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研究

2018-08-06 09:11刘倩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实验班协作驱动

刘倩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一、引言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信息能力和传统的读写算能力已经成为每个人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我国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普遍实施三个层次的教学方式,包括计算机文化、技术、应用三个层次。VB属于计算机基础课程受到高校的关注,也是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涵盖的必备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课程本身的语法知识广,相关知识难度深,传统VB语言课程的教学模式主要侧重于教师的讲授为主。本文针对计算机应用类课程知识点分布网络型的特点提出了以一个完整的软件开发任务为主线,将VB语言基础知识、界面设计方法、程序设计开发技能相结合,充分体现本课程的“基础性”和“职业性”的特点,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学习和实训,教师对其相关知识点适时进行讲解,着重构建任务数据库,推动计算机教学及信息技术发展。[1]

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及在VB语言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任务驱动教学是以一个完整的任务实现对知识点和操作技能的学习和掌握的过程,学生通过对任务的完成、打包发布等分解实施,自主完成学习的形式[1]。教师起到引导作用,将“教”和“学”合理融合,并以学生为中心,最终达到教学目的[2]。

(一)任务驱动在VB语言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采用“模块化设计、任务驱动学习”的方式,把《VB语言》课程设计成五个学习任务,再将每个任务分解成一系列由浅入深的“子任务”,每个子任务驱动学习一组概念、锻炼一种技能,全部模块加起来,完成一种知识的学习,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通过任务训练,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每个子任务的实施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利用模块最后的小结,学生可以自我检测对“理论知识”和“实训任务”的掌握程度,拓展练习可以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的方向。

教材拟采用机械工业出版社的《VB程序设计案例教程》教材,根据课程标准制定教学任务,编制相应的多媒体课件,利用我系现有的计算机机房进行实训,通过解决真实的社会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案例)教学提高学生对编程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认知,通过小组之间的竞赛来激起学生对VB编程语言的学习兴趣和热情。[3]

单元一:VB程序设计初步;单元二:在程序中使用变量;单元三:在程序中使用选择结构;单元四:在程序中使用数组和循环结构;单元五:在程序中建立数据库。

(二)任务举例

任务引入和描述:

编写一个计算商品销售金额的程序,窗体上有6个标签(其中5个用于显示提示信息,1个用来显示计算结果),4个文本框(分别用于输入商品的单价和购买数量),3个命令按钮,运行界面如图1所示:

图1 “计算商品销售金额”主界面

要求:

1)单击“计算”按钮,在“合计”标签中显示两种商品的总价格,单击“清除”按钮,则清除所有文本框和结果标签中的内容。单击“退出”按钮,则退出此应用程序。

2)编写代码实现当商品单价和商品数量文本框中的数值改变时,结果标签中的计算结果立即跟随变化。

3)生成计算商品销售金额.exe应用程序。

说明:如果实现要求里的第二个功能时,可以将界面上的计算按钮去掉。

?

?

(三)任务程序考核与评价

任务程序完成情况考核主要是通过对本课程的五个任务的子任务进行考核,包括班级的各个小组同学在对任务进行分析、分解、完成的情况进行打分,以及子任务在完成后期的打包生成过程,在编程过程中对程序进行调试的情况,小组同学、组与组同学间进行沟通协作的情况进行考核。

综合素质考核严格按照各组同学在每节课的出勤率及课堂表现、平时作业上交情况、编程以及调试程序时的表现等进行综合考核。对学生的学习态度、编程习惯、职业习惯等进行综合的培养和考核。考核学生在完成每个课程相关子任务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同学之间协作、沟通的能力和技巧能力。其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20%,学生之间互评20%,组与组之间互评20%,教师对学生、小组的评分40%。[4]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本课程的开设班级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选取14电气自动化的两个平行班(1)、(2)班作为研究对象,14电气自动化(1)班为实验班;14电气自动化(2)班为对照班。开学前一个月都采用传统授课方式进行教学,统计其月测成绩以及学习积极性如下表1所示:

表1 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班和对照班《VB语言》课程(月测)成绩比较

表2 实验班和对照班积极情况比较

研究前测试两个班级的VB学习成绩,表1结果显示两个班级的成绩相差不大。对两个班级的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行了调查,表2结果显示两个班级学生对《VB语言》课程的积极性没有太大区别,由于两个班级文理科生的分配比例合适,并在此之前有过《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具备了掌握本门课程的基础知识技能。

14电气自动化(1)班按任务驱动教学方式授课;14电气自动化(2)班按传统方式授课。分别对对照班和实验班采用传统授课方式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统计其月测成绩以及学习积极性如下表所示:

表3 实验班和对照班《VB语言》课程期末成绩比较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对比对照班和实验班的期末成绩,从数据结果可以看出,两个班级的期末成绩的平均分相差较大,说明新的教学方法的引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到了较大的提高作用,VB语言是一门动手编程的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对VB课程网络状的知识点掌握,活跃了课堂氛围,采用分小组的方式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其团队协作能力。[5]

图2 两个班级在学习兴趣方面的对照图

图3 两个班级在团结协作方面的提高对照表格

从图2中可以看出,实验班对本课程很有兴趣的同学远多于对照班的同学数量,说明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能极大提高学生对VB课程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的提高是学好一门学科的重要因素,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为就业更好地做铺垫。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得出如下的数据图如图3,14电气(1)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14电气(2)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班采用分小组的方式完成任务,通过小组内和小组之间成员之间的团结协作、沟通解决程序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过程,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团队协作能力。[6]

四、总结

将任务驱动教学方法运用于高职《VB语言》课程中,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采用两个平行班的学习情况及学习效果的对比研究,得出结论:任务驱动教学法适合运用于计算机编程相关课程,通过采用逐个完成任务应用程序的教学方式可以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其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对VB课程网络状的知识点掌握,活跃了课堂氛围,采用分小组的方式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其团队协作能力,为其更好地融入社会打好基础。此教学模式还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阶段,高职计算机类学科的教学模式必会日趋完善,以提高教学质量。[7]

猜你喜欢
实验班协作驱动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行知实验班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团结协作成功易
协作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