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尔摩斯探案集》尚译译本中的翻译方法与技巧探究

2018-07-22 06:53舒识宇
青年时代 2018年14期
关键词:翻译技巧翻译方法文学性

舒识宇

摘 要:《福尔摩斯探案集》作为享誉世界的悬疑系列小说,可以说是柯南.道尔人生中最为成功的作品,被译成各种语言的译本畅销于全球各地。而在众多中文译本中,尚林霞与林芳合作翻译的版本可谓精确且传神,译本中所广泛使用且种类繁多的翻译方法与技巧尤足为人称道。本文通过对于中英两版《福尔摩斯探案集》中经典语句的对比,重点剖析鉴赏尚译译本中的翻译方法与技巧,以及其对原文文学性的精确还原。

关键词:福尔摩斯;文学性;翻译方法;翻译技巧

众所周知,《福尔摩斯》系列诞生于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伦敦,在131年后的今天,《福尔摩斯》系列早已被翻译成各个语言版本在世界各地畅销不已。如果想要让译本能够如原本一样生动展现人物性格与当时的时代环境,译者对于翻译技巧的把握与精确就相当重要;同时还要顾及到对于这部著作文学性的体现,要在译文中展现原作者的文字功底与言辞水准,让译文尽可能保持与原著相等的文学等级。尚林霞与林芳这两位译者有着丰富的翻译经验,他们在灵活使用翻译方法与技巧的同时也会在译文中融入自己对于原文的理解,而这完全不会损坏原文的文学性,反而可以增加译本的阅读趣味。本文将从尚译版《福尔摩斯探案集》中挑选几个细节处的例子,鉴赏其翻译方法与技巧精确的运用,以及对于原文文学性出色的保留乃至升华。

一、翻译方法

(一)精确使用的意译方法

直译与意译是翻译理论中最为基本的研究主题。直译和意译这两种方法可以理解为分别对应了形势对等与功能对等这两种翻译理论,它们相互关联互为补充,同时在翻译过程中又互相协调,互相渗透。尚译版《福尔摩斯探案集》对于直译和意译这两种方法在译文中的运用可谓灵活且纯熟,尤其是在比较生涩繁琐语句上对于意译手段的运用令人赏心悦目。译语没有翻译版本的生硬感,在忠实原文语义和意境的前提下,令读者读来倍感轻松流畅。

其中比较明显的句子,比如《四签名》部分中第一章福尔摩斯说的一句话:

原语:He shook his head sadly. “I glanced over it,” said he. “Honestly, I cannot congratulate you upon it.

译文:他摇摇头,脸上浮现出不满之色。“我大概浏览了这个小本子,”他说,“其实,不太理想。”

“He shook his head sadly.”直译过来的意思是“他悲伤地摇摇头。”,这与原文中福尔摩斯想要对华生所撰写的短篇小说表示否定的意义有所出入。意译成“脸上浮现出不满之色”则准确了很多,符合当时场景下人物的心情和语言特点。再者,“Honestly,I cannot congratulate you upon it.”如果不經改变直接按照源语翻译即为“实话实说,我在这一点上可没法恭喜你。”,或许也能够让读者明白源语的意思,但是远不如“其实,不太理想。”来得简洁且意义明显,让人一眼就看出福尔摩斯的不满和不以为然。柯南.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是一名对待周遭温和谦让,但对于自身职业与经历却又异常自傲的绅士,这种傲气令他不会对同行或者旁人对其的记录抱有赏识感,反倒会秉着不屑与轻视的眼光看待一切。译者在这一句上的翻译将福尔摩斯的性格体现得恰到好处,既不是恶语相加的贬低,又同时表现了人物不以为意的态度。

意译方法的运用最主要是为了让原语翻译能够更加贴近大众生活的现实,并相比直译更为便于理解。而在《福尔摩斯探案集》第一部分《血字研究》章节中则有很多这方面的实例,比如其中有一段华生与故友之间的谈话描写:

原语:Young Stamford looked rather strangely at me over his wineglass.“You don't know Sherlock Holmes yet,”he said ;“perhaps you would not care for him as a constant companion.”

