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疗效评估

2018-09-11 02:36苗延良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5期
关键词:中风疗程针灸

苗延良

山东省阳谷县中医医院,山东阳谷 252300

中风是临床常见疾病,也称其为脑卒中[1],属于急性脑血管类疾病,是因患者脑部血管阻塞或者脑部血管出现破裂导致血液不能向大脑流入,从而引发一系列的脑组织损伤疾病[2],该病的临床表现为流涎语謇、半身不遂、不省人世、突然昏倒等[4],在中医角度出发认为本病是由于元气亏虚、情志过急而引起[5],根据有关资料表明,该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该病具有变化快、起病急、恢复慢等特点,严重的危害着患者的身体健康,由该病的临床特点较为特殊,导致部分中风患者在患病后有抑郁的情况发生,主要表现在焦虑、恐惧、情绪低落、恐惧,同时还可能伴有入睡困难等精神障碍。而中风后患者出现抑郁状况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并发症是影响中风患者日常活动能力以及神经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该院为了有效提高中风后抑郁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50例患者进行中医综合疗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现选取该院收治的中风后抑郁患者共150例,按随机数字法表分成实验组75例、对照组75例,实验组包含了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45例,患者年龄为 49~70 岁,平均年龄(60.5±1.3)岁,文化程度为:小学以下35例、小学20例、初中10例、高中5例、大学3例、大学以上2例。对照组包含了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45例,患者年龄为48~70岁,平均年龄(61±1.1)岁,文化程度为:小学以下30例、小学20例、初中15例、高中6例、大学3例、大学以上1例,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基本资料如年龄、文化程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入选标准

该次参与调查的150例患者入选标准如下:①参与该次调查患者均为中风患者;②患者除该病外不患有血液、糖尿病等疾病;③患者均自愿参与该次调查;④患者均自愿签署治疗通知书;⑤患者不伴有治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明显失语、意识障碍;⑥患有神经病、情感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个人病史或家庭病史;⑦患有帕金森、痴呆等疾病;⑧患者在最近一年中有重大的药物依赖、酒精依赖、精神创伤;⑨曾经使用过或正在服用的药物可以致使患者出现抑郁障碍者。

1.3 排除标准

该次参与调查的150例患者排除标准如下:①参与该次调查患者非中风患者;②患者除本病外患有血液、糖尿病等疾病;③患者不愿参与该次调查;④患者不愿签署治疗通知书;⑤患者伴有治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明显失语、意识障碍;⑥患有神经病、情感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个人病史或家庭病史;⑦患有帕金森、痴呆等疾病;⑧患者在最近一年中有重大的药物依赖、酒精依赖、精神创伤;⑨曾经使用过或正在服用的药物可以致使患者出现抑郁障碍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方式如下:①给予患者米氮平治疗,1 次/d,15~30 mg/次,于每晚睡前服用,14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②给予患者针灸治疗,在患者患侧的三阴交、廉泉、人中、合谷、内关穴位进行针灸,首先取银针刺患者双侧的合谷、内关,直刺0.5~1寸,采取旋转提插泻发,1 min后,用针刺患者人中,往患者鼻中隔斜刺5分,采用雀啄法,以眼球湿润为至,随即斜刺患者廉泉穴向舌根0.5~0.5寸,直刺患者三阴交0.5~1.2寸,采取手法为旋捻转提插补,1 min/次,每穴留针时间为15~20 min,患者进行针刺疗法1次/d,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 。实验组采用综合治疗,治疗方式如下:①给予患者米氮平治疗,1 次/d,15~30 mg/次,于每晚睡前服用,14 d 为 1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②给予患者通脉解郁汤,药方如下:石菖蒲9 g、郁金12 g、瓜蒌18 g、半夏12 g、茯苓 18 g、竹茹 12 g、枳实 12 g、牛膝 30 g、桃仁 9 g、红花9 g、丹参 30 g、合欢皮 12 g、生龙骨 30 g、生牡蛎30 g、琥珀3 g(冲),患者如有肝火扰心者则需要加栀子10 g、黄连3 g;如有痰热扰心者则需要加黄连3 g、陈皮12 g;如有心脾两虚者则需要减竹茹、枳实,加党参 12 g、黄芪 20 g、当归 12 g、木香 10 g;如有心肾不交者需要加麦冬15 g、五味子12 g、柏子仁20 g。将中药用水煎服,1 剂/d,一次 200~250 mL,分早晚服用,14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③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在正常情况下,患者在发病一个星期内需要进行针灸。主穴:神门、内关、百会、四神聪。肝火扰心者,加太冲、行间、风池;痰热扰心者,加太冲、丰隆;瘀血内阻者,加肝俞、膈俞、血海;心脾两虚者,加心俞、脾俞、三阴交;心胆气虚者,加心俞、胆俞;心肾不交者,加太溪、心俞、肾俞。④对患者实施按摩康复护理:按摩在康复护理中,是简单有效的康复方式之一,通过疏通经络,达到增进局部血液循环的目的,并且能够加强韧带伸缩性以及肌肉的伸缩性,从而提高患者身体免疫功能,在对患者实施按摩康复护理时,常用按摩的手法有:搓法、捋法、抖法、拍打法、屈伸法、掐法、捻法、滚法、揉法、拿捏法、擦法、按压法,患者患肢的功能、语言不利、口眼歪斜得到改善后,应告知患者应持续进行功能锻炼,并且同时配合推拿、按摩等,达到尽早恢复身体各个功能的目的。

