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丙帕他莫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8-08-07 01:29王群超
当代医学 2018年21期
关键词:伤害性苏醒芬太尼

王群超

(大连市友谊医院麻醉科,辽宁 大连 116001)

瑞芬太尼在临床当中属于一种全新型的超短效阿片受体激动剂,在人体当中1 min左右的时间就会达到一个平衡的浓度,可以立即被肝脏外部组织以及血液当中的非特异性酯酶水解代谢,消除半衰期6 min,所以,具有起效迅速、作用时间较短、镇痛较强以及没有蓄积等相关优势[1]。然而瑞芬太尼停止应用以后血浆浓度下降速度相对比较快,镇痛作用立即消失,同时还存在相对比较大剂量应用以后发生痛觉过敏或者阿片类药物耐受现象,停止药物以后患者会很快感觉到疼痛,所以,临床医护人员应该对患者及时采取相对应的镇痛措施,以免引发苏醒期躁动。相关研究表明[2],盐酸丙帕他莫在临床当中属于一种非成瘾性镇痛剂,注射人体以后水解产生对乙酰氨基酚进入到循环系统,静注15 min以后开始起效,镇痛作用持续大约在4~6 h,因为其作用机制不同于其他非自体类抗炎药物,其毒副作用相对比较少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7年2月在本院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当中,研究组男34例,女12例。年龄19~64岁,平均(42.1±3.5)岁;对照组男35例,女11例。年龄21~66岁,平均(43.2±4.1)岁。

1.2 临床方法 两组患者在临床麻醉之前30 min采取0.5 mg的阿托品,采取肌注方式,进入手术室以后,常规监测无创血压、脉搏氧饱和度以及心电图,开放上肢静脉。麻醉诱导:静注咪达唑仑0.05 mg/kg,异丙酚2.0~2.5 mg/kg,维库溴铵0.1 mg/kg,芬太尼1~1.5µg/kg,之后采取气管插管,连接麻醉剂辅助机械通气。临床手术过程当中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2~0.3 µg/(kg·min),异丙酚3~4 µg/(kg·min),根据实际需求追加维库溴铵维持麻醉。等待缝完最后一针的时候停止应用瑞芬太尼。临床手术完毕之前15 min,研究组对患者采取盐酸丙帕他莫2g(加入100ml生理盐水当中,15min当中滴注完毕),对照组对患者采取芬太尼1µg/kg进行预防麻醉,采取静注方式[3]。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HR(心率)、MAP(平均动脉压)、T1(苏醒后10 min)、T2(出恢复室)、T3(术后4 h)的VAS评分以及拔管时间变化情况[4]。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搜集所得的所有数据资料均应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MAP和HR评分情况对比 术前,对照组患者的MAP为(88.6±8.4)mmHg,HR为(78.2±15.4)次/min,研究组患者的MAP为(89.1±9.2)mmHg,HR为(76.4±16.4)次/min,苏醒时,对照组患者的MAP为(94.2±11.4)mmHg,HR为(90.6±17.5)次/min,研究组患者的MAP为(96.7±12.6)mmHg,HR为(92.1±18.2)次/min,苏醒时,两组患者的MAP以及HR水平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MAP和HR评分情况对比(x±s)Table 1 Comparison of MAP and HR scores in two groups of patients(x±s)

2.2 两组患者各个时间段的VAS评分情况对比 对照组患者T1的VAS评分为(2.1±1.1)分,T2的VAS评分为(2.5±1.3)分,T3的VAS评分为(3.8±1.7)分,研究组患者T1的VAS评分为(2.3±1.2)分,T2的VAS评分为(2.2±1.4)分,T3的VAS评分为(2.4±1.5)分,研究组患者T3时间段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各个时间段的VAS评分情况对比(x±s)Table 2 Comparison of VAS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in different time periods(x±s)

2.3 两组患者的平均拔管时间情况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拔管时间平均为(7.1±3.1)min,对照组患者的拔管时间平均为(12.5±4.7)min,研究组患者的拔管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平均拔管时间情况对比(x±s)Table 3 Comparison of average extubation time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x±s)

3 讨论

临床手术疼痛可分为两个阶段,初始阶段因为手术创伤直接造成的,继发阶段有创伤释放化学物质以及酶所致[5]。临床手术创伤会造成脊髓传导伤害性刺激的感觉传递发生改变,使脊髓背角神经元兴奋性增强和中枢敏感化,其结果会造成感觉视野明显扩大,疼痛较为过敏以及持续时间明显延长。临床手术等相关伤害性刺激,利用激活释放部分伤害性物质,例如,P物质以及兴奋性氨基酸等相关介导,作用在致敏的高A以及C纤维伤害感受器[6],进而引发疼痛敏感作用,脊髓背角神经元兴奋性增强,对正常无害性刺激反应也明显增强。相关研究表明,超前镇痛是在伤害性刺激作用在机体前给予相对应的干预措施,以免神经中枢敏感化,减少以及消除伤害造成的疼痛[7]。

相关研究表明[8],瑞芬太尼可以迅速被肝外组织以及血液当中的非特异性酯酶水解代谢,消除半衰期6 min,所以,具有起效迅速、作用时间较短以及意识恢复较快等相关优势。然而患者在停止服用瑞芬太尼以后会引发疼痛,所以,应该立即采取相对应的镇痛措施,以免引发苏醒期躁动,在停止瑞芬太尼之前采取吗啡以及芬太尼有效。相关研究表明[9],盐酸丙帕他莫是对乙酰基酚的前体药物,可以起到解热镇痛的作用,静脉注射或者肌肉注射以后能够立即被血浆酯酶水解释放出乙酰基酚,进而起到良好的作用,利用对乙酰基酚对中枢COX活性给予有效抑制,使PGE类的合成明显减少,利用对前列腺素PGE1给予抑制,缓激肽以及组胺等相关合成以及释放,提高痛阈值,进而起到良好的镇痛作用。静注以后15min开始起效,镇痛作用持续大约4~6h,因为其作用机制与其他非自体抗炎药物有所差异,其毒副作用也相对比较少见。本文结果显示,术前,对照组患者的MAP为(88.6±8.4)mmHg,HR为(78.2±15.4)次/min,研究组患者的MAP为(89.1±9.2)mmHg,HR为(76.4±16.4)次/min,苏醒时,对照组患者的MAP为(94.2±11.4)mmHg,HR为(90.6±17.5)次/min,研究组患者的MAP为(96.7±12.6)mmHg,HR为(92.1±18.2)次/min,苏醒时,两组患者的MAP以及HR水平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T1的VAS评分为(2.1±1.1)分,T2的VAS评分为(2.5±1.3)分,T3的VAS评分为(3.8±1.7)分,研究组患者 T1的 VAS评分为(2.3±1.2)分,T2的VAS评分为(2.2±1.4)分,T3的VAS评分为(2.4±1.5)分,研究组患者T3时间段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拔管时间平均为(7.1±3.1)min,对照组患者的拔管时间平均为(12.5±4.7)min,研究组患者的拔管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上述相关报道相一致[10]。

综上所述,盐酸丙帕他莫能够有效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术后疼痛,加速患者病情恢复,在临床当中得以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伤害性苏醒芬太尼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植物人也能苏醒
Cheap Shoots
CHEAP SHOOTS
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无痛清醒镇静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中的应用
绿野仙踪
会搬家的苏醒树
向春困Say No,春季“苏醒”小技巧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对比观察
脊髓电刺激对缓激肽诱发的心脏伤害性感受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