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老年患者纤支镜围术期中的应用研究

2018-08-07 01:29罗旭阳
当代医学 2018年21期
关键词:纤支镜镜检查循证

罗旭阳

(江西省胸科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6)

近年来循证医学快速发展,循证护理作为其重要的医学分支,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循证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应用可信的、有价值的科学证据,结合临床经验及专业技能,且护理过程中兼顾患者要求及意愿而给予最合适的护理措施[1]。随着医疗器械的优化更新及治疗水平的提高,纤支镜检查在老年患者呼吸系统疾病诊疗中的重要性逐渐获得共识。但老年患者身体机能差,多合并诸多慢性疾病,纤支镜等创伤性检查的应用可使其产生不同程度恐惧、焦虑心理,严重者可影响手术效果,我们联合循证护理效果显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3年11月~2017年3月于本院行纤支镜检查的83例患者纳入研究,随机数据表法分组。对照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60~75岁,平均(67.56±6.63)岁。基础病:肺间质纤维化6例,肺部感染12例,肺部肿瘤17例,肺不张7例;观察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60~73岁,平均(68.02±9.38)岁。基础病:肺间质纤维化5例,肺部感染14例,肺部肿瘤16例,肺不张6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于本院行纤支镜检查并知情同意者;②均经医学伦理会审核。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血管疾病不能耐受纤支镜检查;②神志不清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核对患者姓名,嘱患者术前4~6 h开始禁食,准备纤支镜及术中所需的吸引器、供氧设备,予心电监护,确保抢救药品齐全。核对患者的近期心电图、胸片、肺功能情况等检查。护士应对纤支镜操作的必要性及技术优点,告知麻醉前后不良反应以缓解焦虑情绪。操作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告知医师并采取措施。

观察组:联合循证护理,成立循证护理小组,成员由可使选拔产生,均有3年以上临床护理经验,由研究者及主管护师商讨制定护理方案,护士负责实施。针对围术期可能存在的问题,研究者查阅文献并筛选证据,根据情况选择证据以制定护理方案。具体方案,①术前:老年人身体机能差,基础疾病多,对纤支镜认识不足,担心治疗效果差及疾病恢复慢,增加家庭经济负担等,可使患者产生恐惧、紧张心理[2]。护理人员应对纤支镜检查检查的必要性、优势及治疗过程进行讲解,及时解答患者及家属疑问。还可介绍他人成功治疗的经验以树立其自信心。②术中:患者在护理人员协助下摆好体位,提供有目的的指导,熟练掌握不同麻醉方案时所需的护理配合。指导患者将眼睛闭上,在静息状态下深呼吸,告知纤支镜置入过程中可引起恶心、咳嗽等反应,治疗过程中避免摇头或抬头,避免配合差的患者强行拔管或翻身。操作过程中护士可给予赞扬以分散患者注意力,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一旦发现血氧、心率、血压水平超过正常范围应及时告知医师。③术后:操作完毕后护理人员应及时擦净口角分泌物,瞩患者禁食3 h,静坐休息或卧床20 min,告知注意休息并少说话,避免用力咳嗽,观察患者痰液颜色、性状,注意是否出现呼吸困难、发热,部分患者可在术后出现少量咯血,告知患者是正常现象无需处理,出血量大者协助医师及时干预。保护患者隐私,以合适方式将部分敏感的辅助检查结果告知患者及家属。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及焦虑自评量表(SAS)[3]等数值改善情况,SAS评分包括20个项目,依据出现频度分4级,总分越高则焦虑状态越严重;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2 心率及血压情况 护理前心率及血压状态指标无显著差异;护理后,患者心率及血压水平降低;护理后观察组心率及血压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心率及血压情况(x±s)

2.2 两组SAS评分情况 护理前炎症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患者SAS评分降低,观察组SAS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SAS评分情况(x±s)

2.3 并发症比较 两组咯血、鼻出血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但观察组呼吸困难、支气管痉挛、心悸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纤支镜具有诊疗结合的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诊疗。由纤支镜具有微创特点,可在直视下发现病灶并根据病情采取治疗措施,但作为内窥镜检查,纤支镜仍属有创操作。老年患者身体机能差,对医学常识普遍缺乏,加之自身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常可因畏惧而产生焦虑情绪。负面情绪若得不到及时调整可影响患者依从性,甚至导致检查中断,部分患者可因强力拔管而使检查危险性增高显著提高,并可产生各类并发症[4]。有学者指出异常的情绪反应与异常认知关系密切,负性情绪可兴奋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增大操作风险。

表3 并发症比较[n(%)]

随着现代护理学的快速发展,循证护理已成为日后发展的新趋势。循证护理要求我们纤支镜治疗目的、注意事项及风险,翻阅文献,总结有科学依据的证据,根据病情制定护理方案,从而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较传统护理模式而言具有更人性化、更合理、更科学的优势[5]。同时,护理过程中我们的理论和方法获得了不断丰富及更新,从而使护理措施的制定逐渐优化,最终体现出更明显优势和实践价值。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联合循证护理,患者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均降低,表明患者的负面情绪及过度兴奋的交感神经得到了缓解,但观察组改善更显著。等数值降低,观察组改善更显著,与郑双双[6]的研究结果相一致。本研究还对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发现两组患者咯血、鼻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但观察组呼吸困难、支气管痉挛、心悸发生率更低,证实了其在降低并发症方面的优势。综上,我们认为在老年患者纤支镜围术期中应用循证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纤支镜镜检查循证
喉罩双相正压通气在中老年人无痛纤支镜诊疗术中的应用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循证护理》稿约
位置大数据侦查循证研究
对接受无痛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实施全程护理的效果探讨
纤支镜胸膜活检与经皮胸膜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对比研究
帕瑞昔布钠联合丙泊酚对纤支镜检查患者进行无痛麻醉的效果观察
纤支镜导管介入给药治疗支气管结核病的临床护理探讨
西藏地区大力开展纤支镜检查技术的必要性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