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能说不能解释哲学领域性别失衡

2018-09-17 07:37曹剑波
关键词:哲学系性别差异直觉

曹剑波

(厦门大学 a.哲学系;b.知识论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福建 厦门 361005)

一、哲学领域性别失衡与女性无能说

哲学领域女性偏少是一个不可否认的全球性事实:无论国外还是国内,无论是女教师在哲学系的比例,还是女教授在所有哲学教授中的比例,甚至获得哲学专业博士学位的女博士的比例都偏小。

(一)哲学女教师和女教授比例偏小

2010年3月,巴克沃尔特和施蒂希(简称巴-施)对莱特报告中排名前20位的美国大学哲学系进行调查,统计了哲学系不同职称教师的性别比例:女教师占全体教师的19.8%,女教授占全体教授的16.3%,女副教授占全体副教授的27.6%,女助理教授占全体助理教授的30.7%[1]309。2008—2009年,英国哲学学会获得了38个英国大学哲学系的资料,结果表明,女教师占25.4%[2]247-248。多尔蒂收集的数据表明,在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3个国家的大学哲学系中,女教师的比例为22%~24%[3]。2010年3月,巴-施对莱特报告中排名前4位的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大学哲学系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女教师占25.4%[1]308。2009年11月,查默斯等人通过网上问卷,调查了超过29个国家的3 226位哲学系教师或哲学研究生,其中3 013人说明了性别,只有488人是女性,女性占16.2%*查默斯(David Chalmers)、布尔歇(David Bourget):《哲学家相信什么?》, http://philpapers.org/surveys/demographics。。

2012年7月,笔者对中国大陆有哲学本科专业、网站资料齐全的40所大学中的男女哲学教师情况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需要说明的是,笔者没有统计的:1.马克思主义学院中非哲学系的研究哲学的教师,如果马克思主义学院中有哲学系,则有统计;2.哲学学院中的心理学系的教师;3.师资博士后;4.网站中查不到性别、职称的教师;5.兼职教师;6.哲学系网站打不开的哲学系教师。不可否认,有些哲学系(院)网络更新不及时,数据可能有出入。:女教师占全体教师的21.5%,女教授占全体教授的13.4%,女副教授占全体副教授的24.3%,女助理教授占全体助理教授的36.4%。2014年4月至5月,笔者统计了台湾12所高校和香港10所高校哲学系(所)网站上公布的专任师资的男女比例,结果显示*为了避免重复计算,减少统计工作量,没有统计客座教师、合聘教师、兼任教师、约聘教师、荣誉教师和退休教师。此外,把高级讲师计入副教授中,把讲师计入助理教授中。在统计过程中,不少学者的性别没有明确标明,为了准确性,向台湾东吴大学哲学系主任米建国教授作了请教,特此感谢。:女教师占全体教师的17.6%,女教授占全体教授的8.1%,女副教授占全体副教授的21.7%,女助理教授占全体助理教授的22.8%。

哲学系女教师偏少可通过对比其他专业的女教师以及高校女教师的比例看出来。2003年,全美高校人文科学女教师占全体人文科学教师的41%,而哲学系女教师只占全体哲学系教师的22%左右。2007—2008年,英国大学女教师占全体教师的42.6%,哲学系女教师只占全体哲学系教师的22%[4]。国外如此,国内也如此。2012年我国哲学系女教师只占全体哲学系教师的21.5%,而《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数据显示,从1984—2009年这26年来,我国1 000多所普通高校女教师占全体教师的比例从26.19%逐渐上升到45.96%,在女性比例最高点的2009年,女教师中教授为25.68%、副教授为42.1%、助理教授为49.09%*《985研究生导师性别排行榜出炉 高校男女教师地位平等》,http://edu.people.com.cn/GB/15756685.html,2011.9.26。,都分别高于哲学系中不同职称的比例。

(二)获哲学专业博士学位的女性比例较小

2006年美国获得哲学专业博士学位的女性为29%,2008—2009年英国获哲学专业博士学位的女性为33%[2]246-249。2005—2015年厦门大学哲学系毕业的博士生共224人,其中男性160人,女性64人,女博士占28.6%。2013年,全国博士在校男生188 207人,女生110 076人,女生占全体博士生的36.9%*《各级各类学校女学生数》,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8493/201412/181716.html。,这表明哲学专业女博士比例小于全国女博士的比例。

