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通达教学策略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的
——以编制资产负债表为例 应用

2018-09-11 09:22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重庆理工大学财会研究与开发中心重庆400054
商业会计 2018年7期
关键词:负债表账款学习者

□(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 重庆理工大学财会研究与开发中心 重庆400054)

一、引言

面对复杂多变的事物,思考的角度不同,可能得出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理解。倘若简单重复地巩固某个复杂知识点,可能造成学生机械性模仿教师给予的思路与方法。传统会计教学往往是填鸭式教学即上课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忽略对学生自主学习、思考能力的培养。随机通达教学是依据建构主义的认知灵活理论构建的一种学习模式,它主张既要提供建构理解的基础,又要给学生广阔的建构空间,学生能针对具体情境采用适当的学习策略。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随机通达教学(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以问题(学习需求)为核心,以知识点的内部细分与外部延展(学习内容)为依据,设计“概念+原理”实例库,由学习者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在教师的管理和帮助下对同一知识点在不同时间进行多角度、多途径的“协作式学习”。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掌握某一综合性知识点的同时,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与就业优势。随机通达教学方式使得学习者对同一学习内容,在不同时间、不同的情境、以不同的目的多次进行学习时会分别着眼于问题的不同面,从而使学习者对概念、知识形成全面而深刻的理解与认识。财务会计报告编制是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中的最后一章,也是对之前章节的总结,知识点多且跨越性强,是理论与应用联系最紧密的一章,第二节中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也是如此。本文以资产负债表编制为例,对如何进行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导向的中级财务会计的多维度教学方法整合问题进行探讨。

二、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从以往的教学实践看,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以下简称中财课程)教学采用的是一种“小班授课、课下练习、集中答疑、期末考试”的教学模式,这种采用课堂内单向传授的教学模式存在以下不足:

(一)固化的教学空间与时间,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中财课程通常在大二下学期开设。在经历了一年多的大学学习生活之后,学生认知水平、学习态度和学习风格都已初具,并表现出较大的个性差异和学习需求。目前中财课程大多采用的是统一的教学内容、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及固定的教学时间和地点,难以满足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影响教学目标的实施效果。

(二)无差异化的教学内容,抑制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是将知识点结构化,并结合学生可能会提出的相关问题在课堂上做统一讲解。加之高校教师“重理论、轻实务”的通病,实务案例讲评、情境模拟训练等实践教学较为薄弱,在这种被动学习模式下,学生对于企业会计理论的理解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三)讲授式教学与信息技术衔接度较低,影响学习效果。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培育复合型会计人才,是高等会计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各高校在引进先进教学技术、完善网络教学管理系统、打造网络教学平台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解决了教学平面化、教学管理低效和面授方式单一等问题。但是这种教育和信息技术的结合大多站在学校和管理者的角度,而非站在学生的角度,使其教学观念仍停留在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 “教”、学生线上线下被动“学”的教学阶段。

三、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的随机通达策略优化

(一)细分知识点,设置多元化学习主题。学习主题设置,是指在确定学习领域的基础上,根据学习者特征(认知发展、认知风格差异等),将教学目标与学习需求有机结合,在保证知识的相关性和整体性的前提下,设计学习主题的若干子主题。这里的教学目标限定了教学内容界限,是教学设计者认为任何一个熟悉该领域的人都应该具有的一定量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集合。它与学习需求之间的交集意味着教学内容细分的程度更高,涵盖的细节更多。这种学习策略并不否认学习内容的结构化与系统性,若干主题应该围绕教学目标,保持知识的整体性和关联性,所有知识点的“叠加”能体现出特定知识结构和内容的完整性。

“资产负债表”这一节的内容既涉及对原有会计知识的复习巩固,又进一步对财务知识结构的综合深化和重构,可按照教学目标设置概述、列报要求、列报格式、填列方法和编制实例分为五个学习主题及其一级子主题,并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思维特征、学习动机以及兴趣、意志等智力与非智力因素设置二级主题,见下表。

资产负债表教学主题细分表

(二)结合实务,创建差异化学习情景。设计“概念+原理”的案例库是学习情景设计的重点。区别于传统教学中的简单罗列法,案例库可以具备以下特征:一是典型性,能够反映概念的一个侧面,帮助学习者从对比、类比等角度促进对某一概念的多视角理解。二是复杂性,能够反映出该领域知识综合性,包含多个相互联系的概念和原理。三是层次性,案例的难度应与教学内容深化相匹配,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教材案例到实务案例、再到自选案例的情境过渡,不断引导学生向更高的认知水平发展。四是路径导向性,教学设计者还要为案例创设连接的路径,这些路径必须是“十字交叉形”的。这样学习者就可以从许多方向多次地返回同样的内容,并由此为同样的内容构建多重视点或情境,而这些内容可以支持促进迁移的图式的构建。以“应收账款”项目的列报为例,见下页图。

