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墨互补在当代文化建设中的意义

2018-08-14 07:51付琪
海外文摘·艺术 2018年8期
关键词:墨家荀子墨子

付琪

(上海大学,上海 200444)

1 儒墨渊源

儒墨思想在先秦时期并称为“世之显学”。秦汉以降,由于封建统治者对儒墨思想采取截然不同的态度导致此二家不同的发展命运。孙星衍说墨学“出于夏礼”,而孔孟尊周礼,所以两家之争,是必然之势。近代以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意识到在相似的学术产生背景下儒墨有诸多相异之处,在爱人、忠孝、义利、节俭、天命、礼乐等方面均存在分歧,不可否认的是此二家的学说出发点与立足点不同,孔子代表贵族阶级试图维护周礼制度,墨子代表平民阶级提倡一种无差别的生活。墨家像是在儒家大家长的管束下的一个最具叛逆气质的继承者,却也与儒家有某种先天相似的基因。

2 先秦时期儒墨的相互吸收借鉴

墨学与儒学的渊源可从墨家的创始人墨翟说起,《淮南子·要略训》里曾提出:墨翟起初从事儒学,后因不满儒家礼仪的繁琐和厚葬久丧的劳民伤财而弃儒从墨,开创了墨学。而墨子本人也承认儒学中有“当而不可易”之处。相比之后不难发现两家有诸多相似之处,儒墨二家相互吸收借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墨子“兼爱”是对孔子“仁爱”的改良发展。面对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式微,诸侯争霸,夏商以来的奴隶制受到重创难以维持,诸子百家逐渐兴起并从不同角度解释社会现象、寻求人生出路。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孔子提出自己的学说并从贵族角度出发力求恢复周礼挽救乱世,樊迟问孔子“仁”是什么,孔子回答是“爱人”,但孔子的“仁”是与“礼”相互制约的,而“礼”的要求又建立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人伦关系之上,所以孔子的“爱人”是一种推己及人的、由近到远,有亲疏分别的爱。虽然孔子也提出“泛爱众”,却也是以血缘关系的爱为先。当陈旧的封建宗法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大幅提高的社会生产力条件下难以维续,并且逐渐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力量,社会价值的主要生产者需要更为安定的发展环境,反对战争是小工业者普遍的诉求,墨子看到孔子仁爱思想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墨子反对“不相爱”而造成的“乱”,提出“兼爱”作为墨子“十论”之首,试图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墨子的“爱”是一种普遍的爱,不论等级贵贱的远近亲疏而一视同仁,墨子认为“兼爱”就是做到“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兼爱中》),甚至是推人及己,以求社会安定。

希求社会安定,除基层民众力量之外,必须由贤人治国,由贤人理政,孔子就曾说过“见贤思齐”,强调应该主动向贤能的人学习,学习周礼,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并从“亲亲”中选举人才。墨子在此基础上提出“尚贤”,主张将选贤的范围扩大到农与工肆,因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力的人就可以推举他,而没有能力的即便是贵族子弟,也不该选用。可以看出,孔墨的举贤思想皆体现其所代表阶级的愿望。墨子在“兼爱”的前提下“尚贤”,试图消除贵族与平民之间的鸿沟,得以在更广阔的范围里选举人才,是比孔子更彻底的、真正的尚贤。由此,墨家“非命”,鼓励强力从事以实现人生价值的观点才有实现的可能性。“兼爱”“尚贤”是“非命”等思想得以实现的基础。

因墨家创始晚于儒家,所以儒家对墨家的吸收借鉴主要体现在儒家后人与墨家的争论上,孟荀尤甚。墨学产生之初即站在儒家的对立面,在批判和继承儒家中发展壮大,墨家的出现对儒家造成了很大的威胁,早期批评墨家最甚的要数孟子,孟子评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邪说诬民,充塞仁义”等。孙怡让就认为孟子批评墨家没有道理,之所以形成批墨的现象是因为当时学者不加辨析地盲目跟从。实际上,孟子在辩难墨家的时候也使用了大量墨家的论辩思想,在对待战争及君民关系等方面,孟墨体现出传统文化的相互包容、博大精深。而孟子对墨子的批评并不是单纯出于对儒学保护的初衷而欲加之罪,更合理的解释是君臣父子的观念是先秦时期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体现,是先民走出混沌,区别于禽兽的标志,这是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有益思考,以历史的角度思考,孟子批墨有一定的合理性与必然性。