哲学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然而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相比,女性获得哲学专业博士学位的比例较低,甚至低于不少理工科专业。2009年美国不同学科授予女性博士学位的情况是:在所有的学科中,女性获博士学位的比例是46%。其中女性在下列学科获得博士学位的比例是:健康学70%,教育学66%,社会科学58%,通讯57%,生命科学54%,人文学科52%,商科38%,哲学29%,物理科学略小于29%,工程学22%。女性在哲学学科获得博士学位的比例,只比计算机科学、工程学和物理学高,是所有人文社会学科中最低的*Kieran Healy,"Gender divides in philosophy and other disciplines",http://kieranhealy.org/blog/archives/2011/02/04/gender-divides-in-philosophy-and-other-disciplines/,2011.2.4。。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1.总数上,哲学女教师偏少;哲学女教师的比例大约在21%,与男哲学教师相比,比例较小;与高校所有女教师的大约42%相比,只有一半;2.哲学女教授占全体哲学教授的比例小于18%;3.获哲学专业博士学位的女性大约为30%,在文科中最低,靠近理工科中最低的学科。

以上仅从全体哲学教师的男女比例、哲学教授的男女比例以及获得哲学专业博士学位的男女比例的数据证明了女性在哲学领域偏少。另有数据表明,女性在哲学领域偏少,在发表论文和女编辑人数上都有所体现。例如,哈斯兰格调查了2002—2007年在美国7个主要的哲学刊物*它们是:Ethics,Journal of Philosophy,Mind,Nous,Philosophical Review,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上发表论文的情况,共有898位作者在这些刊物上发表论文,其中女性111人,占12.36%,这7个刊物中女编辑占17%[5]。

可以合理地猜测,女性在哲学领域偏少还会表现为:在哲学史上,占据主导地位的历来是男哲学家;女哲学家在数量、成就、权威以及影响等方面均逊于男哲学家;在哲学成果上,无论是质还是量,男性都占绝对的优势。

(三)一种错误的传统观念:女性无能说

对哲学领域女性偏少的原因,学界同仁有一致的看法,即女性逻辑思维能力较低。在谈论哲学与女人的关系问题上,学界众所周知、流传很广且为哲学教师时常用来教导学生的话是周国平先生的“女人搞哲学,对于女人和哲学两方面都是损害”和“多数女人出于天性就不喜欢哲学”[6]193。周先生主张“女人不宜搞哲学”的原因概括地说有两个:一是女性没有能力搞哲学;一是哲学会损害女性。前者可称为无能说,后者可称为伤害说。因篇幅所限、主题所需,本文只探讨无能说。周先生认为,与男性相比,女性的哲学能力较差表现在哲学直觉和逻辑思维方面。一方面,男性的哲学直觉更强烈。他说:“对于一个哲学家来说,最重要的禀赋就不是逻辑思维的能力,而是直觉。”“搞哲学所需要的直觉,和日常生活中的直觉还不太一样,可以称之为高级直觉,或者理性直觉。”“女人长于感性,在这一点上女人占优势。男人长于知性,酷爱逻辑,容易导致感性的退化。形而上冲动意义上的理性,应该说属于一切天才,不论性别,但总的看来在男人身上好像更强烈一些。”另一方面,女性的逻辑思维较差。他说:“女人不必也不宜直接搞哲学。……搞哲学毕竟还是需要逻辑的,少不了这个整理和表达的工具,而这是女性的弱项。”[7]401-402

在《社会性别与哲学直觉》一文中,巴-施用13个思想实验的数据力图证明哲学直觉存在性别差异,并以此来解释哲学领域女性偏少的现象[1]307-346。在《对才华的期望构成了学科性别分布的基础》一文中,莱斯莉(Sarah-Jane Leslie)等人的数据似乎证明,女性在哲学学科上人数较少,可能是缺少某些天生的特殊才能[8]。在下文中将证明:1.哲学直觉不存在性别差异,不能用哲学直觉的性别差异来解释哲学领域女性偏少的现象;2.男女逻辑思维能力不相上下,不能用女性逻辑思维能力较差来解释哲学领域女性偏少的现象;3.无能说不能解释哲学领域女性偏少的现象,哲学领域女性偏少另有他因。

