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肩周炎机理探讨

2018-08-15 00:44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肩部肩周炎肝肾

高 丹 韩 正 杨 芳

(1 沈阳市中医院软伤科,辽宁 沈阳 110004;2 北京瀛壶中医诊所,北京 100000;3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脾胃病科,辽宁 沈阳 110034)

肩关节周围炎(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简称肩周炎,是肩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因退行性改变、劳损等引起的肩部疼痛及关节活动受限,是一组表现为肩痛及运动功能障碍的症候群[1],因其主要表现为上肢大关节的痹痛制动,因此归属于中医“痹病”范畴。本病女性发病高于男性,50岁左右多发,故又称“五十肩”。中医学根据其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和发病年龄等特点而有“冻结肩”“肩凝症”“漏肩风”之称[2]。肩周炎以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要特征,可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肩周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多样,但总的治疗原则是缓解疼痛、恢复肩关节活动。在1979年WHO认定的43种针灸适宜病种及1996年11月意大利米兰会议提出的64种针灸适宜病种中,肩周炎均列入其中。可见,针灸治疗肩周炎优势所在。本文就针灸治疗肩周炎的机理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1 肩周炎的中医病因病机

肩周炎在历代中医古籍中有“肩凝症”“肩胛周痹”“漏肩风”“冻结肩”“五十肩”等多种记载,中医学家对本病认识的普遍共识是:在内则因年过半百,肝肾气血不足,肩周肌骨锻炼减少,加之肝肾虚损不能充养筋经骨骼,日久发展为不荣而痛、关节继而废用衰退;在外起自年老抵抗力减弱,保暖不慎而致风寒湿邪内侵,肩部脉络筋肉拘痛不展,萎而不用;或因过度操劳、运动不当挫伤肩部筋脉,使瘀血阻络不能畅通关节,日久则形成瘀肿疼痛肩不能展。正如《类证治裁》所载:“中年以后,因气血不足,肝肾亏损,筋失儒养,风寒侵袭,经络痹阻,营卫气血不畅,肩部正邪相搏发为疼痛。日轻夜重,久则肩部肌肉挛缩,活动受限”。

《灵枢·筋经》篇曰:“足太阳之筋,其病……肩不举;手太阳之筋,其病绕肩脾引颈后痛;手阳明之筋,其病……肩不举”。从肩部经络循行而言,肩周炎的发病与手三阳经、足太阳经、足少阳经脉及所属的经筋、经别密切相关。正所谓“经脉所过,主治所及”。肩部是所有阳经直接或间接相交会合的一个特殊区域,因阳经是抵御外侮的首个门户,故肩部的相关经络可以因为直接受到外邪的强烈侵犯而发病。同时,太阳、阳明经乃多气多血之经,少阳经除了是主气之运行的经道更是前二者的枢纽要道,本身经水、气血的不足,使经脉无法充形,所行经的肌肉、筋骨、关节等统统失去养分而隐痛阵作,若此时再遇到外邪入侵,则疼痛加倍、雪上加霜。

2 针灸治疗肩周炎的机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肩周炎的致病因素随之增加,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并且发病趋于年轻化。现代医学认为肩周炎发病机理总体来说是肩关节周围的无菌性炎症。目前在临床上,多数患者因肩周的疼痛及关节活动障碍而就医[3-5]。中医药治疗肩周炎的手段很多,针灸、推拿、药物、针刀疗法等,综合治疗报道较多[6]。而肩周炎最重要的治疗目标就是解决疼痛和治愈关节的僵化。目前西医对肩周炎的治疗手段多以口服药物、局部痛点封闭或者局部麻醉等暂时止痛为主,不可避免地带来诸多毒副反应。而我国传统的中医针灸疗法对以慢性疼痛为特点的肩周炎的治疗技艺成熟、疗效斐然而无不良作用。肩周炎作为针灸治疗的优势病种,目前临床广泛应用。其机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2.1 在内——调补肝肾 益气养血 西医学认为的一些肩周炎的危险因素与中医学对人体发育和衰老进程的总结不谋而合。一方面,西医学认为年龄是肩周炎发病的一项危险因素,且病理变化发生在50岁左右。而中医学则认为,50岁肝肾气血不足,肝肾所濡养的筋腱也不再像年轻时一般柔利[7]。同时,有研究表明,肩周炎患者都出现了肝肾亏虚的症状或与肩周炎发展相关的综合征。从局部关节而论,肝主筋,藏血,经脉之所宗。肝血虚,筋失所养,故出现迟软无力,肩臂不能运动,或筋痉挛而致肩臂伸展不利;肾藏精,主骨生髓,为五脏六腑之本。肾气衰,精少骨髓不足,故出现骨惫懈惰,所以肢伸运动无力。气血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对筋脉起到滋润和濡养作用。针灸在调补肝肾、益气养血方面有独到之处。因此,临床以针灸治疗肩周炎能从根本上补益肝肾气血,以求“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临床效果。

