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角色游戏中幼儿艺术语言的运用
——以中班“快递站游戏”为例

2018-09-06 11:31黄双雷
好家长 2018年8期
关键词:中班公约绘画

文 黄双雷

一、艺术语言的含义

幼儿园的艺术教育活动,不仅要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还要鼓励幼儿善于运用各种艺术手段交流自己的想法、经验、情感、问题以及见解,希望所有幼儿都能感受美,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表达自己的情感。在使用艺术语言进行表达时,幼儿可以使用音乐的方式,也可以运用美术的方式进行表达。本文所指的艺术语言主要是指美术这一语言。

二、例说艺术语言在中班“快递站游戏”中的运用

美术是幼儿另一种学习语言。中班幼儿在“快递站”这一角色游戏开展的过程中,在与材料、同伴和教师的不断对话中,幼儿不断地用美术语言,即绘画表征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游戏的认识,表达自己在游戏中的发现、问题和解决方式等。在整个“快递站游戏”中,幼儿多次绘画、自主评选,既提高了绘画表征的能力,又增强了美术语言的表达能力,同时也推进了游戏的发展,促进了幼儿自身的全面发展。

(一)绘画“快递单”——自主表达,支持游戏的开展

“快递站游戏”是中班幼儿在角色游戏时自发出现的游戏行为。教师在发现幼儿的自发兴趣和行为后,和幼儿一起针对快递的相关问题展开了讨论,了解了幼儿对于快递的相关经验。讨论中,幼儿表达了很想玩“快递站”游戏的愿望,于是师幼共同收集了“快递站”游戏所需要的各种材料,如:快递盒、快递袋、运送快递的工具等。

接着,“快递站游戏”便开始进行了!刚开始游戏时,幼儿只是将快递盒随意地送出,因此出现了有的“娃娃家”里有很多快递,有的“娃娃家”没有快递的现象。为了支持游戏的顺利开展,满足每个“娃娃家”都想收到快递的愿望,幼儿讨论后提出可以在快递盒上绘画快递单,表示是寄给哪一家的。于是,我们生成了绘画活动“快递单”,幼儿不仅绘画了贴在快递盒上的快递单,还绘画了相应的贴在快递货架上用来提示快递收放的标记。(详见图一、图二)

图一:幼儿绘画的快递单

图二:幼儿绘画的快递货架标志

仔细观察幼儿的作品,我们可以发现幼儿不仅能自发地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角色游戏中的“理发店”“超市”“医院”等地方的基本特征,如图一和图二的幼儿分别用梳妆台、化妆瓶、戴皇冠的女人代表“理发店”;用很多摆满水果、蔬菜等物品的架子代表“超市”等。由此可见,游戏中幼儿能通过绘画的方式自主表达,并解决自己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支持“快递站游戏”的继续开展。

(二)绘画“快递中的数学”——表达游戏中的问题和解决方式

“快递站游戏”的开展过程中,幼儿发现快递很快就送完了。游戏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问题和发现。针对这个问题,幼儿想出了很多解决办法,如:增加快递的件数、减少快递员的数量、减少自行车的数量、快递员送快递时绕远一点等。

为了让别人知道自己想出的好办法,幼儿讨论后决定画下来,于是,我们生成了“绘画快递中的数学”的集体活动。绘画结束后,由于每个幼儿都希望将自己的作品呈现在快递游戏的环境中,我们便通过幼儿自主评选的方式选出大家认为最好的作品,幼儿每人一颗星,给自己最喜欢的作品贴星,并说出自己选择的理由。最后,票数最多的作品当选并呈现在快递游戏的环境中,其他幼儿的作品则呈现

在班级环境中。(详见图三、图四)

图三:幼儿给自己喜好的作品贴星

图四:快递站中呈现幼儿的作品

仔细观察图四中的每一幅图并追问幼儿的想法,我们可以发现幼儿能用自己独特的绘画和表征方式来表达自己在游戏中的问题、发现和解决策略。如:图四中的第一幅图,幼儿用很多空的货架表示“快递运完了”, 用两个仰天摊开手的小人表示“怎么办”;第二幅图中幼儿绘画了一个小朋友,并用“箭头”“云朵”等表示其正在想办法,用冒着火焰的爱心表示“想出了好办法”;第四和第五幅作品中幼儿通过打叉的方式表示“将快递员的数量从5个减少到3个,将4辆小车减少到3辆小车”。因此,幼儿的绘画不仅表达了问题,还清晰、独特地表现了解决办法。