二、不宜用哲学直觉的性别差异来解释哲学领域女性偏少的现象

巴-施用大量思想实验的数据力图表明,哲学直觉存在性别差异,用哲学直觉的性别差异可解释哲学领域女性偏少的现象。然而,实验结果的不能重复对他们的观点提出了挑战。

(一)哲学直觉存在性别差异的数据及其对哲学领域女性偏少的解释

巴-施用13个思想实验的数据表明,哲学直觉是有性别差异的。因为篇幅所限,下面只以关于中文屋案例的智能判断直觉、关于孪生地球案例的指称判断直觉和关于大爆炸案例的道德判断直觉为例加以说明。

1.中文屋案例直觉的性别差异

巴-施用中文屋案例探讨了性别因素对智能判断的影响。受试者共127人,其中54名男性,73名女性。他们提出给受试者的中文屋案例是:

珍妮以英语为母语只会讲英语。她被锁在一个装满成箱汉字的小屋里,并与一本使用这些汉字的用英文书写的说明手册在一起。屋外的人递进写了汉字的字条,上面写了珍妮不认识的汉字,它们是用中文写的问题。珍妮的工作是查手册,直到她发现这些看上去酷似写在纸片上的汉字为止。当她找到了这些字符串时,手册会告诉她写下了什么新的字符串,并送给屋外的人。

按照手册的指示,珍妮能够给出这些问题的正确答案。珍妮和她使用的手册组成的这个系统可以被认为是一台不寻常的计算机。在屋外说中文的任何人看来,珍妮擅长按照手册的指示办事的反应,很难以与那些会说中文的人的反应区分开来。

在做过理解测试后,受试者被问他们是否同意下面的句子:“珍妮和她的手册组成的计算系统理解写在字条上的中文。”

巴-施的实验采用7点评分制,“1”表示“完全不同意”,“4”表示“在两者之间”,“7”表示“完全同意”。实验结果是:男性平均得分为4.13,女性平均得分为3.25,男女回答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男性比女性更可能同意计算系统理解写在字条上的中文[1]326-327。

2.孪生地球案例直觉的性别差异

孪生地球案例主要是用来研究指称判断直觉的。孪生地球案例是:

假设在宇宙的其他地方,有一个名为“孪生地球”行星。孪生地球在几乎所有方面看上去酷似我们的地球。它居住着与我们地球上每个人和每个物体对等的孪生者,甚至绕着一个似乎完全像我们的太阳一样的星体旋转。

奥斯卡在我们地球上长大,然而,有个酷似奥斯卡的我们可以称之为“孪生奥斯卡”的人生活在孪生地球上。奥斯卡和孪生奥斯卡都有相同的生活经历,并用完全相同的方式感知他们的环境。他们的外表和行为完全一样,甚至有同样的情绪。

事实上,这两颗行星之间只有一个区别。这种不同是,在地球上充满湖泊和河流,人和动物喝的东西是H2O,而在孪生地球上,充满湖泊和河流,人和动物喝的是另一种化合物,即XYZ,肉眼看上去它完全与地球上的H2O没有区别。H2O和XYZ的味道也完全一样,并且都具有解渴和维持生命的能力。

然而,奥斯卡和孪生奥斯卡都生活在现代科学出现之前,他们没有化学或分子组成的观念。当他们去游泳时,奥斯卡和孪生奥斯卡都指着湖里的液体,并称之为“水”,即使在地球上液体的组成是H2O,在孪生地球上,它的组成是XYZ。

在做过理解测试后,受试者被问:“当奥斯卡和孪生奥斯卡说‘水’时,他们意指相同的东西,还是不同的东西?”

巴-施的受试者来自美国,总人数为84人,其中男性35名,女性49名。在7点评分制中,“1”表示“他们意指不同的东西”,“4”表示“在两者之间”,“7”表示“他们意指同样的东西”。实验结果表明:与男性的平均得分5.63相比,女性的平均得分为4.49,男女回答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女性更容易给出普特南式的答案,即当她们说“水”时,奥斯卡和孪生奥斯卡意指不同的东西[1]325-326。

3.大爆炸案例直觉的性别差异

大爆炸案例用来研究道德兼容主义,其场景是:

假设科学家计算出宇宙大爆炸时的准确状态,并找出所有的物理规律。他们把这些信息输入计算机,计算机完美地预测了已经发生过的一切。换句话说,他们证明,因为物理学规律和已经发生的一切,因此所发生的一切必定准确地那样发生。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可以自由地选择谋杀某人吗?

