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渠道挖掘作文素材,让学生有话可写

2018-09-10 23:11李富强
安徽教育科研 2018年15期
关键词:多渠道挖掘素材

李富强

摘要:作文素材的积累,作为作文教学的关键环节,是解决学生无话可写问题的重要途径,需要大力开放,多方面引导,多渠道进行。主要通过“延伸课文,引导续写;走向课外,挖掘素材;指导观察,提高观察能力;走进生活,积累素材”等方法,大力开放作文课堂,增强作文课的活力,解决学生无话可写的问题,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关键词:多渠道 挖掘 素材 提高 水平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作文教学也必须开放而有活力。作文素材的积累,作为作文教学的关键环节,是解决学生无话可写问题的重要途径,更需要开放、多渠道进行。

一、延伸课文,引导续写

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精选出来的质量很高的作品,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深入理解,挖掘其中的可写之材,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大胆地创作。如教学《小珊迪》一课时,我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思考:如果小珊迪和他的弟弟来到我们中间,你会说些什么?会做些什么?我倡导学生畅所欲言,把他们想说的和想做的都讲出来,并且要求他们写下来。这次写作的结果出乎我的意料,学生的作文中充满了真情和善良,作文质量超越了以往很多作品;教学了《夕照》一课,同学们都被课文中别具特色的景色所深深吸引,我便伺机渲染,说夕阳照射下的美景在任何地方都能看到,作者能看到,我们也能看到,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景色,请大家回家后,在傍晚仔细观察一下我们家乡的夕阳美景,也以《夕照》为题写一篇作文,把我们这里夕照的特点写出来。这样的作文教学真正体现了“文学源于生活”的理念,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贴近,学生才能“所言有物”。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之后,我的设计是,让学生续编故事:“黄包车夫回家以后……”此类例子在我的教学中屡有涉及。这都建立在学生充分理解了教材内容,教师有创意地引導学生挖掘教材、延伸学习内容的基础上,事实证明此举效果良好。

二、走向课外,挖掘素材

活动是思维的载体,是作文创作取之不尽的“素材库”。习作训练中,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或者在学校组织各类课外活动之前,就做出习作要求,在学生全身心投入活动之后及时进行作文指导:让学生说说所参加的活动,指导学生说清楚活动的过程,引导学生表达出其中的见闻和自己的感想,让学生把这些所见所想写下来,就是一篇好作文。今年我校庆祝“六一”儿童节时,活动丰富多彩,先是文艺会演,接着又进行了跳绳、拔河等体育活动和钓鱼、猜谜语等游艺活动。活动的场面热烈、活动的内容精彩又不失趣味,活动之前我就很有深意地建议学生,用心去观察和体验自己所见和所参加的每项活动。活动结束后,我让学生谈谈自己最感兴趣的一项或几项活动,引导他们说出当时活动的场面,人物的表现、表情等,学生争先恐后地表达,这比平时说话内容丰富精彩得多。然后我鼓励学生把所说的话写下来,其习作质量不言而喻。

在“十一”放假前我根据农时布置学生放假后要在家里参加一次生产劳动——掰玉米。在劳动前我就提醒学生要边劳动边观察,注意积累习作素材。假期结束回来后我要求学生以《记一次劳动》为题写作文。学生把当天的天气情况、劳动时的热闹场面、干活时的语言动作、对劳动的感受等都写得很精彩。

可见,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素材。

三、指导观察,提高观察能力

小学生习作训练是以观察为基础的,观察对学生的习作训练有着重要的意义。没有观察,就没有创作,习作训练更无从说起。因此,作文教学还要为学生打好善于观察的基本功,学生学会了观察,作文教学才能事半功倍,才有良好的效果。

北师大版第十册第一单元习作要求是写《校园一角》。为了使学生能成功地写好这篇习作,我亲自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在校园里进行实地观察,引导学生从远近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仔细观察校园里花草的形状颜色、树木的大小粗细……让学生每观察一个方面就说出它的特点。学生不但形象地说出了以上诸方面的特点,还在形容它们的时候造出了许多很精彩的比喻句和拟人句。这一活动使学生学会了观察的方法,增强了观察的兴趣,提高了观察的能力。随后又要求学生以此方法,在上学和放学路上注意观察田野上的景物,回到家观察街道和庭院中的景物,游公园时要观察公园里的景物,以此来大量积累写作素材。

四、走进生活,积累素材

文章的内容是生活的反映,要写好作文必须在生活中积累素材,素材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长期练笔。从四年级起我就要求学生写小片断,写周记必须记真人真事,要记录清楚整件事情的经过,这样长期坚持,材料必然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即使这样,当具体到某一篇习作的时候也要有针对性地做具体指导。

北师大版第十册第二单元习作是要求学生写一个值得尊敬、佩服的人。开始时学生的眼睛都盯在了黄继光、董存瑞这些英雄人物身上。我要求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人中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挖掘出他们令人敬佩的品质来写。我还让学生回忆在平时练笔时都写过哪些人物,他们有哪些好品质令人敬佩,并组织学生讨论身边的人,看看他们有哪些方面值得敬佩。学生说出了身边人所具有的孝敬老人,助人为乐,勤奋劳动,吃苦耐劳,刻苦学习等值得平常人敬佩的品质。为什么敬佩?要用具体事实说话,学生通过认真思考挖掘,说出了许多具体的事例,说得很感人。这样,就达到了作文资源共享和从生活中积累素材的双重目的,开放了作文课堂,增强了作文课的活力。

生活是海洋,广阔美好。不同的人,其生活经历大不相同,对生活的理解与感受也不同,而恰恰是这些不同,造就了生活的无限精彩。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捕捉他们生活中的浪花,及时引导学生不断思考、动手实践、仔细观察、深入挖掘、经常练写,才能训练学生留心生活的习惯,提升学生捕捉事物特征的能力,使学生作文时有话可写,才能达到训练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李家栋.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3]和学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多渠道挖掘素材
浅谈如何通过体育教学提高学生体育素质
电子商务环境下闭环供应链定价策略探讨
大学英语多渠道词汇教学
移动互联开发的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将“再也没有”带向更有深度的思考中
关注数学思考 提升数学本质
大数据技术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分析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