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2018-08-05 12:09甘文思干铁儿夏优秀王笑青郑微微
浙江医学 2018年14期
关键词:围术置换术出血量

甘文思 干铁儿 夏优秀 王笑青 郑微微

随着社会人口的不断老龄化,人工关节置换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目前,人工关节置换术是治疗严重关节疾病的最有效方法[1-2]。但由于各种原因,患者术后可能会出现医院感染。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医院感染是严重的“灾难性”并发症[3-4],不仅会加重患者身体痛苦和经济负担,还会影响术后功能恢复[5]。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以期为预防医院感染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回顾2013年4月至2015年6月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328例)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632例)收治的行人工关节置换术9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出院后均随访1年。其中男291例,女669例;年龄 20~101(70±13)岁;手术部位为髋关节 315 例,膝关节427例,股骨头218例。

1.2 资料采集方法 通过调阅患者的电子病历,采集患者围术期相关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有无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免疫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术前住院时间、手术部位、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麻醉方式、手术持续时间、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时间、术中出血量等。

1.3 术后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参照2001年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执行,根据是否发生术后医院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

1.4 观察指标 (1)观察感染组患者感染特点;(2)比较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患者性别、年龄、有无基础疾病、术前住院时间、手术部位、ASA分级、麻醉方式、手术持续时间、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时间、术中出血量等;(3)分析影响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以频数和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感染组患者感染特点 感染组患者37例,医院感染发生率3.9%,非感染组患者923例。感染组患者术后血液感染3例(8.1%),下呼吸道感染15例(40.5%),上呼吸道感染2例(5.4%),泌尿道感染7例(18.9%),胃肠道感染2例(5.4%),手术部位感染8例(21.6%)。

2.2 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患者围术期情况比较 见表1。由表1可见,两组患者性别、基础疾病、ASA分级、麻醉方式、手术持续时间、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年龄、术前住院时间、手术部位、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表1 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患者围术期情况比较[例(%)]

2.3 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 以年龄、术前住院时间、手术部位、术中出血量为自变量,以是否发生术后院医院感染为应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高龄、术前住院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见表2。

3 讨论

国内有调查研究显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率为5.3%~14.7%[6]。本研究结果发现,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7例,感染率为3.9%;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8例,感染率为0.83%。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假体周围感染是最严重的并发症,有报道称感染率为1.0%~5.0%[7]。一项系统综述指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出院前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仅为出院后5年内随访期间的1/5[8],而本研究随访至出院1年,或存在漏报可能。

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医院发生感染的部位是以下呼吸道为主,占40.5%,其次是手术部位,占21.6%。分析原因可能主要由于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年龄较大,且大多数合并慢性病史,机体抵抗能力减弱,加上长期卧床活动量减少、肺功能低下等,另外由于术后疼痛影响有效咳嗽[9],从而导致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高。手术部位感染是术后病原体侵袭后发生的感染,因此需加强对手术切口的护理,保持切口清洁、干燥,如有必要应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发生。

表2 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医院感染与术前住院时间、出血量、年龄等因素密切相关。术前住院时间越长,接触医院环境时间增加,接触周围环境发生感染的风险就越高,本研究显示术前住院时间≥8d的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是术前住院时间<8d患者的2.084倍。本研究患者术前住院时间平均为6.7d,因此需控制术前住院时间,提高床位周转率,并加强病房的管理,落实好消毒隔离措施。长时间的手术操作,术中出血量增加,会使机体免疫力下降,术后恢复能力减弱。Mihalko等[10]研究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发现术中出血量与术后感染有关,与本研究结论相似。本研究显示术中出血量≥1 000ml的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是出血量<1 000ml患者的6.918倍。高龄患者营养状况相对较差,自身免疫功能也下降,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减弱,在手术的有创操作下,医院感染容易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75岁的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是<75岁患者的2.255倍。因此,需加强对高龄患者围术期预防措施的处理。还有报道称,抗菌药物使用种类、导管留置时间、手术时间、吸烟、引流管放置时间等是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6,11]。

综上所述,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高龄、术前住院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关注高龄患者,加强营养,提高自身免疫力,并加强围术期感染预防控制措施的落实,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前住院时间,有利于降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

猜你喜欢
围术置换术出血量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观察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