实验结果发现:男女回答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虽然有63%的女性回答说在所描述的情况下,一个人可以自由地选择谋杀某人,然而,只有35%的男性给出了兼容主义的回答[1]313-314。

4.性别差异化的哲学直觉可用来解释哲学领域女性偏少的现象

巴-施以13个思想实验的数据力图证明,在标准的思想实验上,哲学直觉存在性别差异。他们认为,女性在哲学领域偏少源于女性是哲学直觉“筛选”的受害者,源于女性不适合学习哲学。由于拥有哲学共识是拥有哲学能力的必要条件,因此没有主流哲学家直觉的学生将会在学习哲学过程中被淘汰;由于哲学共识是由几乎都是男性共同体所形成,因此男性的直觉将构成哲学直觉的主流;由于女性的哲学直觉与男性的哲学直觉有显著的差异,因此不符合主流直觉的女性会更容易被淘汰。一方面,女性的哲学直觉偏离主流哲学家的直觉,当女性在男教师占大多数的课堂上学习哲学时,会因她们的直觉答案与“标准答案”不符而感到不安、困惑,甚至产生挫折感,认为自己不擅长哲学,从而放弃哲学;另一方面,在严格的晋级考试筛选中,女性的直觉答案与“标准答案”的不一致,会导致较高的淘汰率[1]331。与此不同,男性因在哲学课上能获得更多的成就感,能更积极地参与,甚至享受哲学课程。

巴-施用哲学直觉的性别差异来解释哲学领域女性偏少的现象,由于其观点新颖,有实验数据的支持,再加上他们的大力宣传,引起了很多人的附和,同时也产生了激烈的争论[9]。笔者就在此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发挥[10]。

(二)哲学直觉没有性别差异与这个结论的可靠性

借用巴-施的数据,沿用他们的思路,用哲学直觉的性别差异似乎为哲学领域女性偏少提供了十分合理的解释。然而,这种哲学直觉存在性别差异的说法,为女性无能说提供了支持,为女权主义者所反对。

在《论性别与哲学直觉:不能重复和其他的否定结果》中,赛义德萨亚穆达斯特(Hamid Seyedsayamdost)在教室里、在机械玩童(Mechanical Turk)和调查猴子(SurveyMonkey)网上重做了巴-施的大多数实验,发现其结果很多不能重复。她还用了三种方法对其数据进行分析。第一种方法排除这四个条件的受试者:1.回答理解题错误;2.回答人口统计学问题少于30秒;3.第一语言不是英语;4.上过哲学课的。第二种方法除排除前面四个条件外,还排除了以前看过相关案例的受试者。她认为,如果排除以前看过相关案例的受试者,那么调查猴子网上调查的数据就太少。她虽然分析了第二种方法的数据,但是认为数据不具有说服力。因此,本文不对她第二种方法的分析数据进行介绍。第三种方法分析有哲学背景但没有看过相关案例的五个条件受试者:1.回答理解题正确;2.回答人口统计学问题大于30秒;3.第一语言是英语;4.以前没有看过这个场景;5.上过1~3门哲学课。

在《男人与女人有不同的哲学直觉吗?另外的数据》中,阿德勒伯格(Toni Adleberg)等人几乎重做了巴-施的所有实验,同样发现哲学直觉性别差异的实验不能重复。受试者为参加佐治亚州立大学2012年夏季学期批判性思维课程的本科生。受试者共294人,女性171人,男性123人,分2组[11]。

笔者将依照前面介绍证明哲学直觉存在性别差异的顺序,介绍赛氏和阿氏等人的实验结果。

1.中文屋案例直觉不存在性别差异

赛氏在2个不同的问卷调查网上对中文屋案例做了调查,排除了第一种方法的受试者,没有发现男女之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在机械玩童网上调查的结果是:男性平均得分为3.31,女性也是3.31。在调查猴子网上调查的结果是:男性平均得分为3.66,女性平均得分为3.82[12]。机械玩童网上调查排除了以前看过中文屋案例的受试者,结果是男性平均得分为3.41,女性平均得分为3.30[12]。赛氏分析了第三种方法的受试者,在机械玩童网上调查的结果是:男性平均得分为3.22,女性平均得分为3.33,没有显著性差异[12]。

