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材料与幼儿对话
——浅谈大班学习型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策略

2018-09-06 11:31鱼冬芳
好家长 2018年8期
关键词:引导性学习型镜子

文 鱼冬芳

一、材料投放注重目的性

各个区域所投放的材料应以促进幼儿某一方面的能力为目的。因此,教师在投放材料前要对幼儿的学习目标有所了解并预设目标,同时要结合实际考虑投放什么样的材料才能更好地引导幼儿实现相应的教育目标。比如,为了让幼儿感知与学习10以内数的加减,在数学区“大风车”制作中,我用KT板制作出颜色不同的小花,在花瓣上粘上数字,将花蕊处镂空,用于镶嵌花蕊的是配以各种数字的不同形状的积木,操作方式是先将花瓣上的数字加起来,然后将相对应数字的积木固定在橱面上,再在旁边的柜子上用纸板制作大风车,并在风车的顶端贴上三角形、正方形,做好图形和颜色标记,挖出镶嵌孔,利用玩具本身的颜色、形状,让幼儿在操作中巩固对颜色、形状认知的同时,增加他们对10以内加减法的认知。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得出结论,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达成了相应的教育目标。

二、材料投放注重引导性

材料的引导性不是教师的语言指点,更不是教师代替幼儿操作,而是内化在材料中的“指路”线索,使材料具有引导性的关键是找到材料与活动预期结果间的关联。例如,在科学区“制作汽车”过程中,教师为幼儿提供的轮子、窗子等材料,可以启发幼儿去制作一辆汽车而不是其他物品。但是,这种引导性因素对某些幼儿来说可能还不够,因为这些材料所透露的信息还不足以帮助幼儿完成制作汽车的任务。在实际操作中,幼儿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不知道该用哪种大小的轮子。为此,教师可以事先将每种汽车的配件分开摆放,以帮助幼儿轻松地拼装出一辆汽车,这时体现引导性的关键点就是材料的分开摆放。材料的引导性也可以通过两种材料之间的互相参照来体现。例如,教师可以给幼儿展示几辆完整的汽车模型,然后提供一些配件,让幼儿自己发现拼装规律。在这里,教师提供的完整汽车模型就是体现材料引导性的关键点。在对完整汽车模型进行探索之后,幼儿可能很快就会发现汽车中各个配件的关系,从而很快完成拼装任务。另外,提供拼装图解也是体现材料引导性的一种重要方法。教师可以将汽车的大致拼装步骤和要点通过各种形象的、易被幼儿理解的方式呈现在拼装流程图上,然后将材料与拼装流程图一起提供给幼儿。从某种意义上讲,材料的引导性就体现在材料或在材料之间设置的一个个可以保证幼儿达成教育目标的控制点上。控制点无处不在,它蕴含在材料的每一个细微之处。所以,强调引导性实际上就是要求教师要考虑幼儿的实际能力,考虑材料之间的关联,考虑材料所提供的线索对幼儿的启示,考虑最终要让幼儿获得怎样的发展等等。

三、材料投放注重多功能性

材料投放初期,幼儿都会对材料充满兴趣,但游戏开展一段时间后,幼儿往往会失去新鲜感。因此,教师在投放材料时要注重材料的多功能性。通过挖掘材料的不同玩法,引导幼儿玩出新花样,从而不断激发幼儿的兴趣。例如,在建构区,教师结合主题活动“我们的城市”为幼儿提供了造房子的各种积木,并提供了皮尺、绳子、笔、记录本等辅助材料。起初,幼儿仅仅用积木尝试搭建各种造型的房子,一段时间后,单调地搭建房子使很多幼儿逐渐失去兴趣。教师便启发幼儿借助辅助材料开发新的玩法,如:利用皮尺和绳子比较房子的高矮,并记录下来;在每块积木上涂上不同颜色,并根据提示卡上的内容造房子等。有了新的挑战后,幼儿活动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操作兴趣也大大增强了。不仅让幼儿体验到活动的乐趣,还使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不断探索,不断发现,不断提高。

四、材料投放注重生活化

教育源于生活,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材料,既能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环保教育,又能使幼儿将已有生活经验迁移到个别化的学习活动中。比如,在生活区,我们提供了瓜子、花生、核桃、碧根果等各种坚果以及剥坚果的工具。幼儿不仅在感官上有了体验,同时还通过小手或工具探索坚果的各种剥法,尝试剥出完整的果壳。而幼儿剥下来的果壳还能当作美工区的材料,如:有的幼儿用瓜子壳装饰自己设计的名片,有的幼儿将花生壳拼成有趣的图案等。这不仅挖掘了果壳的价值,还增强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环保意识。可见,生活化的材料能够赋予幼儿更多的游戏空间,让幼儿充分“玩”起来,并在与材料的积极互动中积累生活经验。