译文:小斯坦弗一边喝酒,一边用诧异的目光望着我。“你还不认识夏洛克.福尔摩斯,”他说,“或许你不想和他长久为伴。”

原语中的“Young Stamford looked rather strangely at me over his wineglass”若直译应为“小斯坦弗越过酒杯诧异地看着我”,言辞相较原文显出了些许生涩,而且容易造成读者理解的歧义;而译者用“一边…一边……”这样的连接语,没有按照原文形式意译的方法反而使译文通顺流畅起来,更容易被读者所接受。后一句中将“care for him as a constant companion”译为“和他长久为伴”亦是非常精彩的手笔,此处如果直译恐怕会出现令汉语读者阅读起来颇为拗口的尴尬语句,采取意译方法不仅化解了两种语言过渡时的生硬尴尬,而且升华了译文的文学性,使这部译本读来不只是简单平直的翻译,而同样也是一部文学作品。

(二)精妙使用的归化方法

归化和异化作为两种翻译策手段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绝对的归化和绝对的异化都是不存在的。通过通篇阅读尚林霞与林芳翻译的《福尔摩斯探案集》,能够看出这两位译者虽然习惯于使用异化方法进行外文翻译,但他们并不是形势对等理论的支持者。在译本的很多字眼中,都可以看到他们为了让读者更加理解原文表达的意思而选用与原语不同的译词,让译文更加贴近读者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在文中的很多处细节上,译者都采用了归化的翻译方法,没有僵硬地完全按照源语的形式结构,使译文的流畅性与可欣赏性受益良多。

在《巴斯克维尔的猎犬》这一部分中,华生有一句对于福尔摩斯的感慨,被译者的归化手法演绎得生动形象:

原语:He had never said as much before, and I must admit that his words gave me keen pleasure, for I had often been piqued by his indifference to my admiration and to the attempts which I had made to give publicity to his methods.

译文:他说的这些话是我前所未闻的,坦率地说,他的话使我感到很大的欣慰。曾几何时,他对于我对他的敬佩和想为他著书立说所做的努力,向来抱着一种视而不见的态度,这大大伤害了我的自尊心。

即便通篇而论,这句译文也算得上是整部译本中非常亮眼的一句,能够令读者第一眼看到便给予赞扬和欣赏。“never said as much before”“I had often been”“give publicity to his methods”这些本可以按照原语形势翻译的语句,却因译者在细节词汇上巧妙使用的归化方法而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出色译语,“前所未闻”“曾几何时”“著书立说”几个典型汉化的四字词语代替了需要繁琐长句才能解释的直译,令文章读来简练干脆的同时也为其增添了文采。尤其是“曾几何时”这句,简短的四个字却清晰反映出了华生长时间对于福尔摩斯不以为然其为他著书立说的抱怨和恼火,虽抽象却又恰如其时,很值得翻译者借鉴学习。

当然,这其中最令人感叹译者对于语言精巧的使用功底以及文学素养的还是在《四签名》这一部分中,柯南.道尔对于摩斯坦小姐一句描述的翻译。

原语:In an experience of women which extends over many nations and three separate continents, I have never looked upon a face which gave a clearer promise of a refined and sensitive nature.

译文:说真的,近到三寸芳草地,远到天涯海角,我却从来没有见到过这样气质与众不同的姑娘。

这句话以英语原语直接翻译应为“在我跋涉过众多国家横跨三大洲所遇到过的女人中,我还从未见过这样一张能够给人以如此精致且敏感天性印象的脸庞。”,柯南.道尔在此处是想要表达摩斯坦小姐的面貌精致且气质非比寻常,使用异化方法不仅语言繁琐艰涩,而且不容易让读者理解原语的意思。而在这里尚林霞与林芳两位译者翻得十分精彩,“近到三寸芳草地,远到天涯海角”这种明显利用了归化方法的译句不仅文采十足,而且体现出了华生医生当时的想要表达的情绪;“气质与众不同的姑娘”这句话,更属于译者在理解了原语中作者对摩斯坦小姐的塑造之后做出的翻译,并且与前后文都有联系。这句话是比较典型的意译,突出了译者深厚的语言功底以及能够综合运用翻译手段的灵活能力。

二、翻译技巧

由于是不同文化的产物,所以英汉两种语言存在着巨大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很难做到字词上的完全一一对应。因此增译减译的翻译技巧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长篇大部头的翻译中,适当地增减译不仅可以保证文章的流畅度,而且能够保留还原原文中特有的文学色彩与感情韵味。尚译译本的《福尔摩斯探案集》中有很多增减译综合使用、融会贯通的译句,这类译句为全译本的通顺语流和情感表达贡献颇著。

举例来说,比如《四签名》章节中,福尔摩斯以演绎法分析华生一块手表时说的话,尚林霞与林芳两位译者就在其中使用了增译与减译:

原语:“Though unsatisfactory, my research has not been entirely barren,”he observed, staring up at the ceiling with dreamy, lack-lustre eyes.“Subject to your correction, I should judge that the watch belonged to your elder brother, who inherited it from your father.”

