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军校教员实战化教学能力建设的几点反思

2018-09-12 18:53高燕李小平弥华见
继续教育 2018年8期
关键词:实战化教学能力教员

高燕 李小平 弥华见

摘 要:随着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深度推进,军队院校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新的使命任务,院校必须坚持面向部队、面向战场,全面提高军校教员队伍实战化教学能力,这是全面提升军事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本文从作用意义、问题反思和具体对策三个方面阐述了对军队院校教员队伍实战化能力建设现状的分析和思考,以期为深化军队院校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教员;实战化;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建设世界一流军队院校、培养一流军事人才,基础在教育,关键在教员。习近平主席指出:“师资队伍建设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要全面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以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并强调“名师必晓于实战”。2016年3月,习主席视察国防大学时再次强调“要继续抓好‘名师工程,引导教员淡泊名利、潜心治学、苦练内功,多出一些懂打仗的名师,带出一批会打仗的高徒。”这为加强军校教员队伍实战化教学能力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充分认清教员实战化教学能力建设的时代意义

随着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深度推进,军队院校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置身改革强军的时代背景,面对重组重塑的使命任务,院校要坚持面向部队、面向战场,讲台就必须紧贴部队、靠近战场。全面提高军校教员队伍能力素质,打造一支真正晓于实战的名师队伍,是当前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必然要求。

(一)落实强军目标重大战略思想的根本要求

2012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视察国防科技大学时再次强调,“院校要坚持面向战场、面向部队,围绕实战搞教学、着眼打赢育人才”。为全面贯彻习近平主席强军思想,培养“能打仗、打胜仗”军事人才,部队实战化训练实践是关键。推进实战化教学关键在教员,教员必须成为实战化教学的探索者、践行者、先行者,才能培养出懂打仗、会打仗、敢打仗的人才。因此,加强教员队伍实战化教学能力建设是军队院校践行强军目标的根本遵循。

(二)构建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的现实需求

习近平主席强调,“要进一步走开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的人才培養路子,提高军事人才培养质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健全三位一体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写进了中央决议,党的十九大报告重申了加强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军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军队院校要充分发挥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中的固本强基作用,实现教育和训练、操场和战场的“同频共振”与“精准对接”,必须以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为指导,坚持以战领建、为战抓教,对学科专业、教学大纲、课程教材、师资力量、监察评价、条件保障等进行全方位改造,尤其是要打造一支晓战研战的“双员型”教员队伍,为部队作战训练和官兵的自我提升奠定知识能力素质基础。因此,加强教员队伍实战化教学能力建设是构建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的现实要求。

(三)推动军队院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支撑

当前,院校体制编制硬改革基本到位,以联合作战院校为核心、以兵种专业院校为基础、以军民融合培养为补充的军队院校新格局已经形成,按照部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的新变化,聚焦部队岗位对军事人才能力素质的新要求,提高办学软实力和对部队战斗力的贡献率,是做好院校改革下篇文章的紧迫要求。为此,习近平主席明确指出,要推动院校建设真正走上内涵式发展道路。院校内涵式发展的核心是提高质量,要义是遵循规律,关键是人才支撑,实质是厚植基础。现阶段将教员队伍实战化教学能力建设作为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关键维度,符合军队院校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在中央军委和教育部颁布的一些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将师资队伍的能力提升作为提高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因此,加强教员队伍实战化教学能力建设是军队院校内涵式发展的的重要支撑。

二、深刻反思教员实战化教学能力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我军很多教员任职经历相对单一,有的在院校一干就是一辈子,对部队情况不很熟悉。”培养出的学员,特别是指挥类学员,到部队后不懂管理,不会指挥,不能打仗的情况普遍存在,严重制约着军事人才质量的提升。深入剖析当前教员队伍研战教战能力不足的原因,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员队伍职业成长路径还不够科学

