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壁画艺术研究

2018-07-22 10:16王继伟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昆明650000
名作欣赏 2018年29期
关键词:佛寺佛祖傣族

⊙王继伟[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昆明 650000]

傣族是我国重要的少数民族之一,在我国西南地区的聚居生活,拥有着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其中傣族壁画是傣族极具代表性的少数民族绘画形式。傣族壁画最初从东南亚地区伴随着南传佛教进入我国,然后与傣族民族艺术文化相融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以壁画为主要形式的佛教文化载体。

一、傣族壁画艺术的形成

傣族壁画绝大多数为佛寺壁画,是傣族宗教文化中的典型代表。傣族壁画初始形成于傣族地区佛寺的建造。自元代后期开始傣族地区开始流传南传上座部佛教,流行兴盛至明朝时期。傣族地区壁画的形成与发展也历经了悠久的百年历史。傣族壁画在形成中不断地与其他文化相互融合、相互碰撞,逐渐形成与南传上座部佛教不同,也与汉传、藏传佛教不同的艺术特点。傣族是一个热情洋溢的民族,秀丽的自然风光、独特的人文环境为傣族壁画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傣族人们在壁画创作时十分擅长原创,同时又十分擅长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艺术形式,从而以画传情,使得傣族佛寺壁画艺术更加丰富多彩。傣族的佛教思想深受泰国、缅甸等国家佛教思想的影响,同时还融入了傣族当地的民族特色与宗教信仰。傣族人民将独具特色的信仰、思想来对小乘佛教的思想进行丰富,使得小乘佛教思想更加具有傣族特色。

二、傣族壁画艺术的内容主题

傣族壁画艺术主要为傣族佛寺壁画,作为一种宗教的艺术表现形式其内容与佛教的教义有着紧密的联系。傣族民众所信仰的南传佛教讲究解脱与救赎,认为一切皆空,宣扬通过财富来赎罪,来累积自己的善行,从而脱离人生之苦。所以,傣族佛寺壁画内容主题大多为佛教故事,其中涵盖了转生轮回、善恶因果报应、天堂地狱生活等。南传佛教在傣族地区长时间的融合发展过程中,佛教中的宗教故事已经与传统傣族民间故事产生了交流与碰撞,从而使得佛教故事题材拥有十分浓重的傣族文化特色。傣族壁画对宗教内容的深刻理解以及运用艳丽的色彩与精湛的壁画创作技法来表达可以使得宗教的教义得以宣传。傣族壁画的内容主题都以宗教故事题材、傣族传统神话故事以及傣族民众普通的生活题材为主。

(一)南传佛教故事题材南传佛教故事在傣族佛寺壁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尤其是以佛祖释迦牟尼生平事迹为主的佛教故事为主要,即为“佛本生”题材。以佛本生为主的佛寺壁画主要是讲述佛祖释迦牟尼一生的事迹,以出生、成长、成佛等内容为重要线索,将佛祖的一生通过壁画的形式表述出来,充分展现佛祖舍己为人,通过累积善行修成正果的过程,用以教育世人,人人皆可成佛。除了佛祖释迦牟尼外,傣族佛寺壁画中还有各类信众、行者等人物。例如,傣族佛寺壁画《纳须达本生中》对纳须达进行了描绘,纳须达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把自己的财产,甚至是女儿都赠予他人,自己艰苦朴素,前往大山修行,最终感动佛祖。这种将佛教人物形象作为壁画内容题材的主要目的在于向人们树立众多可歌可泣的感人形象,让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接受佛教教义。另外,在傣族佛寺壁画故事题材中另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地狱景象与佛教戒律。在傣族佛寺壁画中有明确的表述,人在死后都要先经过“萨拉告晃”的询问,人的一生做了多少善事、恶事,是否敬重佛祖都是“萨拉告晃”做出最后裁决的依据。最后,根据死者生前的种种作为来决定是将死者送上天堂,还是打入地狱。在西双版纳的曼宰龙佛寺中就有壁画详细描绘了天堂与地狱的场景,在地狱中有很多死者亡灵都被恶鬼所捆绑,施以毒刑,鞭笞、火烤、棒击,这些壁画画面十分震撼人心,给人们很大的视觉冲击,这类壁画主要的创作目的就是要警醒世人,要多存善念、多做善事、尊敬佛祖。

(二)傣族传统神话故事题材傣族壁画中根据流传在民间的傣族神话故事作画的情况也十分常见,这类题材绝大部分与傣族人民的生活劳作与情感思想有着密切的关联,所以十分受傣族群众青睐。例如,《白象的故事》《神牛的故事》《孔雀公主》等都是以傣族传统神话故事作为题材的壁画代表作品。其中,《孔雀公主》就是源自于傣族民间神话故事的叙事诗歌,该壁画描绘了王子召树屯在湖边偷看孔雀公主沐浴,盗衣服、定情,与孔雀公主和六位姐姐告别的神话故事,壁画的构图并不是直接叙述,而是采用了不规则的线条将情节划分,整体视觉效果和谐统一,给人轻松活泼的视觉感受。虽然整幅壁画简练、朴实,但是别具传统韵味,在视觉艺术审美上也满足傣族的审美心理。以傣族神话传说为内容题材的傣族佛寺壁画通过绘画这种极具感染力与浪漫色彩的表现形式能够更好地吸引广大信众的注意力,激发其内心情感。以傣族传统神话故事为题材的傣族波斯壁画十分具有感染力,能够吸引信众的感官。