2.2 在外——散寒除湿 通络止痛 肩周炎患者多有感受寒湿病史,日久入络则“不通则痛”。《古今医鉴》也强调了肩痛证大多是为风湿之邪所困,最终导致气血不能给予筋经充足的营养而萎痛不用。目前肩周炎中医辨证按患者比例高低基本可归类为风寒湿痹、气血两虚和瘀血阻络三型。现代临床研究表明,针灸可以改善肩部局部血液循环,调节血管功能,加速分解炎症瘀滞区的病理代谢产物,促进炎症渗出的吸收,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肿胀,缓解对末梢神经的牵张刺激,进而缓解肩部疼痛。尽管针灸治疗肩周炎临床还有一些需要关注的问题[8],现代临床已将针灸治疗肩周炎广泛推广,临床疗效甚好[9-10]。有研究观察,比较单次可的松注射和针灸治疗方法,发现前者虽能迅速缓解肩周炎患者的局部疼痛,但长期疗效不佳,且在同一部位进行注射会产生不良反应;而针灸治疗长期止痛的疗效远高于可的松,且不良反应较少[11]。

针灸疗法是中医最古老的非药物疗法之一,在中医临床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肩周炎中医治疗以温经散寒、疏通经络、活血止痛为主,针灸治疗效果较优,在临床治疗方面,针灸医生以取穴、针刺操作方法、刺激强度等治疗要素为关注点,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主要优势在于针灸镇痛,且针灸治疗宜早期介入。

[1]周秉文,陈伯华.颈肩痛[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56.

[2]王启才.针灸治疗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11.

[3]王立军,仲崇文,曾培,等.推拿结合微波治疗肩周炎80例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中医药,2010,37(11):1177-1181.

[4]高拴英.针灸按摩推拿配合中药汤剂治疗164例肩周炎的临床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13,20(7):784-785.

[5]陈平.针灸推拿治疗肩周炎 55 例疗效分析[J].四川中医,2014,32(8):155-156.

[6]段意梅,陆国田,王建超,等.太极拳运动辅助治疗肩周炎现代预防医学[J].2010,39(20):5320-5323.

[7]Flaws B.CuringPMSNaturallywith Chinese Medicine[G].Blue PoppyPress,Boulder,1997.

[8]陈滢如,王亮,高海波,等.基于调查的针灸治疗肩周炎临床关注问题[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8):2475-2478.

[9]徐星凯,许茜,许金水.针灸治疗肩周炎随机对照试验的刺灸法运用进展[J].针灸临床症状,2013,29(11):60-64.

[10]葛谈,齐昌菊,苏齐,等.阿是穴配合巨刺肩痛穴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7,39(8):1246-1249.

[11]王羲之.针刺与可的松法射治疗肩周炎的疗效对比[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

猜你喜欢
肩部肩周炎肝肾
从肝肾论治儿童近视的理论探讨
肩痛≠肩周炎!一起来正确认识肩周炎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8个动作缓解肩周炎
Efficacy of blood-lettingpuncture and cupping in the treatment ofperiarthritis ofshoulder:a systematic review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超声引导下老年肝肾囊肿抽吸固化治疗效果观察
儿童乒乓球启蒙训练中肩部损伤与预防
肩部巨大包块同时伴毛鞘癌及鳞癌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