五、材料投放注重层次性

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这些个体之间难免会存在一些差异。我们应尊重与允许幼儿以适合自己的方式、速度去学习、探索并体验成功。因此,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教师在学习型区域活动中投放材料时,要根据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层层递进的原则,分解出若干与幼儿的认知发展相吻合的操作层次,将材料“细化”,以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求。例如,数学区中,教师在投放“十元买菜”的材料时,根据材料的难易程度将其分为三个层次并分别做上了难易标记。第一层次(1颗星表示):将可选购的商品图片(10以内)直接呈现在题卡中,提供几个答案让幼儿选择;第二层次(2颗星表示):幼儿挑选商品图片(10以内),并根据商品的价格列式,拼成10元;第三层次(3颗星表示):幼儿根据任务单上的具体要求(如选择蔬菜和豆制品),拼出价格为10元的商品。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选择不同层次及难度的活动内容,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六、材料投放注重挑战性

教师在投放学习型区域活动的材料时,必须考虑材料内容的深浅程度,既要符合幼儿原有水平和基础,又要促进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当教师观察到大部分幼儿通过操作、探索已经掌握了某些材料的玩法和用法,达到了之前预设的目标时,就应该及时更新调整材料,增设或更换一些在原有基础上提升了难度且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材料。例如,经过一阶段的科学区操作活动,我班大部分幼儿都掌握了串联电路游戏“我让电灯亮起来”的玩法,能顺利地选择适合的材料并组装成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这时我们又在原来的基础上新增了小开关、彩色小灯泡若干、五号电池、一号电池等材料,同时进一步向幼儿提出了“不切断电路时,手动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让几个彩色小灯泡在同一个电路上发光”“让小灯泡变得更亮”等新要求,引导幼儿使用新增的材料进一步操作和探索。

七、材料投放注重探究性

学习型区域活动强调幼儿的自主探索。大班幼儿好奇心与求知欲强,喜欢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寻求问题的答案。因此,教师投放的材料要能够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支持幼儿开展探究性较强的活动,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动手操作。例如,在科学区“会变魔术的镜子”中,我们投放了若干镜子和玩具,引导幼儿用两面镜子摆成不同角度,看看玩具镜子中分别有什么不一样的呈现。幼儿在摆弄镜子和玩具的过程中发现:当两面镜子成90度时,镜子里竟然出现了三个玩具;而当两面镜子间的夹角越小,镜子里出现的玩具就越多。这一发现让幼儿很兴奋,更加激发了他们探索的欲望。这种“玩中学”的方式不仅让幼儿感知了镜子反光和折射的科学现象,同时也激发了幼儿的探究兴趣,为幼儿提供了动脑思考和动手操作的空间,提升了幼儿的探究能力。

八、材料投放注重创造性

材料的提供要有利于幼儿创造性的发挥。在幼儿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材料是活动的物质支柱,幼儿往往会在材料的启发下产生联想和创造愿望。因此,在学习型区域活动中,我们要注意为幼儿提供具有启发性的活动材料,从而解放幼儿的头脑和手脚,给予幼儿足够的自由,使他们能够充分地表现自我,勇于创新。例如,在“沉和浮”的科学活动中,我先让幼儿把木块、石块、回形针、纸片、插塑玩具、有盖和无盖的玻璃瓶等材料放入水中,观察哪些东西会沉下去,哪些东西会浮在水面上。在幼儿将这些材料按沉、浮进行分类后,我又给幼儿每人一块橡皮泥,让他们试试怎样使橡皮泥稳稳当当地浮在水面上。幼儿在反复“玩”的过程中,学会了把橡皮泥做成船。在这个活动中,橡皮泥是半成品,幼儿就是通过自己的操作,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从而把潜在的创造性表现了出来。

皮亚杰指出:认知的发展不是由内部成熟和外部教学支配的,它是一个积极主动的构建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对事物的认知理解是通过他们自身的感知和实际操作来形成的。而学习型区域活动中的操作探索为幼儿解决问题、寻求答案提供了机会,为幼儿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提供了可能,为幼儿获得成功创造了条件。因此,材料提供的适当与否就被提到了更高的位置,需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适宜的操作材料,注意观察材料的使用情况并根据幼儿的发展目标、能力水平和游戏情节的发展进行适当的调整,让材料与幼儿“对话”,促进幼儿与材料的有效互动,充分发挥学习型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从而使幼儿独立、自信、自主等个性品质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主动探索和学习中得以实现!

猜你喜欢
引导性学习型镜子
神奇的镜子
空镜子
浙江开放大学:以开大特色探索学习型社会“浙江示范”
把人大机关建设成为学习型机关
他者的镜子
剧院建筑外观应最大限度地体现公共性和引导性
基于任务驱动法的机械制图教学研究
第二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发布《学习型城市3X3X3X3青年声明》
我国学习型组织文献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