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闭塞联合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效果观察

2018-09-11 02:36田增军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5期
关键词:皮下下肢激光

田增军

兰山区义堂中心卫生院,山东临沂 276000

下肢静脉曲张作为临床常见静脉曲张性疾病,以下肢大隐静脉曲张为典型代表,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并且其临床表现为小腿出现弯曲高出皮肤的蚯蚓状血管凸起,站立时血管凸起较为明显,一旦病情演变进展则患肢极易出现不同程度的酸胀、疼痛及肿胀[1-2]。鉴于此,该文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治疗的9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为研究对象,重点探究激光闭塞联合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进入该院外科治疗的9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45例患者中男性25例及女性20例(男女比例为25:20),最大年龄为71岁、最小年龄为42岁、中位数年龄为(42.2±5.1)岁;观察组45例患者中男性26例及女性19例(男女比例为26:19),最大年龄为72岁、最小年龄为42岁、中位数年龄为(42.3±5.2)岁。结合上述资料发现,2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并且2组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悉此次实验内容及实验流程自愿签署实验同意书,获得伦理协会同意。

1.2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实行相同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治疗,即予以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观察组患者实行激光闭塞联合旋切术治疗,即①医务人员于术前标记患者下肢曲张静脉行走范围,予以硬膜外阻滞麻醉,选择18套管针穿刺患者脚踝部大隐静脉,沿着套管针道路超滑导丝及规格5F直形导管,上推至患肢大隐静脉起始位置且应用适量肝素盐水混悬液进行封管预备[3-4];②医务人员结合患者实际静脉曲张范围控制切口数量及切口大小,便于旋切器及照明棒有序进入,率先将照明棒放置于切口处灌注适量麻痹肿胀液,充分暴露皮下曲张静脉团,使用照明棒加压灌注装置完成静脉关注,控制其流量不得超过45 mL/min;③医务人员关闭手术室灯光打开照明棒灯光,促使曲张静脉经照明棒灯光映照于患者皮肤出,由另一切口插入旋转管状刀头,确保旋切器抵达曲张静脉平面时沿着曲张静脉缓慢推进,再缓慢拉平两侧旋切器路线血管,促使旋切器着床后旋切处理对阵曲张静脉,并且连接旋切器吸引器大隐静脉碎片,控制其吸引压力不得超过53.2~93.1 kPa;④待旋切完成后抽出静脉,医务人员打开激光引导光源向预备导管内放置激光光线,选择美国Smith Nephew公司所生产的Trivex系统及英国Diomed公司所生产的激光治疗仪,将激光纤维向下推至腹股沟带2 cm处,开启间隔时间1 s、脉冲时间1 s及参数功率12 W的半导体激光,再缓慢上拉激光纤维控制其速度不得超过0.5 cm/s,使用纱布压迫切口处促使光纤全部退出。待全部退出后使用自粘弹力绷带予以加压包扎,所有患者术后可下地活动,不得上时间站立且压力绷带加压包扎时间不得超过14 d。

1.3 判定标准

统计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皮下瘀斑吸收时间,并且观察2组患者是否出现局部麻木、切口感染及血肿肿胀等术后并发症。

1.4 统计方法

该次实验选择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所得数据,其计量资料以(±s)为主要表现形式,2组数据对比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n(%)]为主要表现形式,2组数据对比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对比

经治疗,对照组与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皮下瘀斑吸收时间各项指标相比差异较为显著,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内容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对比(±s)

组别 手术时间(h)术中出血量(mL)住院时间(d)皮下瘀斑吸收(d)对照组(n=45)观察组(n=45)t值P值54.27±15.23 39.26±10.25 5.685<0.05 167.37±7.23 58.26±6.25 9.493<0.05 7.63±2.25 5.62±1.29 5.285<0.05 8.31±2.71 5.19±1.57 7.137<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下肢局部麻木5例、切口感染2例及血肿肿胀1例,总发生率为17.78%;观察组下肢局部麻木1例、切口感染0例及血肿肿胀0例,总发生率为2.22%。经治疗,对照组与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78%与2.22%,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目前临床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以分段剥脱术及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为主要方法,已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但是手术切口数量较多且存在出现术后并发症的可能性[5-6]。一旦切口处遗留瘢痕则直接影响患者腿部美观性,尤其是女性患者。经该次研究发现,纳入下肢深静脉曲张患者分别予以常规治疗及激光闭塞旋切术治疗,其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均远远低于对照组,说明激光闭塞旋切术治疗能充分发挥照明棒的辅助作用保证手术视野,实现直接切除大隐静脉,具有接受度高、医源创伤性较低及微创等鲜明特点。

综上所述,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实行激光闭塞联合旋切术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大大减少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加快皮下瘀斑吸收速度,不易引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机体康复。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使用及推广。

猜你喜欢
皮下下肢激光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Er:YAG激光联合Nd:YAG激光在口腔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一种高速激光落料线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给药在恶性肠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
激光诞生60周年
请给激光点个赞
不同内镜术治疗消化道上皮下肿瘤的临床疗效比较
皮下结节型结节病1例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