阿氏等人的研究结果是:男性的平均得分为3.54,女性为3.98,没有显著性差异[11]。

2.孪生地球案例直觉不存在性别差异

赛氏在2个不同的问卷调查网上对孪生地球案例做了调查,排除了第一种方法的受试者,没有发现男女之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机械玩童网上男性平均得分为5.22,女性为5.46;调查猴子网上男性平均得分为5.88,女性为5.22[12]。机械玩童网排除了以前看过孪生地球案例的受试者,男性平均得分为5.22,女性为5.43,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12]。赛氏分析了第三种方法的受试者,机械顽童网上男性平均得分为5.23,女性为5.29,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12]。

阿氏等人的调查结果是:女性的平均得分为5.31,男性为5.04,没有显著性差异[11]。

3.大爆炸案例直觉不存在性别差异

赛氏对上述案例做了调查,排除了第一种方法的受试者。调查猴子网上调查的结果是男性回答“是的”为35%,女性为45%,没有发现男女之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12]。赛氏分析上过1~3门哲学课,但以前没有看到过兼容主义案例的受试者,调查猴子网上调查的结果是:男性回答“是的”为50%,女性为65%,没有发现显著的统计学差异[12]。

阿氏等人对兼容主义场景的重复实验没有发现男女哲学直觉有显著差异,其结果是:35.7%的女性和34.6%的男性回答“是”,即在所描述的决定论的宇宙中,个人可以自由地选择,男女哲学直觉没有显著性差异[11]。

4.哲学直觉无性别差异的实验更可信

大家通常会认为,虽然赛氏和阿氏等人重做巴-施的实验没能重复出来,但却不能仅因此就认为哲学直觉没有性别差异。因为可能是赛氏和阿氏等人的实验操作有问题,如果这样,那么她们不能重复出来错在她们。的确,从她们的实验结果来看,她们的实验结果有不一致的地方。而且,常言道:“说有容易,说无难。”说“哲学直觉存在性别差异”容易,说“哲学直觉不存在性别差异”难。虽然如此,笔者认为,她们的重复实验更可靠,其结论“哲学直觉的性别差异不能合理地解释哲学领域女性偏少的现象”更有说服力。这是因为有以下原因。

首先,赛氏不但做了大量的调查,而且采取了不同的收集数据的方法(2个不同的网络和课堂上),她的数据不太可能失真。巴-施的数据有的是自己的,有的是找其他研究者要的。由于他们要研究者去检查他们的数据,自然,可能碰巧数据中有差异的这些研究者作出了回答,因此他们收集的数据是有问题的[12]。

其次,阿氏等人的样本较大,如果存在性别差异的话,她们的研究至少有80%的机会检测到。如果没有检测到,那么只有低于9%的差异在起作用,而这个数值,不足以成为导致女性不选哲学课、主修哲学女性少的重要因素[11]。

最后,纵使巴-施报告的男女哲学直觉存在显著的差异,仍有理由反对哲学直觉的性别差异是导致女性不选哲学课的原因。一是巴-施报告的性别差异都只是程度上的差异,而非绝然的不同判断。他们的研究可能只表明在同意或不同意的程度上有些许性别的差异,而没有表明对这些案例,男女作出了不同的判断或者直觉上有任何的不同。二是在许多思想实验中,不存在公认的哲学直觉。例如,对大爆炸案例中的兼容主义与非兼容主义之争,就存在热烈的争论,因此哲学教师不太可能明确地说哪种直觉明显是错的。对中文屋的不同直觉,也没有明确的正确与错误之分。三是在有职业哲学家公认的哲学直觉的案例中,性别差异的报告有时表明是女性,而非男性拥有公认的哲学直觉。以孪生地球案例为例,与男性相比,女性被报导说不太同意孪生地球上的被称为“水”的东西是同一种东西。这种观点是普特南所捍卫的,而且大多数哲学教师都认为是正确的。因此,即使存在男女哲学直觉的差异,女性的直觉也不是导致她们感到不知所措、迷茫,并因此更倾向于对哲学失去兴趣的原因[11]。