实验组和对照组均进行不同的护理方式,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以及护理患者日常生活,实验组患者进行中医康复护理,方法如下:①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护理,大多数的患者都会出现紊乱的情绪和思维,因患者本身对疾病存有一定顾虑加之患者有抑郁的现象。②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叮嘱患者家属在饮食中应采取少食多餐的就餐方法,饮食中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

1.3 疗效观察和评价

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该院采取HAMD评分对疗效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显著为经HAMD评分后评分结果减少高于75%;显效为经HAMD评分后评分结果减少高于50%;有效为经HAMD评分后评分结果减少高于25%;无效为经HAMD评分后评分结果减少低于25%。治疗有效率=(显著+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该次调查中涉及150例患者的实验数据,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包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应用[n(%)]描述,计量资料应用(±s)描述,分别行 χ2检验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经对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对比评分结果对比

3 讨论

中风在临床中是较为常见的疾病,本病发病人群为:大多数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中风从中医角度讲,可以将中风分为内风和外风两种,但内风明显多于外风,中风属于脑卒中和类中风,中风临床特点为变化快、起病急、恢复慢等,而且该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治疗菖蒲郁金和温胆汤入手清热化热,宁心安神,方中石菖蒲、郁金、桃仁、红花、牛膝、瓜蒌、枳实痰瘀并治,通腑泄浊。合欢皮疏肝理气解郁,半夏、竹茹化痰解郁,炒枣仁、生龙牡、琥珀养心宁心安神。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主穴神门、内关、百会、四神聪。神门属手少阴心经,为心经体内经脉的气血物质由此交于心经体表经脉;内关属手厥阴心包经,具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功效,《针灸甲乙经》:“心澹澹而善惊恐,心悲,内关主之”。百会属督脉,具有开窍醒脑、回阳固脱之效,《太平圣惠方》谓百会治“头目眩痛,少心力,忘前失后,心神恍惚”。四神聪属奇穴,《太平圣惠方》谓四神聪治“头风目眩,狂乱风痫”。诸穴共用,有宁心安神,疏肝解郁之效。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针灸,可有效地提高治疗有效率。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可降低患者心理压力,从而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在该次治疗中发现,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中风后抑郁患者治疗中,可采取中医综合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猜你喜欢
中风疗程针灸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预防中风应做到八要八不要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中药外敷治疗乳腺炎验方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