现代战争平台作战、体系支撑,战术行动、战略保障的显著特点,要求打造“晓于实战”的教员队伍必须畅通院校与部队的人才交流渠道,让更多的教员深入部队一线、任务前沿,加深对军事斗争准备的理解,掌握信息化战争的发展方向。为适应军队转型建设军事斗争准备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实现军事人才培养的规范化、精确化和科学化,提高军官核心履职能力,各军兵种按照岗位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制定了指挥军官、专业技术军官成长“路线图”,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但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和配套的制度,针对军队院校教员的成长路线设计仍属空白,主要还是按照技术军官的成长路线进行培养,没有对部队任职经历作出明确要求,“院校远离战争、教员无需打仗”的错误认识逐渐滋生,课堂与战场渐行渐远。即便院校人员到部队任(代)职也只能担任不占编制的副职岗位,参与部队重大演习演练和战法训法创新活动不够深入,导致任职效果始终在低层次徘徊。但作为实战化教学的操盘手,如果教员自身不精通实战,实战化教学则只能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以涓滴之水解求知之渴,不仅误人子弟,更会影响国防和军队建设大局。

(二)教员队伍整体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加强“晓于实战”的教员队伍整体建设中,吸收部队优秀指挥员走入院校课堂,传授打仗本领、详解作战经验,增加课堂教学战味,是优化教员队伍结构、激发办学育人活力的关键举措。在西方发达国家军队中,院校教员有相当比例是来自一线部队,甚至很多参加过实战。当前我军院校和部队之间虽然可以通过教官制、任(代)职或选调等方式进行干部交流,但由于没有纳入军官政策制度一体设计,仍存在运行不够通畅、效果不尽明显的情况,比如教官制中优秀指挥军官部队不愿派、本人不愿来,任期时间短、作用发挥不充分;从部队选调的教员到院校后面临首次任职受限多、进教研梯队没优势、未来发展空间紧等困难。目前,任职教育院校教员具有作战部队任职经历的人才比例偏低,其中担任过师旅团指挥员的比例更低。另外,在一些西方军事强国中,聘用退役军官、士官担任院校教员,也是一种成功做法,当前我军只有少数院校零星聘用退休教员从事本院校教辅工作,还缺乏部队退役军官、士官聘入院校任教的顺畅渠道和政策机制。

(三)联教联训和资源共享机制还不够健全

当今战争形态、作战样式日新月异,装备更新技术越来越快,部队战斗力生成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军队院校与部队开展联教联训和资源共享成为缩短理论知识与战斗力转化时间,有效提升人员能力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锤炼“晓于实战”名师队伍的重要平台。近年来,全军院校在与部队开展联教联训和资源共享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制度机制不够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一是宏观层面统筹不够有力,目前军委机关尽管制定了相应的实施办法,但由于缺乏具体的工作标准和刚性约束,整体工作成效不明显。二是部队方面积极性不高,在客观上存在增加部队战备训练工作强度的原因,但主要是一些部队领导感到受益不大、共育人才理念树得不牢,运用院校理论和技术创新成果提升部队训练水平的意识不强。三是信息共享渠道不够畅通,由于缺乏固定的沟通机制和交流平台,加上受安全保密、知识产权等因素制约,信息共享还处于靠关系维系的零散、自发状态,致使部队一线战备训练成果很难快速进入院校教学,院校教学科研创新成果很难有效服务部队。

(四)教员队伍选拔培训激励机制还不够完善

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聚焦能打胜仗、锻造新型人才”要求,推动战斗力标准在教员队伍建设中落地生根,积极探索有利于名师脱颖而出的选拔、培养和评价机制是关键一环。近年来我军制定了一系列教员引进、培训、激励等方面的政策制度,但是对教员教战研战激励导向作用还不明显。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员队伍选拔考核缺乏严格规范的资格认证和岗前培训环节,选人用人的战斗力标准导向树得还不牢。二是教员队伍的培训平台和方法手段比较单一、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三是配套激励政策不完善,晋职晋衔、立功评奖还没有与实战化教学开展情况紧密结合起来。加之实战化教学成效最终要通过学员到部队任职后长期的实践情况来评判,跟踪问效困难、效果呈现缓慢,这些都对教员队伍教战研战的积极性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

三、全面加强教员队伍实战化教学能力建设的对策建议

针对当前教员队伍成长路径、整体结构、培训和激励机制不够科学完善等突出问题,必须紧紧扭住教员实战化教学能力这个关节,整体谋划、系统构建教员队伍實战化教学能力培育机制,通过打造学用结合、上下衔接、军地并举的能力生长链条,努力建设一支为战教战、晓战研战的院校教员队伍。

