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带机绕度超限钢桁架加固研究与实例

2018-08-15 02:18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18年7期
关键词:拱形皮带机杆件

陶 平 易 煜

(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27)

1 概况和现状分析

摩洛哥莱斯菲尔港热电厂中的C’2皮带机栈桥在2013年年底安装完成并投产运营,此皮带机带宽1400mm,带速4m/s,设计额定输送量为2400T/H。安装时候测量P’20~P’21的34m跨路段钢桁架最大绕度值为40mm,运行一年后,其最大绕度值达到了135mm,已严重超出设计规范要求。该钢桁架高度为1.6m,宽度2m,结构如图1所示。

2 结构检查和分析

第一,对该桁架结构整体形变进行观察和测量,上下弦杆和斜撑等杆件均未发现明显弯曲变形,桁架整体下挠呈圆曲线分布。

第二,对该桁架的基础承载力,柱脚锚栓和支座现状进行检查,未发现基础有沉降,柱脚锚栓,铰支座均无异样,并对基础沉载进行重新验算,满足设计要求。

第三,对该桁架上的各节点上的连接焊缝进行检查,仅发现轻微油漆脱落,焊点完好,焊缝无裂纹。

第四,结构载荷验算。对载荷和桁架进行重新验算,通过计算结果和现场的实际情况可以判断,此桁架的强度和刚度均存在不足,原设计存在重大安全隐患,须立即进行加固处理。结构分析计算时采用美国CsI公司的sAP2000 V15.2.1通用结构分析与设计软件,适用规范AIsC。计算考虑以下几方面,一是恒荷载:包括结构自重,桁架托辊、胶带、防雨罩、管线等;二是活荷载:走道活荷载,物料荷载,积料荷载;三是风载荷和地震作用。

3 加固方案研究

此桁架加固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提高桁架的承载能力,使其满足皮带机设计恒载荷和活载荷的要求。此皮带机为电厂从码头输送煤料的主要路线,方案实施时,作业时间不能过久,不能影响电厂运营;同时,桁架上的皮带机胶带和各种电缆管线均是易燃物品,焊接存在安全风险,设计方案时需要考虑在内。

关于方案的研究,首先此皮带机桁架已经运行一年多,皮带机沿线的电缆和消防管线均已连接完成,无法采用新桁架对原桁架进行替换的方案;其次该段桁架下方为电厂内主要的交通道路,也无法采用在跨中增加立柱而缩短跨距的方式;同时考虑到由于通行道路限高,以及桁架底部有电缆和消防管线,无法采用在桁架底部新增桁架而加大桁架截面积的方式进行加固,经过研究得出,如下三种可实施的方案。

第一,在该桁架内部的各弦杆和杆件上焊接型材,增加受力不足杆件的截面积。但是,针对本工程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该桁架跨度较大,且已下挠严重超标,不满足应力要求的杆件较多,且新增部分如何参与结构受力难以解决,也无法保证安装完成后能有效控制下挠;二是原杆件在承受荷载情况下进行焊接,而受压杆件在受热情况下更易失稳,同时焊缝长,焊接工作量巨大,安全风险大;三是全焊接的桁架,节点板无法更换,加固后会存在杆件强、节点弱的问题;四是需要的施工作业时间较长,无法满足业主不停运的要求。

图1 钢桁架结构

第二,在原桁架上部增加一片新桁架,新桁架杆件均采用与原桁架桥同等规格钢材,杆件分布,间距,长度,宽度均一致,以使新桁架杆件可以和旧桁架对接,如图2所示,新旧桁架利用节点板焊接连接。

图2 新旧桁架利用节点板焊接连接

本方案的高空焊接作业相对较小,对原结构损伤少,施工风险小;新旧桁架材料和杆件规律一致,形成一个完整的桁架截面,完全参与原结构受力;新桁架可以在车间进行预制,节省加固作业时间。采用Midas/gen做结构分析,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各杆件计算均能通过,最大应力比为0.81,方案安全合理,最大挠度37mm,小于规范1/400(85mm)要求。但此设计方案同时也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加固实施后,将影响防雨罩上部活动板的拆卸,同时立柱与原检修门和屋面板干涉,因此,需考虑对该部分检修门和屋面板进行改造,保证其防水和可拆卸能力;二是加高后的桁架为2.8m,由于皮带机廊道形成密闭挡风面,其挡风效果和普通的房子类似,加大了风载荷;三是新桁架高1.2m,宽2m,长34m无法进行整体一次吊装,需车间进行分段加工,然后现场焊接,需要的施工作业时间较长,高空焊接工作量较大。

第三,对以上加固设计进行进一步优化,设计出在原桁架上部增加一个拱形钢桁架的加固方案,如图3所示。

图3 拱形钢桁架的加固方案

新增拱形钢桁架采用HEA180为主弦杆,立杆与原桁架桥杆件分布规律一致,使新桁架具有刚度大承载能力强的特点,通过新增的拱形钢桁架的拉杆与原桁架焊接连接。采用Midas/gen做结构分析,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最大挠度值为30.03mm<1/400,桁架杆件最大应力比0.83,上弦杆最大应力比0.83,下弦杆最大应力比0.64,均满足设计要求。

该方案有以下特点:一是车间整体预制和喷漆,现场整体吊装,24小时内可以安装完成,不影响电厂运营;二是不影响防雨罩和检修门的拆卸更换;三是几乎无额外增加的风载;四是在原结构上的焊接作业较少,对原结构损伤少,施工风险小;五是新增拱形桁架的支反力通过原桁架头部传至立柱和基础,减少了原桁架的负担。

4 结语

该皮带机桁架按此设计方案加固完成卸载后,最大下挠值仅为12mm,其效果优于设计预期。目前,该桁架已运行近2年,状况良好,无进一步的下挠增加,证明了此加固设计有效,结构安全得到了保障,同时加固工程未影响电厂运营,其间接经济效益显著。

猜你喜欢
拱形皮带机杆件
缩短原料皮带机电气故障时间
考虑节点偏差、杆件缺陷与偏心的单层三向柱面网壳稳定性研究
皮带机用隔爆型电动机起动性能研究与分析
深埋直墙拱形隧道稳定性研究
基于临时支撑结构的杆件初弯曲对其轴压性能的影响
浅析煤矿接力运行强力皮带集中联动控制方式
塔式起重机拼装式超长附着杆设计与应用
建筑中的数学美奇妙的拱形
拱形桥的承受力大吗?
拱形下的无限空间——TARA MATA设计师买手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