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职历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018-09-06 10:36李运光
广西教育·B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有效性策略教学

李运光

【摘 要】本文论述提高中职历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针对学生厌学、教育教学观念落后、教材编写尚存不足、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提出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教学观念、灵活使用历史教材、丰富教学手段、提升历史教师自身素质等措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职业意识,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中职历史 教学 有效性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6B-0132-02

历史是中职学校各专业学生的文化基础课程,对培养中职生的时代感和使命感、提高人文素养和职业意识等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的中职历史教学中,还存在学生厌学、教育教学观念落后、教材编写不足、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导致中职历史教学有效性不尽如人意。中职教育的主要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技能型人才,中职历史教学与普通高中等历史教学有明显区别,中职历史教学要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笔者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在中职历史教学实践中对提高中职历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探究。

一、中职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厌学。随着中职教育的蓬勃发展,如今的中职学校在校生人数大量增加,这些学生大部分是经过普通高中筛选或初中辍学工作几年之后才进入中职学校,普遍存在文化基础知识水平较低、组织纪律较为松散等问题,加上部分中职学校实施普通教育的模式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落后及对中职学生无明确的品质标准等因素,使得部分中职学生对历史课听不懂、听不进甚至反感、不想学、厌学,一些学生玩手机、聊天、睡觉,教学有效性较差。

(二)教育教学观念落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中职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教育教学观念固化甚至僵化,遵循着固有的理念和教育方式,认为中职教育只是技能教育,历史被当成副科,甚至为专业课让路,对历史学科没有足够的重视。同时,在中职历史教学中,一些教师依然让学生死记硬背教材上的历史知识,照搬教材的内容,以说教的方式进行授课,只注重所谓的“师道尊严”,不允许、不接受学生提出质疑和问题,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磨灭了学生的个性,导致学生没能体会到“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失去了对历史学习的兴趣,随之历史逐渐沉沦为学生心中枯燥无味的“鸡肋”学科。

(三)教材编写尚存不足。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载体,教材编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目前,中职学校使用的历史教材有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高等院校旅游专业规划教材《中国历史文化》等,这些历史教材结构复杂、内容繁杂、知识点众多,理论知识系统性和完整性强,深、难、单调,版面设计乏味,与实际需求脱节较为严重,无法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不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缺乏灵活性、生动性和时代性。历史教材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的有效性。

(四)教学手段单一。受传统的教学理念影响,一些历史教师依然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一块黑板、一支粉笔“走遍天下”,教学手段单一。这种教学手段不能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参与性与积极性的作用。与专业课相比,历史教学所起的作用是隐性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与现代相隔久远,无法在现代生活中直接体现出来,教师、学生对于历史学科不够重视,教师为了教而教,学生为了学而学,这也是现阶段中职历史教学有效性无法提高的一大因素。

二、提高中职历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刚入校的中职学生对于历史课的认识依旧停留在学历史就是死记硬背,加上历史是对过去久远的史实记载,历史知识众多,而且学生受初中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对于历史课不是很感兴趣。因此,要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先从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主要做法是:一是善于使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将多媒体技术手段运用于历史教学中,把历史事件和人物变成可小、可近、真实、具体、形象、生动的画面,刺激学生的视听觉,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二是运用幽默形象的课堂语言。课堂中平淡的语言就像一首催眠曲,学生会昏昏欲睡,教师也越上越没劲。因此,要不断锤炼课堂语言,运用幽默形象的教学语言把历史人物和事件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带领学生“穿越”当时的情景,身临其境、如见其人,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三是多方面激励学生。努力寻找每一个学生的进步点,适当给予表扬。课堂上,教师要学会竖起大拇指,用“不错”“很好”“真棒”等语言对学生的进步给予肯定;下课期间,主动到学生中间,与学生谈话,谈人生的理想和目标,谈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拉近师生距离,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二)转变教学的观念。传统的中职历史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这种教学观念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体地位。现代的中职历史教学观念,是以学生为本、学生为主体。中职历史教师在课堂中要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如讨论式、启发式、演示式等,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从封闭型走向开放型,使学生更多地思考、创新、自主学习;激励学生主动回答问题,课前主动上交手机,不迟到旷课等,将这些表现纳入学生平时成绩分数;转变师生关系,摒弃“师道尊严”的思想,师生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共同提高,教学相长。

随着教学观念的转变,学生从生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中找到学习的兴趣,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喜欢上历史课,历史教师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师生共同配合、相得益彰,历史教学有效性不断提高,效果越来越好。

(三)灵活使用历史教材。现行的中职历史教材存在着内容繁杂、设计乏味等问题,历史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生和乡土特点,灵活使用历史教材,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笔者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尝试:一是针对不同专业学生采用不同的历史教材。如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采用旅游出版社出版的《趣味导游历史知识》,该教材内容丰富、浅显易懂、语言流畅,有大量图片、历史资料和旅游专业相关的历史题材,具有很强的趣味性与启发性,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是自编教材内容,贴近实际需求。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殊情况,适当编写增加与专业相关的图文并茂的历史内容,如本地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专业发展史等,使之成为学生可知感的历史知识,历史课堂的教学内容更加有趣和通俗易懂,贴近学生学习生活,教学有效性更佳。三是增加教学实践内容。根据教学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参观、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到社区调查了解当地民俗风情、拜访历史见证人、担任小小讲解员、编写历史人物传记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历史课教学吸引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丰富教学手段。改变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摒弃“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教学、互动教学、现代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历史教学更具趣味性和直观性。一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教学。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授予学生学习方法,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加强师生、学生间的沟通,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學到知识、获取能力。二是互动教学。通过归纳问题式、主题探讨式等形式的互动教学,注重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实现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参与性与积极性。三是使用现代多媒体教学工具。将历史教学中的图片、影像资料等通过多媒体展示,使学生身临其境,实现现实与历史的“零对接”,构建直观性、趣味性和艺术性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五)提升历史教师自身素质。提高教学有效性除了要更新教学观念和改进教学方法,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也十分重要。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和标杆,中职历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奠定基础。一是牢固树立唯物史观。通过培训、自学等途径学习政治理论,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相关原理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武装头脑,以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讲授历史人物和事件。二是读、写、反思,夯实历史学知识。通过通读史学专业课程,写教学设计和各类总结、教学反思,使自己有“一桶水”,成为教育教学能手。三是锤炼教学艺术和语言修养。通过苦练教学基本功、掌握课堂教学艺术、做好教学设计、精通上课技能,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四是掌握扎实的心理学基础。通过阅读心理学书籍、多观察、撰写心理学和教育学笔记,不断提高教育素养。五是学习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主动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熟练应用历史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充分利用图片、影视作品等丰富的历史素材制作多媒体课件,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在新时代背景下,面对具有一定特殊性的中职历史教学,历史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教学观念,灵活使用历史教材,丰富教学手段,提升自身素质,才能不断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优秀接班人。

(责编 刘 影)

猜你喜欢
有效性策略教学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