、科技含量大,需要工作人员有过硬的心理素质与体能素质。所以,结合现实环境进行人才培养能够使高职院校学生更快速地融入社会中、工作中,这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为此,应结合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就业情况探究体育课内外一体化职业体能训练模式,强化对学生职业体能的锻炼。

1 社会对从业人员职业体能的要求

1.1 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有丰沛的职业体能

通过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毕业生都就业于民营的中小企业中,这些小企业的组织结构不健全,为了节省成本,经常出现一人多岗的情况,而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一人完成2人或多人工作任务的能力,在专业能力满足需要的基础上,从业人员的职业体能要能够应对高强度的工作需要,否则长时间的工作会对从业人员的身心健康造成威胁。高职院校学生作为准职业人,应看到目前社会各行从业人员的工作现状,不断储备丰沛的体能,以便满足职业的要求。

1.2 要实现职业体能锻炼与工作内容相结合

许多工作岗位都有既定的身体姿态,根据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从业行业的选择,学生需要的体能锻炼也不同。例如,流水线工作人员长时间处于站立状态从事单一重复的生产活动;而客服人员长期处于坐姿。针对这些情况,职业体能锻炼的侧重点也逐渐凸显,长时间站立的工作岗位需要从业人员的腰部、腿部肌肉具有较强的力量与耐力;而长时间处于坐姿的岗位则要求从业人员肩部、背部必须具有较强的耐力及灵活性。所以,为了更好地服务于高职院校学生的日后就业,应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制订职业体能锻炼,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能。

1.3 贴近从业行业核心素养,展开职业体能训练

每个行业都有自身的职业素养要求。例如,软件开发人员要精准定位时代发展趋势,不断创新与研发;财务人员要以严谨的工作态度,诚实守信的工作作风,细化每一项工作内容。所以,在现代社会中,从工作岗位核心素养角度出发加强其与职业体能训练的结合,既能够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质,还能锻炼其职业体能,实现高职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2 高职院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职业体能教学体系

根据国家相关文件的规定,以职业岗位劳动时间、行业特点、工作环境为划分依据,高职院校学生的从业岗位主要有5种身体姿态:(1)金融服务类、理财顾问、财务人员等岗位,长时间处于坐姿,从业高强度脑力劳动;(2)程序员、软件技术从业人员、通信设备维护人员,技术性服务,长时间熬夜与动态移动;(3)管理类岗位,如大堂经理、翻译、导游等,既需要动态活动也需要从事高强度的脑力劳动;(4)贸易服务类,如快递员、导购员,需要长时间站立或移动;(5)土建工程类从业人员,体力强度较大。从不同的岗位可以看出,每个岗位不仅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与职业素养有所要求,对从业人员的体能也有着一定程度的要求。所以,在构建教学体系中,要求清楚学生未来从业行业提出的体能要求,有效地将课堂教学内容拓展到课外,实现与体育教学的结合,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体能能力。

3 构建体育课内外一体化职业体能训练模式的策略

3.1 加强专业课内容与体育课活动内容的联系

对学生职业体能的锻炼加强要求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不仅要将教学任务定位于课内教学,要充分地利用学生时间与实践活动的机会,强化学生职业体能锻炼意识,不断通过专业课内容与体能锻炼内容的结合,利用体育课强化学生的职业体能能力。例如,在教学中,乒乓球练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反复练习发球,这一单纯的机械化练习动作,与学生从事工业生产活动的形式极为相似,学生需要具备耐力,能够在长时间内单纯地重复某项相同动作,并掌握动作的技术要点,提升工作质量。所以,利用乒乓球运动可以锻炼学生肌肉的耐力与灵活性,以便适应日后工作的强度。

3.2 充分利用体育社团对学生职业体能的训练进行指导

学校在办学过程中,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强化对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所以,在学校团委、学工部等多个部门的联合下创建了体育社团,引导学生树立体育锻炼意识,而社团活动通常是在学生课余时间开展,这就充分地利用了学生的课余时间。体育教师应抓住这个机会,与体育社团负责人合作,将职业体能训练内容与社团活动相结合。例如,体育社团组织学生进行景区垃圾清理活动,这项活动不仅为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保护了自然环境,还锻炼了学生的体能,学生在清理景区垃圾时需要长时间处于移动状态,而且涉及爬山等锻炼体能的运动。另外,在体育社团日常活动中,可以组织一些竞技类的比赛活动,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在活动中强化其体能。例如,召集各个学院组织学生展开篮球赛、武术比赛、野外露营等活动。但是社团活动的开展需要大量经费的支持,学校为了实现对学生体能的锻炼,应通过对社团的专业化管理,保障每项经费的落实,并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使社团在强化学生体能锻炼中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3.3 利用早训的阳光体育长跑活动渗透职业体能训练内容

许多高职院校响应国家号召,在早训环节开展阳光体育长跑活动,利用长跑锻炼学生的体能。但是从开展这项活动的情况来看,学生理解与认可度并不高,很多学生认为早训打扰了睡觉,使一天的精神状态都不好,在课堂上经常出现打瞌睡的情况,所以,适当地调整早训内容,以一种学生更喜欢的方式进行长跑,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各个学校可以组织长跑比赛活动,改变长跑活动场地,以班级为单位自由长跑,并利用信息化软件对长跑线路进行总结,这样使早训时间充满了欢乐,学生也会更积极地加入长跑中,久而久之,养成了锻炼的习惯。

3.4 丰富校企合作内容,强化学生职业体能水平

传统的校企活动一直将重点放在对学生专业素养与技术能力的培养上,对于学生职业体能的锻炼少之又少。所以,在从业岗位对学生职业体能提出要求后,学校应转变校企合作方式,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基础上,要适当地结合学生职业体能锻炼的相关内容。例如,在校企合作中,学生到企业单位实习,培训人员要适当地渗透岗位对学生职业体能的要求,并让学生在工作中有切实的体会;并且由学校总结实习经验,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另外,也可以聘请企业到学校为学生进行专业的指导,使学生提高对职业体能锻炼的重视,增强体能锻炼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4 结 语

高职院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职业体能训练模式是从全方位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一种手段,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其主要是利用体育课以及学生的其他学习生活使学生对职业体能锻炼产生正确的认识,并开展不同的活动,加强学生体能锻炼与职业体能要求之间的联系,有意识地在体能训练活动中对学生职业体能展开针对性的锻炼,从而使学生更适应社会岗位的要求,为学校向社会输送更多身心健康、体能合格的实用型人才提供支持。

猜你喜欢
长跑体能训练体育课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长跑
体育课上的“意外”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体育课
我国冰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综合述评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十一年长跑的爱情:此生只爱你
长跑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