译文:“我的这番观察也并不是没有什么发现。虽然表上有很多痕迹都被擦掉了,”他半睁着眼睛用一种令人无法琢磨的眼神仰视着天花板,慢慢地说道,“暂且先让我大体说一说,如果有错误之处请多更正。我推测这块表原来是你的兄长的,是你的令尊留给他的财产。”

在前半句中,译者采用了减译的手法,省略掉了原文中的“Though unsatisfactory”。“我的这番观察也并不是没有什么发现”其实已经将原文中“Though unsatisfactory”所表示的“尽管线索不太足够”意义囊括其中,无需再多赘余地加以翻译,如此更能使得译文干练简洁,而且令译句读来更为顺畅。而原文后半段中译者又采用了增译技巧,在“Subject to your correction”的译句“如果有错误之处请多更正”前加上了“暂且让我大体说一说”,令这句对话的完整度立刻上升了一个档次。在常人对话并想向对方详细解释时,“暂且让我大体说一说”这类言语是相当普遍的,而且能够彰显说话人的礼貌。译者在此处添加这样一句话,无疑使得译语更接近双方谈话时的情景,合乎原语的情景环境与时代氛围。

一样是在《四签名》的故事部分,第二章中摩斯坦小姐向福尔摩斯诉说来意的话语,也被译者以增译手段翻译得相当到位:

原语:“I have come to you, Mr. Holmes,”she said,“because you once enabled my employer, Mrs. Cecil Forrester, to unravel a little domestic complication. She was much impressed by your kindness and skill.”

译文:“请宽恕我来向您请教,福尔摩斯先生。我想您可能没有忘记我的女主人塞西尔.弗里斯特夫人吧。你帮她解决过一件家庭纠纷的案件,干得非常漂亮,直到现在她还对您的能力与品格印象深刻。”

这句译文是将增译技巧精确使用的典型例子,前半句中“I have come to you, Mr. Holmes”被译为“请宽恕我来向您请教,福尔摩斯先生。”,因为此时摩斯坦女士对于贸然拜访福尔摩斯抱有歉意,但又被逼无奈只得前来拜托,译者在正确理解了原文人物内心情感后用意译手法做出了翻译。而在后半句话中,译者加上了“我想您可能还没有忘记我的女主人塞西尔.弗里斯特夫人吧”这样一句,是为了与下面的译语流利连接所用,不造成人物对话语言断截式的生涩感。摩斯坦小姐的意图就是想让福尔摩斯通过回忆起她的女主人来想起自己,以便接下来可以说明自己的到访之意。译者的增译手法使用也是建立在其深刻理解了原文中每一位人物當时的心理状态和情感,使译文的对话感形象生动,令中文读者读来不觉违和。

三、译语文学性

很明显想要原汁原味地翻译福尔摩斯,就要原汁原味地还原那个时代的社会氛围,综合使用各种手段与技巧显然是最为明智的翻译方法。而不管是使用哪种翻译方法,译者在这部译本中对于作品文学性的关注和体现同样是令大众读者着迷的一点。能够看出尚林霞和林芳两位译者对于翻译作品的文学性非常关注,他们在尽可能贴合作品时代氛围的同时,也在字字句句地还原这部作品的言辞美以及脍炙人口。

其中比较经典的例子,比如华生对于摩斯坦小姐年龄身世的一段描写:

原语:If she were seventeen at the time of her fathers disappearance she must be seven-and-twenty now–a sweet age, when youth has lost its self-consciousness and become a little sobered by experience.