“应收账款”项目列报的学习思维导图

首先,帮助学习者了解 “应收账款”项目的基本核算原理,可从计算式(应收账款科目借方余额+预收账款科目借方余额-坏账准备科目相关期末余额)入手,通过教材案例将债权债务账户、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的概念、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方法与应收账款项目金额计算方法等概念、账户调整和项目计算原理整合成一条主干学习路径,同时与“预收账款”项目的编制原理形成一个学习路径交叉点,这将有助于学习者了解应收账款科目贷方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归属。其次,从源头帮助学习者熟练掌握 “应收账款”项目核算流程与编制方法,可以引入与实务相似的经典案例,根据企业的赊销、预收行为编制相关分录,进而填制资产负债表。最后,拓展训练,从真实数据(决策有用/决策无用)和虚假数据(故意错误/过失错误)这两大方向设置实务情景,启发学习者自主思考。其中,相关案例的设计要以学习者特征为依据,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坚持“多角度、多层次、易学易懂逐步升级”的原则,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从简单的报表数据分析能力提升为企业综合能力真实评价的高层次认知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学习者的非智力因素的参与是实现复杂领域有效学习的重要因素。在学习过程中,可采用角色模拟、游戏或团队竞赛等富有挑战性、竞争性和幻想性的方式,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促进学习者内部动机的形成。在此过程中须注重与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不应简单地视游戏为达到学习目标的手段,须知“目的和手段分离到什么程度,活动的意义就减少到什么程度”;同时还要注重从主流游戏中抽取利于促进内部动机形成的因素(如挑战、幻想、好奇等),这些因素有助于促使学习者在游戏中或游戏结束后不断进行反思和总结。

(三)教学分组,构建协作型学习模式。协作性学习模式下,教学方式从传统的以“师”为主变为以“生”为主。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案例研究、业务模拟操作等方式对元知识进行重点学习,而教师仅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辅导学习者建立解决疑难问题的正确思维逻辑,鼓励和提倡学习者积极参与,进而超越再现学习,主动进行探索与构建。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在事前准备阶段,教师根据信息量的大小和知识点的难以程度,一般安排每4—6人为一组,组内成员强弱并存,各组实力相当。遵照尽最大限度调动组员参与案例分析积极性的原则,各组推出组长一名,负责组内任务安排、协调、监督任务的实施过程,并对组员工作进行阶段性检查总结和成绩评定;在协作学习阶段,每组根据兴趣偏好灵活选择学习子主题,并从该主题下可选案例中选择某一行业中某一上市公司进行资产负债表分析。为了避免选择的重复性,并保证全班综合分析行业的多样性,各组不能选择同一行业。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适时地进行 “旁敲侧引”。深入各组,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了解各组及组员的参与程度,并对难度较大的问题适度点拨;选择表现优秀的小组作为小组合作学习榜样,通过示范作用有助于其他小组吸取经验,改进学习方法;在事后总结阶段,根据学生所选不同行业案例完成的资产负债表及其查阅的相关基础知识储备建立相关教学案例知识库,借助信息网络平台实现案例知识共享,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提供理论参考与借鉴。

(四)师生共评,创建开放式教评方法。评价的设计是本模式中的重要一环,因为它是修改的基础,是整个教学设计趋向完善的重要环节。评价虽然只有一个基本目的——评价教学的价值,但它可以起到多方面的作用。评价在本模式中至少包含以下作用:诊断教学;修正教学;比较各种教学过程的相对价值;预测学习需求;确定学习目标的达到程度。建议将课程考核分为日常考勤与作业、任务模拟训练和专业知识测评三部分,权重分别为30%、30%和40%。日常考勤与作业主要考察学习者的出勤率和阶段性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任务模拟训练主要考核学习小组案例分析的成果,通过小组成果展示、其他组对陈述小组的观点讨论与评价、教师对陈述小组的评价四个环节,由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确定小组成绩;专业知识测评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为了解教学活动的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主要考核学生基础分析能力和专项分析能力,检验学生的学业是否最终达到了各科教学目标的要求。

猜你喜欢
负债表账款学习者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中小企业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控
通过周转天数替代回收率的指标考核应收账款分析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研究
浅析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