(三)绘画“快递公约”——参与“快递站”规则的制定

随着“快递站游戏”的深入发展,幼儿发现了更多的问题,如:游戏时有人扔快递,怎么办?有的快递放错了,怎么办?自行车停放得太乱了,怎么办?快递员骑车骑得太快,碰到我了,怎么办?针对上述问题,教师再次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幼儿也想到了很多方法,如:快递员不能扔快递,因为快递里可能装了易碎物品;快递需要按标记收放;快递员的自行车和停放的地方可以贴车位号,对号停车;快递员骑车要慢一点,注意安全……那怎样让大家都知道并遵守我们的约定呢?幼儿表示可以画下来变成快递站公约。于是,我们生成了绘画“快递公约”的集体活动,幼儿分组绘画“快递公约”并进行自主评选,当选的作品成为“快递公约”的组成部分,“快递公约”会张贴在快递站中。(详见图五、图六)

图五:幼儿绘画的快递公约及评选

图六:快递站公约环境

在图六的四幅作品以及幼儿对自己作品的解读中我们可以看出幼儿的绘画表达能力以及独特的思维方式的体现。例如,《不扔快递》的图中幼儿绘画了一个小朋友一只手朝上,另一只手朝下,并在两只手旁边都画了个“”。教师追问其想法时,幼儿解释道“:快递员不能往上扔快递,也不能往下扔快递。”由此可见,幼儿对不能扔快递的规则有着自己的表达和理解。绘画也成了幼儿游戏中规则呈现的一种方式。

(四)绘画“我想买什么”——表达、记录游戏中自己的愿望

但是在“快递游戏”中,幼儿收到的快递盒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空的,只有一个快递盒里不知道藏了什么东西,总是会发出声响。“娃娃家”的“妈妈”收到这个会发出声响的快递时,抱着快递盒左看右看,举起来在耳边摇晃,并试图打开来看个究竟。教师走过去问:“你是想打开吗?”幼儿说:“嗯!里面有东西!”“你想收到什么快递呢?”“啊?(幼儿嘴巴张大,满是惊讶的表情。)我想给我的娃娃买件连衣裙!她的裙子都小了!”

游戏结束时,当教师和幼儿分享讨论想不想收到真正的快递时,幼儿张大了嘴巴,眼睛闪闪发光,惊奇且期待地说:“我想买鞋子给娃娃家的宝宝。”“我想买冰激凌。”“我想买……”教师及时将每个幼儿的购买意愿记录了下来,然后和幼儿一起讨论如何准备等问题。幼儿纷纷发表意见,如:想要的东西可以到淘宝上买,为了让店主知道他们想买的物品,幼儿利用区域游戏时间绘画《我想买什么》,表达自己在游戏中的愿望。(详见图七)

为了支持自己游戏的开展,幼儿纷纷从家里、幼儿园资源回收箱等处收集了自己想购买的物品(详见图八)。

图七:我想买什么

图八:收集我想买的物品

综上所述,在中班快递系列游戏的开展过程中,幼儿多次运用了绘画这一美术语言来表达自己在游戏中的发现、困难和解决方式,表达自己的愿望和体会。教师尊重儿童用艺术语言进行交流经验、想法和感受的愿望,并鼓励幼儿认真观察、关注细节。通过儿童之间互相提意见、民主评议的方式不断地促进幼儿艺术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因此,幼儿可以运用艺术表达思想,表达想法、观点,让艺术成为促进儿童学习的另一种语言。

猜你喜欢
中班公约绘画
浅谈自然角内中班幼儿科学观察能力的策略研究
图书借阅公约
怎么升到中班的
交互式一体机在中班安全教育活动中的运用
本土文化背景下的童谣教学策略——以中班语言活动《茶口粉干》为例
制定《图书借阅公约》
制定《图书借阅公约》
教育部发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