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新授课的导入方式

2018-08-14 18:24王芳妹
文理导航 2018年5期
关键词:新课导入初中数学

王芳妹

【摘 要】新课导入是每一节课都必须开展的环节,不管是在哪一节内容的学习,都离不开新课导入。就当前教育的现状而言,有些初中数学教师没有意识到新课导入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时都是以简单的一句话就学习新的内容。这样的教学方法不足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学生总体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并且课堂效率也低下。针对这个现状,教师要重视新课导入的方法,巧妙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对于提升整个数学课堂的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数学;新课;导入;方式

前言

纵观当前的数学教学现状,新课导入存在着许多问题。教师没有意识到新课导入的重要性。大部分教师在学习新课时,都是简单的一笔带过,直奔主题,乏味或是沉闷的新课导入方法使得学生在巨大的学习压力下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再加上数学学科本身具有的抽象性等特点,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甚至产生学习数学的恐惧感,厌学情绪加重,从而导致学生的数学水平不高。再加上新课导入太过形式化,新课导入都是照搬,因此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起重视,优化新课导入的方法,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

一、趣味导入法

在学习新课之前,教师不要马上对即将要学的内容进行阐述,这样是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相反的,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趣味导入,从而引出即将要学习的知识。通过趣味导入法导入新课,能够增加数学学科的趣味性,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教师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另外,将趣味导入法运用到数学教学中,还能够寓教于乐,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有利于深化新课程改革,提升课堂效率。以《勾股定理》这节课的内容为例,在新课导入时教师可以将勾股定理的内容以小故事的形式导入:同学们都听说过勾股定理吗?有没有哪位同学知道勾股定理的内容?当学生鸦雀无声时,教师可以继续讲解这部分的内容:勾股定理其实就是一个比较著名的勾股定理,最早是古巴比伦人掌握以及学会运用,再到后来金字塔建造时,古埃及人也运用了这个定理,我国提出“勾三股四弦五”是在商朝时期,由商高提出。勾股定理在生活中有许多妙用,该定理的运用,是人类的一大进步。同学们是否想知道生活中是怎样运用勾股定理的,它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这时学生对勾股定理的好奇心一下子上来了,每个学生都表现出对知识的渴望,很快就进入了学习的状态。再比如,在讲解《定义与命题》一节的内容时,可以以赵本山、宋丹丹、崔永元演的小品《昨天、今天、明天》視频来导入,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感受数学不是枯燥的,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只要仔细观察、勤于思考,就会发现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又可以利用“秋波”这一熟悉的名词,给出另类解释,让学生既觉得可笑,又有所期待,为下面定义的引入作铺垫。整节课上完,学生记忆深刻,自然也轻松地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点。又如,《三角函数的应用》一节可以用动画片《船触礁了》来引入,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尤其对学习程度较差的学生效果更好。这样可以减少两极分化数量。

二、问题导入法

问题导入法其实就是教师在教学之前认真备课,将要学习的内容吃透,然后提出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并且自主学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在教学中适当的设置疑问,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的投入到学习中,从而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此提升教师新课导入的效率,有利于学生学习。以《全等三角形》这节课的内容为例子,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伸出双手,感受两只双手大小是什么关系,假设放在一起会怎么样?通过这个问题,学生开始思考,并且动手操作,最终发现两只手大小一样,并且叠加在一起时可以重合。通过这个问题,教师引出全等三角形的内容,并且给于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1)两张纸重合后剪纸,得到的两个图形大小、形状相同。它们能重合吗?(2)同一张底片洗出的两张尺寸相同的照片大小、形状相同。它们能重合吗?通过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由此引出全等三角形的知识,并且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通过学习,学生对三角形的概念、性质、以及知道如何正确表示两个全等的三角形,且能找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问题导学,有利于学生学习,提升教师课堂效率。

三、实验导入法

对于数学学科教学而言,实验导入法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主探究学习,并且学会动脑,探索数学的奥妙。数学的知识大都是比较抽象的,假如在新课导入时,教师只是一味的给学生讲解新的知识,而不让学生动手做实验,这样一来,就无法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因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低下。实验导入法运用在新课导入中,新颖的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性,一定意义上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平行四边形》这节课的内容为例,为了让学生证明两个平行四边形是平行的,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判断,比如用尺子比,或者是动手量等,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看看学生是如何判断两个四边形平行。在学生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态度非常端正,并且都认真的想各种办法去判断两个四边形是否平行,并且判断的方法非常多。在这之后,教师在引导学生快速的证明两个四边形是平行的,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比较集中,学习的效率也非常高。

结束语

总之,新课导入的方法很多,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创新教学方法,利用有效的新课导入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不仅可以提升课堂效率,而且还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也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归纳演绎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奠定基础。相信通过教师的努力以及学生的配合,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学生的数学水平一定可以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李燕.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的方法[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22):313-313

[2]丁水碓.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的方法[J].基础教育论坛,2011(2):34-36

(课题名称:九年级学生不完成作业问题的原因及策略。课题类别:酒泉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JQ【2017】GHB085)

猜你喜欢
新课导入初中数学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
高效高中地理课堂的有效构建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技校新课导入法的应用
浅谈小学英语新课导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