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

2018-08-06 13:52麻跃培
魅力中国 2018年26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小学语文教学

麻跃培

摘要:本文根据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具体情况,结合相关案例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有效实施策略,进而提高目前的情感教育水平, 让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体验不一样的情感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针对语文老师而言,不仅需将情感教育放于教学的首要位置,同时还需把情感教学巧妙的融入具体的语文教学中,从而促使小学语文的实际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创设教学情境,引起情感共鸣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年龄相对比较小,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所以作为老师,则可根据学生的这一特征,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情感教育内容渗透到情境当中,以此让学生在无形之中接受情感教育,提高情感教育的实效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的运用非常普遍,在课堂中经过趣味性的情境导入,可以将学生学生的学习激发出来,让学生快速进入到较好的学习状态,以此使课堂的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在课堂教学中,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将具有差异性的教学情境加以创设,以此让学生可以对课文情感进行更加准确地把握,真正感受作者所传递的实际情感。在课堂教学接近尾声时。老师可以通过情境教学法巩固课文主旨,并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从而让学生能够再次感受到课文当中的情感因素,使之情感体验得到进一步强化。

比如,在教学《自然之道》的这一篇课文时,老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有关大自然的情景,这样不仅能够促使学生深入思考自然的发展,同时还能够使之学习到保护与爱护自然。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可以搭配一些音乐,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发挥想象,想象自己置身其中应该怎样做,以此调动学生的内心情感,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还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体验课文中所传递的情感,进而使教学主题得到升华。

二、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大多数课文都带有强烈情感,一些是对人物情感的描写,而另外一些则是对高尚品格的描写,学习这些课文可以让学生情感更加健全,让学生的心灵变得更加丰富。在小学语文情感教育中,老师应当对课文中的情感进行深入挖掘,促使情与景之间的有效融合,进而通过情感共鸣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因此,老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深入挖掘情感成分,以此使学生充分理解课文表达的实际内容,从而让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有效提升。

比如,在教学《金色的鱼钩》这一篇文章中,炊事班班长因为不舍得吃唯一的食物,而用善意的谎言欺骗他人,声称自己已经吃过。在这之中,班长和小梁之间的对话部分具有十分深刻的内涵,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进行反复阅读,让学生真正理解与体会班长的精神,这种模式属于显性的情感因素。对于课文中一些隐含的情感则需要老师深入挖掘与整理,并为学生进行分析与介绍,进而让学生感受课文中隐性情感因素。另外,老师在实施情感教育的过程中,还需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让学生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调动学生对生活的热情。老师可对学生开展亲情教育,让学生理解父母为了自身可以拥有更优质的生活而付出的全部努力。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必将会产生更多的爱,并理解父母的用心良苦,进而更加努力的学习,以此回报父母。

三、合理评价学生,注重教学语言

情感体验主要是在学生学习与思考的过程中产生,并非经过灌输性的教育而获得。学生经过情感体验能够形成情感认知,不过在此种情感认知当中,并非全部都是积极认知。所以,老师在对学生情感认知进行培养的过程中,一定要合理评价学生。当学生形成不正确的情感认知时,如若老师对其进行责骂与批评,那么必定会致使学生在以后的情感体验中不敢积极思考,此种教育形式对于学生的发展将会造成很大阻碍。同时,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因为其年龄偏小、思维较为活跃,并且具有很强的表现欲,所以十分看重自身在集体中的位置,注重周围人特别是老师对自己的评价,此种评价在小学生心中将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作为老师,即便是一个赞许的眼神,或者一句比较简单的鼓励话语,均会让学生感觉满足。所以在具体教学中,针对学生所发表的看法与情感认知,老师一定要学会通过模糊性与鼓励性的方式进行评价,以此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在情感教育中,采用饱含感情的语言至关重要,老师应当结合实际教学内容,通过不一样的感情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积极影响,进而在学习中进行较好的情感体验。老师通过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使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更有吸引力,并且还可以为学生营造欢乐且开放的学习环境,以此使语文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让学生真正感受文章的深刻内涵,从而使语文教学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此外,老师还应当使用形象且生动的教学用语,由于小学生认知能力水平相对比较低,对于太过抽象与复杂的语言不能进行全面理解,所以,老师在具体教学中应当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主旨,从而更好的感受文章所传递的情感,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水平的提高。比如,在教学《挑山工》这一篇课文时,老师应该把教学重点放在挑山工的形象和语言描写部分,特别是其中所包含的一些比较形象且生动的语句, 譬如“健美的黑黝黝的肌肉”“抓紧时间”等,此类语句构建了一名朴实的挑山工形象,老师通过形象的语句可以对挑山工形象进行立体化解读,并结合作者所传递的情感感受,让学生对挑山工堅持不懈的精神有一个深入了解,从而使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效果可以更好的突显出来。

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十分重要,老师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文章的过程中感受作者所表达的真实情感,同时还能够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潜移默化的应用这些情感,从而促使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加以树立。

参考文献:

[1]吕立尊.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研究[J]. 华夏教师, 2015(11):26-27

[2]马文义.刍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考试周刊,2015(66):48-48

[3]李茂林.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对策分析[J].学周刊,2016, 32(32):96-97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小学语文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