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2018-08-06 13:52张巧荣
魅力中国 2018年26期
关键词:积累教学目标小学语文

张巧荣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应在钻研教材、设计板书、熟悉教案,优化教学目标、结构、方法、手段上多下功夫,把文本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书中积累、在自读中感悟。多做"减法",才能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积累

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科技的飞越进步,都无不讲求效率,学校的课堂教学也不例外。而教师如何发挥能动作用,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使教学效率明显提高呢?下面就我个人多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教学中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人常说"贪多嚼不烂",如果教学中眉毛胡子一把抓,面面俱到,就形不成教学重点,难点也难于解决。所以从一篇课文的内容中,要舍弃零碎的、不明显的、易理解的、非重点的,应筛选出最佳的方案,力求把节省下来的时间进行深、广、活、透的训练。教师上课前对教学的相关内容要进行精心加工处理,要精心预设,知识结构要严谨,课堂上讲解要精练,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精粹的信息。根据教学信息论的观点,要把教学内容浓缩成一点,再围绕这一点展开,有效地排除课堂中无用信息的干扰,让学生能充分接受本质性的知识信息,从而提高单位时间内信息传输的质量。

例如《我们家的猫》这篇课文,文字并不深奥难懂,教师就不应该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理解词句上,而应把重点放在指导写作上,通过让学生学习大花猫的"古怪"及小花猫的"淘气"与"可爱"习性后,指定学生要能够说出自己所喜爱的一种动物的特点及可爱之处。这样,既节省了课堂时间,又抓住重点目标进行训练,为习作打好了基础。

二、优化教学环节

教学程序应优化组合、科学安排。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要求教师们学会做"减法",在课堂教学中懂得哪些课堂内容可以去掉、哪些教学环节可以删除,从而使目标集中、环节简明优化、教学高效。

(一)要充分备课。

教师要备好课,包括"备课标"、"备文本"、"备学生"。《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根据课标要求,备课要深入、细致地钻研教材,把教材中蕴含着的智力、非智力因素充分挖掘出来、利用起来,去粗取精,化繁为简,对教法进行筛选,避免简单重复、拖泥带水,能"一针见血"的就不能"绕圈子",能"一次到位"的最好不要"炒冷饭"。教师还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要把全体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这样,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就能发挥出来了。

(二)恰当提问。

教学中要抓住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句,改变那种钓鱼式的简单串讲,减少无效提问。如教《麻雀》一课时,我一开始就向学生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猎狗是一种凶猛的动物,麻雀是一种弱小的鸟,假如有一只麻雀和猎狗展开搏斗,那谁会战胜谁呢?同学们不假思索、异口同声地回答道:是猎狗战胜麻雀。此时,我就单刀直入地说:不是。你们想知道麻雀用的是什么办法吗?学生们流露出了惊叹、疑惑和急切的神态,主动地、全神贯注地一口气读完了课文,很快就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原来老麻雀是靠自己的勇气战胜了猎狗。这就恰恰体现了合理的教学手段的作用。假如我还是一如既往地给同学们讲,而不是抓住问题的切入点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那么,教学效果肯定会事倍功半。

三、精选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改革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使以往单一的教学过程成为一个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过程,建立起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注重能力与方法培养的现代教学模式。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方面,研究学生的认知障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推动学生在自觉参与学习的过程中重视自身利益的发展。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转变角色,逐步实现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要合理地、创造性地应用现代教育资源,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课程整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增加启发学生思考的内容,多些"论从文本出",少些结论的灌输,使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变成教师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的过程;变成教师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的过程;变成教师针对学习内容选择不同学习方式的过程;变成教师引导学生形成情感体验的过程。教师可通过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举行故事会,进行语文方面的社会调查,阅读欣赏文学艺术作品,举办专题展览等各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正确的语文思维习惯,形成理性的思维方式,从而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在教学设计中要善于从学生实际出发营造教学情境、设计教学问题并引发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要注意师生互动方式;要设计两三种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的教学安排。应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履行组织、指导、示范和传授知识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指导和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要高度关注和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力求在知识的呈现方式、内容的选择、学生独立思考并得出自己的结论、问题的设置、教学活动建议、课型选择、参与社会实践和鼓励学生动手等方面,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与兴趣,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传统学习方式。

学生自己对文本有一定的理解,但往往理解不会深入,教师需创设体验点,引导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出发,去深入地理解文本的情境和情感,体验点的创设比貼标签式的说教会使学生更易于接受。

猜你喜欢
积累教学目标小学语文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镉在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植株各器官中的积累及对其它营养元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