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源瑶汉儿童六龄齿患龋情况调查分析

2018-08-13 10:46王济养游燕芬钟俊凯黄莉萍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14期
关键词:龋坏乳源口腔卫生

王济养 游燕芬 钟俊凯 黄莉萍

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慢性病防治站,广东乳源 512700

龋病是指在细菌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下,牙体组织出现进行性慢性破坏的疾病[1]。放线菌、产菌、乳杆菌、牙菌斑、变形链球菌均可致病。龋病在临床中分为浅龋、中龋、深龋,其中浅龋一般无主观症状,或出现牙釉质钙化不全、牙釉质发育不全、氟牙症等。而中龋则对冷热、酸甜饮食敏感,对冷刺激尤甚[2]。深龋则出现疼痛,受刺激时出现疼痛与中龋相比较剧烈。儿童因饮食、口腔卫生等因素患龋较多,高发年龄约为4~5岁左右。探析乳源瑶汉儿童六龄齿的龋齿患病、龋坏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故本研究选择2016年6月~2017年7月从我县金禧小学和柳坑中心小学随机抽取学生进行儿童六龄齿检查龋齿者504例,调查分析乳源瑶汉儿童不同年龄段六龄齿的患龋情况、龋均、龋坏、充填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7月从我县金禧小学和柳坑中心小学随机抽取学生进行六龄齿检查儿童504例,年龄10~12岁,平均年龄(4.3±0.1)岁。全部研究对象均自愿参加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精神异常,无法配合者,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1.2 方法

由经过专业训练的口腔医师进行检查,应用口腔常规器械检查儿童的牙齿,检查方式为探诊及视诊,且同时进行记录。对于符合六龄齿的适应症者予以窝沟封闭,对全部研究对象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整理、收集,流行病学资料包括基础资料(电话号码、家庭住址、出生日期、性别、年龄)等,以及萌出六龄齿情况,牙面情况(充填无龋、充填有龋、有龋、

表1 入院瑶汉儿童六龄齿患龋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表2 影响乳源瑶汉儿童六龄齿龋坏的Cox回归分析结果

浅窝沟、完好)。龋齿的诊断标准为牙齿的光滑面或窝沟的病损出现底部软化,牙釉质出现沟壁软化或潜在性损坏。调查分析乳源瑶汉儿童不同年龄段六龄齿的患龋情况、龋均、龋坏、充填情况。评估乳源瑶汉儿童六龄齿龋坏的影响因素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全部数据进行SPSS18.0软件系统处理分析,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则表示具有统计学差异。对乳源瑶汉儿童六龄齿龋坏情况及相关因素Cox回归分析,以乳源瑶汉儿童六龄齿是否发生龋坏作为因变量,患者基本资料作为自变量,多分类变量分别设置亚变量,以P<0.05作为逐步回归筛选变量的标准。

2 结果

2.1 乳源瑶汉儿童患龋情况

乳源瑶汉儿童504例,患龋289例(57.34%),龋牙数436颗,龋均2.18,龋补牙数100颗,充填率22.9%,龋坏76例,76颗。

2.2 性别情况

男性260例,患龋180例(69.2%),女性244例,患龋109例(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04,P < 0.01)。

2.3 饮食情况

喜好甜食者300例,患龋200例(66.7%),无甜食喜好者204例,患龋89例(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42, P < 0.01)。

2.4 口腔卫生情况

每日刷牙2~3次者244例,患龋120例(49.2%),每日刷牙 1次者 260例,龋坏 169例(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4, P<0.01)。

2.5 民族情况

乳源瑶汉儿童瑶族126例,患龋87例(69.0%),汉族378例,患龋202例(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8,P < 0.01)。

2.6 乳源瑶汉儿童六龄齿龋坏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乳源瑶汉儿童六龄齿龋坏情况与性别、民族、喜好甜食、口腔卫生等因素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1 ~ 2。