三、不宜用女性逻辑思维能力较差来解释哲学领域女性偏少的现象

哲学直觉没有性别差异,基于女性哲学直觉能力差的无能说只是猜测,没有事实根据。那么,基于女性的逻辑思维能力较低的无能说是否合理呢?有资料似乎证明它是正确的。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对才华的期望构成了学科性别分布的基础》一文中,莱斯莉等人调查了美国研究型大学的30门学科的1 820名教师、博士后和博士生,询问关于成功的问题,如“成为学科的顶尖学者需要一种不能被教的特殊才能”。结果证明,在参与者认为天生的才能是成功的主要因素的学科里,女性获得博士学位的比例偏小。在这30门学科中,特殊才能信念与女性获得博士学位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在这30门学科中,认为学哲学需要天赋的得分最高,为5.1分,高于数学、物理学、工程学,也高于经济学、考古学、历史学,甚至高于音乐作曲[8]。这表明,很多人认为,学哲学需要某种天生的特殊才能。由于无能说中只涉及哲学直觉和逻辑思维两种哲学思维能力,而哲学直觉没有性别差异,因此如果无能说正确,那么这种天生的特殊才能只能是逻辑思维能力。笔者认为,不能用女性逻辑思维能力偏弱来解释哲学领域女性偏少的现象,理由有四个:一是女性在哲学领域偏少,不是在进大学学哲学后,而是在进大学前,这就是“大学前效应”(pre-university effect);二是女生的数学成绩并不比男生差;三是女生的逻辑学成绩并不逊于男生;四是女性的智力并不比男性低。

(一)大学前效应

数据表明,自愿主修哲学的女性比例小。科尔比学院(Colby College)机构研究与评估中心的数据表明,1971—2002年,科尔比学院共招收11 394名新生,其中52.1%为女生,47.9%为男生。有105名新生说想主修哲学专业,其中只有29%为女性,这个比例与1999—2003年哲学专业的28.6%的女性接近。这表明,在一进入大学时,科尔比学院哲学系女性的比例就偏小[13]。来自高等教育研究所(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HERI)的数据调查了200万美国本科院校入学的新生,其中女生为55.7%,有4 838名男生和 2 463名女生有主修哲学专业的意愿,女生想主修哲学专业的人数占全体新生中想主修哲学的33.7%。与帕克斯顿(Molly Paxton)收集了56所美国大学中哲学专业的女性占35%相近[14]。这些数据是令人吃惊的,也是富有指导意义的。因为主修哲学的女本科生与女研究生之间,没有显著的下降,比例分别为35%和31%;女研究生与女教师之间,也没有显著的下降,比例分别为31%和32%[15]。这表明哲学领域中女性偏少存在于上大学前。由于在上大学前,欧美学生较少接触哲学,因此选择哲学专业的女性比例偏小,不可能是哲学课的原因,也不太可能是女性自身的能力缺乏原因。欧美学生选专业的自主性很强,男女主修哲学比例的严重失调,不可能是哲学职业本身的前景问题,也不可能只是社会流行的女性没有能力学好哲学的性别歧视,更可能是“女性没有能力学好哲学的性别歧视”内化为女性的性别图式,从而认为自己的这个性别不适合学哲学而不主修哲学。

然而,似乎有数据表明,“自愿主修哲学的女性比例偏小”这一结论并不具有普遍性。例如,2008—2011年,毕比(Helen Beebee)等人调查了英国38个大学哲学系的性别情况,其中女本科生的比例为46%。英国哲学协会通讯2010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哲学系中女本科生为45%*Unconscious Influences and Women in Philosophy,http://www.shef.ac.uk/content/1/c6/03/49/18/BiasAndPhilosophy8.doc。。这个数据似乎反驳了大学前效应。然而,要注意的是,在英国,选专业是在入学前,入学前选专业这种做法与中国国内大学的情况相同。

笔者调查了1998—2015年厦门大学哲学系本科招生的情况。在这18年中,本科生共715人,其中男生307人,女生408人,女生占57.1%。虽然没有调查中国其他大学的情况,然而基于从国内同行所了解的情况推断,全国哲学的女生人数不会少于男生人数,这似乎反驳了大学前效应。然而,就笔者在厦门大学哲学系每年上“西方哲学史”第一节课的调查数据来看,最近10多年来,厦门大学哲学系招生中第一志愿选哲学系的通常为1~3人,而每年招生大约35人。从2013年开始,厦门大学实施大类招生,人文学院共招了178人,在2013年学院的摸底问卷中,有一道题是“2年后专业分流,你会选哪个专业”(选择项只有中文、历史、哲学和人类学),结果只有3人愿意选哲学。2018年正式分流的结果是,只有9人第一志愿为哲学。由于国内大学哲学系本科生大都是调剂过来的,而非自主选择的结果,因此数据不能反驳大学前效应。