荀子作为战国时期的最后一位大师,是儒家思想集大成者,也是多方位批评继承墨家思想的学者,墨家的思想也在荀子的批评中得以完善。首先,墨家的逻辑思想在荀子时得以运用发展,荀子说“君子必辩”(《荀子·非相》),由此荀子对论辩之术非常重视,在名实关系上,荀子“制民以指实”与墨家“取实予名”大同小异,在名的分类在“名”的分类方面,荀子根据“名”外延,把“名”分为“共名”“别名”的做法与后期墨家把“名”分为“达”、“类”、“私”非常接近,对于思维形式的看法荀子与后期墨家如出一辙。其次,对于“节用”、“非命”等思想的阐述,更体现荀子思想闪烁出的辩证的火花,也体现出墨家逻辑思想的价值。荀子的“人性本恶”的思想是导致后学不将其归为儒学之继承者的原因之一,荀子主张通过“化性起伪”来控制人的物欲,历来学者因此诟病荀子不重视人的物质需求,恰恰相反,荀子是正视人欲的,他的方法不是“堵”,而是“疏”,这么看来后人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倒是不如先人了。

3 儒墨互补的意义

在先秦战乱,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下,各家弘扬自己的学说都曾或多或少地向其他家学习借鉴,或者说,只有主动学习他家之长来弥补自己的不足的学派,才能够得以发展。荀子之于儒家是为一例。

儒家尤为强调人的道德属性,并且非常重视伦理道德追求,“内圣外王”的人生追求中,“内圣”比“外王”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儒家在性本善的基础上提出仁爱,又极力强调爱的顺序和范围,相较于儒家,墨家的“兼爱”才是更彻底的爱。在儒家“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理论中,体现了法与情的冲突。虽然在关于“爱”的论题上,儒墨都有空想或者理想化的成分,但墨家的“兼爱”更有鼓舞民众的积极作用。囿于时代和个人的原因,墨家也有诸多缺陷,虽然“尊天”“事鬼”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兼相爱,交相利”,却也蒙上宗教唯心主义色彩;“尚同”虽以“尚贤”为前提,但却十分容易被统治者加以利用,失其初衷;“非乐”思想虽然是出于民生考虑,却忽视了人的精神需求,体现其阶级的局限性,在这一点上又不如儒家的“礼乐”文明。

在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中,明确指出儒、道、名、法、阴阳诸家都视科学技术为末道,十分不屑,只有墨家重视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并努力应用从事,墨家这种对待科学的态度在先秦独树一帜,试想如果墨家的科学精神能够得以在历代封建王朝得以延续发展,中华民族或许能够贡献给人类社会更多的智慧结晶。此外,孔孟将“重义轻利”推到极致,认为人生追求“仁义”即可,何必言利,诚然,对义的重视培育了中华民族高风亮节的精神,但也逐渐形成一种耻于言利的畸形文化,压抑了人们的个性自由与独立人格,这种说法在现代经济社会显得格格不入,这又为后人将儒学引入“存天理,灭仁欲”的境地提供可能性。

在儒墨互补问题上,既不能画地为牢走不出传统文化的圈,也不能盲目用西方的方法研究我国先秦文化而失其根本。在儒墨关系的问题上,儒学作为传统文化的主流学说,墨学的产生和发展必然与儒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墨学如果离开了儒学则少了意义,儒学如果排斥墨学则失了理性。在解构传统文化的历程中,要塑造有别于传统的文化精神,墨家无疑是值得大书特书的重要内容。

儒墨问题,不仅仅是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也不是单纯地以谁来取代谁的问题,而是融合中西,直面古今的重要文化课题。面对理性缺失的传统文化,首要的任务是要给予墨家文化足够的重视,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才有对话,才可以谈及互补问题,否则墨学研究终究还将依附于儒学。

猜你喜欢
墨家荀子墨子
先秦显学墨家为何从历史中消失
墨子破云梯
Spiritual Humanism: Its Meaning and Expansion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
墨子训徒
墨子教诲青年
墨家何以成为历史上的失踪者
浅谈先秦墨家哲学观念
论墨子“兼爱”思想作为通识教育之核心理念
《荀子》:先秦思想集大成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