(三)傣族人民日常生活题材傣族壁画中民间习俗是其中的重要题材,常见的有《沐浴图》《宴乐图》《出巡图》等,其中《出巡图》描绘了傣族重要宗教节日时期历代召片率领随从乘坐大象出游,以展示对百姓关心的壮丽场面,是一幅生动形象的民间活动写照。在傣族地区,不管是宫廷还是村落,在举办酒宴的时候都会唱歌助兴,跳舞活跃气氛。而傣族壁画《宴舞图》就是源自这一传统习俗。由于酒宴的规模各不相同,氛围也有所不同,所以各个佛寺保存的《宴舞图》壁画也各不相同,可以从壁画中看出傣族地区不同阶级、不同规模的宴席歌舞。虽然傣族佛寺壁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宣传佛教文化,但是有的傣族壁画在造型、内容、艺术手法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汉族、白族等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傣族壁画中对世俗生活场景的描写充满了世间百态,进一步拉近了佛教与人们之间的距离,并且蕴藏着大量傣族人民生活的文化信息,成为十分重要的傣族文化考古材料。

三、傣族壁画艺术的表现手法与艺术特点

傣族壁画最初期是受到缅甸、泰国犍陀罗艺术的影响,但是伴随着小乘佛教与傣族当地文化的融合,很快就有本地画工,并且逐渐出现了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在傣族壁画画工中很少有专业壁画创作艺人,壁画的创作者大部分都是和尚或民间艺人。傣族壁画的创作者虽然没有固定的范本,但是却形成了独特的工艺技法,往往不限制于某种固定形式,在表现手法上要更加个性化,所以傣族壁画带有一定的随意性,风格外貌也呈现一定的多元化。傣族壁画与我国其他地区壁画创作不同,不限制对称构图,颜色较为明快单纯,虽然在运笔上较为质朴,工艺水平也并非十分精湛,但是却没有掩盖壁画本质的美感以及所蕴藏的傣族特色。傣族壁画艺术的表现手法与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构图自由。傣族壁画在创作中画面不受时间、地点、空间等条件的限制,可以将现实世界中不存在逻辑关系的事物融合在同一个画面当中,或者将完整的故事伴随着主观意识描绘在同一个画面中。这种构图方式多情节、多重点,各自独立但却又存在着一定联系,通过多维空间的展现,可以将内容情节所涵盖的时间性或过程性加以暗示。例如,傣族勐遮曼宰龙佛寺壁画之一就融合了多种情节内容,在同一幅画面中有佛祖传经、饮乐歌舞、魔鬼吃人等画面。即使是故事带有一定情节的连续性故事化也只是伴随着画面随意摆放,不会使用对称手法。所以壁画在造型上也形态各异,横、竖、长、短、三角形均有。

第二,造型夸张变化。傣族壁画的人物造型不仅仅保持了结构比例的合理性,同时还予以了一定程度上的夸张变化。不追求造型的逼真,只追求单纯、概括的一目了然。壁画创作一般是通过多视点来描绘创作对象,没有重叠或遮挡。傣族壁画创作中的造型夸张变化并不是经过专业美术训练的结构夸张变化,而是傣族地区民间美术的一大特色,被实用功利的思维方式所影响而进行的不自觉的变形。这种幼稚笨拙的变形却带有生动、质朴的傣族特色,

第三,不客观的比例关系。在傣族壁画中人物与景物之间的比例关系并不是根据客观事物存在的比例来创作的,而是根据壁画画面的需要或作者主观的心理来进行个性化创作。在很多傣族壁画里人物和建筑都不成比例,例如画面中建筑物里的人如果站起来会超过屋顶等。同时,壁画中的主要人物画得很大,次要人物画得相对较小。例如,在地狱变相中为了突出地狱恐怖的氛围就将魔鬼画得很大。因此可以看出,在傣族壁画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并不是基于事实考虑,而是从功利要求与心理需求来进行创作。

四、结语

总的来说,傣族壁画艺术的题材丰富,涵盖了佛教故事、传统神话故事和傣族群众的日常生活。傣族壁画艺术表现手法也十分独特,业余性与自发性突出了傣族壁画艺术的个性化特点。自由、放松、无限制的傣族壁画画面更具现代感,虽然造型稍欠精准,表现技法略显稚嫩,但是却透露着朴实、真挚的美学特质与浓厚的傣族特色。

猜你喜欢
佛寺佛祖傣族
诗家与僧家的因缘——唐诗中佛寺上人房(院)书写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老鼠的心
巴渝古文化·千佛寺摩崖造像
傣族:亲水的民族
试析西双版纳傣族南传佛教教育
西双版纳州傣医常用姜科植物
世上根本就没有一蹴而就的事业
孙悟空问佛祖的五个问题
佛祖的袈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