译文:她父亲失去消息那年她才十七岁,那么现在她应该是二十七岁了,正是单纯稚气转入成熟世故的年纪。她还没有结婚,而我也没有结婚,如果两个人都情投意合该有多美好呀。

将“when youth has lost its self-consciousness and become a little sobered by experience.”译为“正是单纯稚气转入成熟世故的年纪”,不仅倍显言语使用干练流畅,而且用词可谓透着美感,读来令人舒适,不会有任何艰涩感。译者根据自己对于华生思想的理解,加上了“她还没有结婚……该有多美好呀。”在原文中并没有的话,为了让读者更清楚地明白原文人物在此时的联想和欲望,可以更好地与上下文相联系。这便是对于翻译文学性清晰地阐释,丝毫没有毁坏原语中的语言美,而且通过自身理解的翻译使读者更加明了原文的意义和感情。

而在《血字研究》这一章节中,在整个系列故事的开端,华生对福尔摩斯音乐造诣的一段描述也颇得译语文学性的精髓:

原语:Sometimes the chords were sonorous and melancholy. Occasionally they were fantastic and cheerful. Clearly they reflected the thoughts which possessed him, but whether the music aided those thoughts, or whether the playing was simply the result of a whim or fancy was more than I could determine.

译文:琴弦偶尔会发出激越而沉郁的声调,有时也会变得古怪而轻快。很明显,这琴声表现出了当时左右他的某种思潮,然而到底是乐曲在为他的思绪伴奏,或者只是把他的古怪想法表达出来,我就难以断言了。

这句话读来就会产生一种在阅读文学作品,而不是单调译文的感覺。“Sometimes the chords were sonorous and melancholy”若是平白直译应为“有时琴弦的声音是洪亮又忧郁的”,虽然在字意上没有错误,但相比起“琴弦偶尔会发出激越而沉郁的声调”则少了几分蕴味以及辞藻的优美,而且尚译译本的翻译也更能够引起中文读者的欣赏性共鸣。以“然而到底是乐曲在为他的思绪伴奏”翻译“but whether the music aided those thoughts”也是一处妙笔,原语的字面意思为“然而到底是音乐在辅助那些思考”,同样在字意上没有问题,而且与下文也可以衔接得上。但无疑“然而到底是乐曲在为他的思绪伴奏”是更为精彩出色的选择,用拟人的修辞令译语的文学性得到极大升华,从细节处彰显译本的出色文采。整句话最后将“more than I could determine”译为“我就难以断言了”也值得品味,作为全句的结束语,看似直白平铺却起到了让全句顺畅飒然的作用。

四、结语

本文所列举的例子不过是这部译本中精美语句的冰山一角,文章中的大部分细节举例都取自《四签名》、《血字研究》与《巴斯克维尔的猎犬》章节,是因为这几部分称得上《福尔摩斯》系列中最为惊心动魄且文字功底最为精纯的故事。而在这部记载着数十年时光历程,经百万字编撰摹写的小说还有很多很多词句值得品味鉴赏。

之所以尚林霞与林芳两位译者合译的《福尔摩斯探案集》能够成为中文译本中公认的精品,主要便是在于两位译者对于翻译方法和技巧的综合运用,不拘泥于单一方式的使用。在尽可能再现维多利亚时代英国伦敦社会环境的同时,也将一个冷静睿智却脾性古怪的侦探形象活灵活现地用中文展现在了读者眼前。同时,译者对于译本的文学性做出了极大关注,丝毫没有因为语言转换而破坏柯南.道尔这位通俗小说巨匠在文字方面的精雕细琢,反而在某些地方的用词更能让中文读者体味到不同寻常的文采。这个版本的《福尔摩斯探案集》值得通俗小说爱好者拜读,也值得翻译爱好者们品尝借鉴。

参考文献:

[1]《福尔摩斯探案集》 柯南.道尔著,尚林霞 林芳译 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7.06.

[2]《浅析福尔摩斯的人物形象与性格特点》雷难,大众文艺.2012.20.

[3]《福尔摩斯侦探小说的翻译、接受与影响研究》,毛莉.社科纵横, 2008.05.

[4]《从文化视角看“福尔摩斯探案”小说在中国的百年翻译史》. 毛锦,铜陵学院学报,2010.04.

[5]《翻译的归化与异化》,熊启旭.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08.

[6]《浅谈直译法与意译法在翻译工作中的应用》,高强.科技信息 2008.14.

猜你喜欢
翻译技巧翻译方法文学性
毛泽东诗词文学性英译研究
论《阿达拉》的宗教色彩及其文学性
《洛丽塔》与纳博科夫的“文学性”
梁亚力山水画的文学性
浅谈中国特色经济词汇翻译特点及技巧
目的论视角下商务英语翻译技巧
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英语电影片名翻译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浅谈汉语歇后语的翻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