3 讨论

龋齿又称“蛀牙”“虫牙”,细菌侵犯牙根周围组织,可引起牙龈肿胀、如不及时治疗,病变发展为残冠、残根,失去较佳的充填时机[3]。但龋齿过早拔除,会失去咀嚼功能,影响食物的消化及系数欧,且使邻近牙倾斜,对牙拾伸长,造成牙周病或新的龋齿[4]。如果不及时处理残根残冠,边缘尖锐会对舌黏膜、激颊造成刺激,导致癌变[5]。另外,龋齿还会作为口腔病灶,导致多种疾病,影响机体全身的健康。龋病是人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龋病和心血管疾病、肿瘤列为机体三大重点防治病变。目前,龋病的病因被认定为四联因素学说,包括时间、寄生虫、病毒寄生在牙齿内(宿主)、口腔环境、细菌等。龋齿的高发年龄为4~5岁,对于儿童患龋齿的情况及相关因素已成为医学的热点研究问题[6]。

本研究探析乳源瑶汉儿童六龄齿患龋情况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乳源瑶汉儿童504例,患龋289例(57.34%),龋牙数 436颗,龋均 2.18,龋补牙数100颗,充填率22.9%,龋坏76例,76颗。瑶汉儿童六龄齿患龋情况与性别、民族、喜好甜食、口腔卫生等因素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赵丽丽等[7]的研究结果大体一致,分析原因主要为:(1)本研究结果显示:乳源瑶汉儿童瑶族126例,患龋87例(69.0%),汉族378例,患龋202例(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8,P < 0.01),瑶族儿童患龋率显著高于汉族,乳源瑶汉地区为少数民族地区,生活水平较低,经济发展水平不发达,缺乏口腔疾病的防治意识及防治知识,防治龋齿的力量较弱[8]。(2)本研究结果显示,每日刷牙2 ~3次者患龋的比率显著低于每日刷牙1次者,儿童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不会正确刷牙,未养成较佳的口腔卫生习惯,且睡眠较多,唾液分泌量减低,口腔的自洁能力减低,有利于细菌的繁殖[9]。(3)儿童机体免疫机能较差,年龄较小,新生儿恒牙窝沟内点隙较深,是患龋的易发条件。(4)儿童睡眠时间长,分泌唾液量减低,口腔自洁能力下降,有利于繁殖细菌[10]。(5)独生子女频繁喝碳酸饮料,吃零食,对牙釉质造成损害,引发龋齿的发生[11]。(6)本研究结果显示,喜好甜食的儿童患龋率显著高于无甜食喜好者,当致龋性食物糖,尤其是精制碳水化合物、蔗糖在牙面紧紧贴附,由唾液蛋白形成获得性膜,在适宜的温度下,在菌斑深层产酸,侵袭牙齿,对有机质进行破坏,出现龋洞。本研究结果提示家长的增强口腔保健意识,喂养合理,调整儿童的饮食结构,在饮食中多增加一些纤维丰富、粗糙食物,促进清洁牙面,增加儿童刷牙次数,指导儿童正确刷牙,饭后漱口,多喝白开水,减低甜奶、糖量高的食物的摄入[12-13]。在学校开展健康教育课程,普及防治龋齿的常识及正确刷牙方式。同时建议一萌出六龄齿马上封闭窝沟,减低出现龋齿情况[14]。萌出六龄齿后,每3个月进行口腔定期检查[15]。综上所述,乳源瑶汉儿童六龄齿患龋情况瑶族学生患龋率高于汉族学生,患龋情况与性别、年龄、喜好甜食、口腔卫生等因素密切相关。

猜你喜欢
龋坏乳源口腔卫生
口腔卫生师的职业与职责
乳牙龋坏需要治疗吗
乳牙龋坏需要治疗吗
肇事肇祸强制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口腔卫生认知水平分析
东方红
口腔卫生宣教应用于社区老年人牙周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口腔卫生师
乐 园
渔舟唱晚
侗族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