(一)着眼职业发展科学设计教员成长路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实现认识过程的二次飞跃并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必由之路,唯有让教员队伍多向一线“取经”,将军事理论转化为部队实践,在实践中审视纠正教学训练中的不足,才能更好的具备“授人以渔”的本领。因此,应该在军官成长路线图的基础上,单独制定教员队伍的成长路线图,明确培养、使用、成长路径,补上部队任职经历这块“短板”,在具体落实上,应加强顶层规划,科学论证设计教员队伍成长路线图,各军兵种和院校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区分“教学科研型”“教官型”“外聘型”三种不同类型,科学设计军校教员成长路线图,形成一整套符合实战化要求的考核标准和评价机制。明确将部队任职经历、参与大项演习演练和参与部队战法训法创新作为院校教员职称评定、职级晋升的必要条件,充分激发教员队伍投身部队一线的积极性。

(二)选贤任能优化教员队伍整体结构

一是着眼时代特点重塑教官制。要合理确定比例结构,区分不同院校类型和培训任务,坚持部队任职岗位与专业教学任务相匹配,以作战指挥教学岗位为重点,兼顾实践教学需要和学科专业建设,合理确定教官岗位编配比例、军兵种和军衔结构。在部队建立教官预选制度和现职干部学员选留教官制度,严把教官队伍来源质量关。二是积极探索部队退役军官、士官返聘机制和一线部队指挥员作为外聘教官每年定期来院校授课交流等机制,充分发挥不同类型人才在实战化教学上的优势。三是进一步完善相关保障机制,在参评标准、年龄限制、发展空间上对部队选调教员适当予以倾斜,消除其后顾之忧。修订干部使用标准,把有院校任教经历作为与多兵种、多岗位任职经历同等重要的地位,纳入部队指挥军官晋升师团级领导的必备条件。

(三)训战一体院校部队携手筑牢育人根基

一是依托部队和大型综合训练基地,按系统、按区域建立实战化训练基地,把保障院校教学列入部队训练任务,并反映在装备器材配发、场地建设、经费安排中,让更多的教员能够深入部队一线、任务前沿,加深对军事斗争准备的理解,掌握信息化战争的发展方向,在实践中检验和提高自身实战化教学能力。二是完善联教联训联考任务统筹和考核评估制度,区分全军、军种(战区)两级统筹下达联训联考任务,跨军种(战区)的由军委业务机关负责。将联训联考任务完成情况纳入部队和院校监察重要内容,作为评定院校、部队年度工作情况的重要指标。三是建立作战部队和机关领导“上讲台”制度。把到相应院校授课纳入作战部队军师旅团和军委、军种、战区机关业务部门领导的岗位职责,确保作战部队和机关战建训管方面最新实践成果及时进入课堂,授课质量作为个人年度工作考评指标。

(四)聚焦实战树立选人用人鲜明导向

要摆正院校教育与部队建设之间的关系,认清院校教育在军队现代化建设中的先导性、基础性和全局性,严格教员准入标准、拓宽教员培训渠道、健全成长成才激励机制,真正形成“面向部队、面向战场、面向未来”的良性机制。一是健全教员资格标准和认证机制,军种和院校两级成立教员遴选考评委员会,负责对拟选调教员(教官)资格进行审核。二是依托部队建立教员实习实训基地,按照不同层次和类型和类型,优化培养目标、流程和模式,并配套完善资格认证标准制度体系。三是取消担任指挥类教员的专业技术等级,实行军衔主导,评价工作绩效以教学工作为主要导向。四是建立体现实战化教学贡献的考核标准和评价机制,按照教学内容是否贴近实战需要、科研成果能否在一线部队实际应用、教学方法能否为学员接受理解的标准来作为晋职调级、评功评奖的依据,推动形成实战化教学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李民,张景玉.任职教育教员实战化教学能力建设机制研究[M].北京:蓝天出版社,2017.

[2]蔡吕良.欲育良将先锻名师[N].解放军报,2016-4-12.

[3]李亮.中级指挥院校教员选调的困境及对策[EB/OL].http://www. zz/jyxc/article,2016/01/13.

猜你喜欢
实战化教学能力教员
军校新教员岗前培训的策略探讨
MOOC环境下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
关于推进军事训练实战化方式的研究
士官职业技术教育装备维修保障专业实战化训练改革的思考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阻力分析及对策
晚安,教员先生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与途径
我们是光荣的军校教员
浅谈青年教员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