(二)女生的数学成绩并不比男生差

强调思维的清晰性、条理性、逻辑性和系统性,这是哲学思维的特点。柏拉图学园门上镌刻的“不懂几何者不得入内”,就表明哲学对逻辑思维能力的倚重。数学能力通常被用来当作逻辑思维能力大小的标志。女性不擅长数学,通常被用来作为女性不能胜任哲学学习和研究的理由。然而,有数据证明,女生的数学成绩并不比男生差。

斯卡菲迪(Tony Scafidi)等人分析了美国1988—2000年的8年级、10年级和12年级学生标准化数学考试的成绩,结果发现性别在总体上没有影响(见表1)[16]。

表1 美国1988—2000年三个年级学生标准化数学考试的成绩

1990—2005年的数据甚至表明,美国高中生中女生在数学课上的平均绩点稍高于男生(见表2)[17]。

表2 1990—2005年美国高中生数学课男女平均绩点

女生的数学成绩与男生不相上下,而女生却在哲学领域人数偏少,这表明数学能力的大小与能否学好哲学没有必然联系。此外,哲学属于文科,无需多少数学。在哲学上做得好的男生,并不都是数学能力强的人,在中国,大多数研究哲学的人都非理科出身。在哲学的众多分支中,除分析哲学和逻辑学外,其他哲学都较少用到高深的数学知识。

(三)女生的逻辑学成绩并不逊于男生

通过收集的小范围数据证明女生的逻辑学成绩并不逊于男生。厦门大学2014—2015年级哲学系男女两位逻辑学教师各给大类招生的人文学院本科生2个班开了逻辑学课程,其成绩情况见表3。

表3 厦门大学2014—2015年男女教师逻辑学得分情况

表3数据表明,无论是女老师上的课、改的卷,还是男老师上的课、改的卷,女生的逻辑学平均成绩都高于男生。

把每个班的男女学生分开,分别去掉每个班各性别成绩在最前的1/6*最高的1/6和最低的1/6都是极端状态。对于这些极端数据,应该忽略。的学生和成绩在最后的1/6的学生[18],还剩有183名学生,平均78.47分。其中男生66人,平均72.33分;女生117人,平均81.93分。这表明,在各自性别的中间2/3的人数中,女生的逻辑学平均成绩高于男生。

另外,笔者还统计了最近2年厦门大学逻辑学课7个班400人的情况,成绩最好的1/6共有67人,其中男生12人,女生55人,男生的最优率占全部的17.91%。而在400人中,男生占的比率为35.27%。这表明,在逻辑学课程上,女生的最优率超过男生。

(四)女性智商高于男性

林恩(Richard Lynn)和欧文(Paul Irwing)的研究发现,不同性别间智商只有很微小甚至没有差异,这表明女性与男性没有哪个性别更聪明[19]。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告,世界著名IQ测试专家、心理学家、新西兰丹尼丁奥塔戈大学教授詹姆斯·弗林宣称,女性智商一直落后于男性,差距最大达5分。然而,在过去的100年中,男女智商都在上涨,每10年大约增加3分,但女性升幅更快。2012年女性智商反超男性,女性比男性更聪明*《女性变聪明 IQ首胜男》,http://fzwb.ynet.com/3.1/1207/16/7287813.html。。这个数据与1990—2005年美国高中生中女生在数学课上的平均绩点稍高于男生相符。

从这些报告可以推出:1.在过去,由于受教育的机会较少,女性的智商(包括逻辑思维能力)确实低于男性,与男性相比,女性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差,说“女性不适宜学习和研究哲学”是正确的;2.在现在,在智力上,尤其在数学思维能力上,女性与男性不相上下;在哲学直觉上,女性与男性无任何差异,因此,再说“女性不适宜学习和研究哲学”就是错误的;3.在将来,随着女性智力的更进一步发展,随着“女性不宜搞哲学”的有形成见和无形偏见在社会和女性自身上的打破,哲学领域女性偏少的现象将会消失,哲学领域性别歧视的现象将会消除。

总之,由于哲学直觉没有性别差异,男女逻辑思维能力不相上下,用无能说这种哲学领域的性别歧视理论来解释哲学领域女性偏少的现象是错误的。对哲学领域女性偏少的主要原因即内化的女性无能的性别图式,笔者将另文研究。

猜你喜欢
哲学系性别差异直觉
“好一个装不下”直觉引起的创新解法
拉马努金——天才的直觉
林文月 “人生是一场直觉”
一个“数学直觉”结论的思考
丸子的朋友圈
不同性别青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性别差异
哲学系要办得越来越像哲学系
性别差异对TWA的影响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迎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