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课堂结构的审视与重构

2018-10-10 06:22张春雷
教师教育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教法时空重构

张春雷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上海 200062)

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新时代也对未来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课堂作为教育教学革新的重要阵地,其结构和使命也需要与时俱进。那么,新时代的人才究竟应该具备哪些品质呢?美国21世纪技能合作组织提出未来人才需要发展4C关键技能,包括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创造力、批判性思维能力。[1]《面向未来: 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研究显示,7大素养被国际社会普遍关注,分别是:(1)公民责任与社会参与;(2)批判性思维;(3)学会学习与终身学习;(4)自我认识与自我调控;(5)创造性与问题解决;(6)沟通与合作素养;(7)信息素养。[2]我国2016年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则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定义了学生适应未来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3]由上可以看出,核心素养不是特指某一个素养而是一类素养,包含多项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实质是从学习结果的角度定义了未来社会所需人才的形象。[4]

那么,如何发展未来人才的这些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呢?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持系统就是学习环境。OECD、UNESCO等组织机构都对能够有效发展21世纪核心能力的学习环境的特征进行过研究和描述。[5][6]比如,OECD创新学习环境研究项目在回顾了大量相关研究基础上归纳有效的学习环境应具有的特征:(1)以学习为中心,鼓励参与,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作为学习主人的身份;(2)确保学习是社会性的、经常协作的;(3)高度重视学习者动机和情绪的重要性;(4)对个体差异有敏锐的感知,包括先前的知识;(5)对每个学生都抱有期望,但不要让学生超负荷工作;(6)使评估与教学目标保持一致,注重形成性反馈;(7)提高学校内、外学习活动和科目之间的横向联系。[7]参考和借鉴以上有效学习环境的关键特征,有利我们从发展核心素养的视角重新审视、理解课堂进而重构课堂。

一、对课堂结构的重新审视和理解

我们通常理解的课堂就是师生开展教学活动的物理空间。但实际上,课堂作为重要的学习环境,其内涵远远不止如此,它是由多个层面和要素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美国21世纪技能合作组织(Partnership for 21st Century Skills)认为学习环境最好作为一个有助人们学习的支持性系统来理解,这个系统通过组织条件和促进积极人际关系的形成来达成有效学习,它不仅包括物理空间,还包括时间、学习工具、技术、学习社区、文化情境等要素。[8]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者也曾经对学习环境以及其演变进行系统的分析,并将其划分为价值、教法、内容、技术4个方面。[9]随着脑科学、心理学、学习科学的发展,人们对于学习本质特征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但是研究者发现在教学实践与研究之间存在一个巨大的鸿沟。[10]尽管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成果丰厚,但是其对于教学实践的影响却微乎其微。当下,对于学习的认识主流观点是学习不能与其情境相割裂,它需要在具体的真实情境中通过社会性互动进行主动建构。[11]因此,关于课堂学习是如何发生的教育认识和理念也课堂的重要组成要素。如果再加上课堂固有的“时空”要素,我们就可以从时空、技术、内容、教法、价值、理念等6个要素对课堂进行系统分析和审视。因为各要素角色和地位的不同,它们分别构成了课堂的顶层结构、中层结构和底层结构,其对应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课堂结构的不同层面和要素

(一) 课堂的价值-理念层

课堂顶层由价值和理念2个要素构成。价值指课堂的教育目标和价值定位,也就是课堂要达成怎样的教育价值和功能。理念则特指教育工作者对达成以上课堂价值教育方式和方法的判断和信念。课堂的价值定位和教育理念是课堂的核心和灵魂。整个课堂结构的不同层面都需要围绕顶层的价值理念进行设计。课堂的价值定位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可以是短期的、也可以是长远的,可以是一致的、也可以是矛盾的,可以是外部社会和学校环境赋予的、也可以是师生自我定义的。课堂所践行的理念则往往是内隐的、不易观察的,但却可以通过对课堂要素的深入分析显露出来。稳定而成熟的课堂结构,其顶层的教育价值定位和理念应该是相吻合的,并且会体现在课堂其余的所有层面和要素设计上,这些层面、要素的协调配合也能最大限度达成顶层的目标定位和价值诉求。

(二) 课堂的内容-教法层

课堂的中层由内容和教法2个要素构成。内容是最容易被感知到的,它就是学生所要接触的学习内容。在课堂中选择什么样的内容、以怎样的方法呈现是内容设计的关键。无论是分科课程还是综合课程、理论课程还是实践课程、必修课程还是选修课程,不同的课程内容设置、资源分配和学生获取内容的方式都反映着我们对学校教育的理解与定位,同时也限定了课堂运作的方向与方式。此外,课堂内容的选择也直接受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的影响,并服务于课堂的价值目标取向。

教法是指教师采用怎样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学习。不同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不同的学习内容,教师需要选择的教学方法也不同。因此教法的设计直接受到教育目标和价值理念的影响,并且需要结合学习内容的特点进行设计,它直接为实现课堂价值而服务。

(三) 课堂的时空-技术层

课堂底层由时空和技术2个要素构成。时空最容易理解,每节课都安排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教室,这种时空配置就构成了课堂的时空设计。传统的课堂在物理空间往往是相对封闭的,其目的是减少外界对教学活动的干扰。在时间上则是相对固定和周期重复的,高中生一节课的时长往往40分钟,这是根据学生能够维持注意力时间来设定的。课堂的时空设计是为了保障师生更有效率的开展教学活动,同时背后也折射着特定的教育价值和教育理念。

除了时空设计,课堂还嵌入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技术和工具来辅助课程内容的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开展,这些技术和工具便构成课堂的技术设计。这些技术工具有的是服务于教的,有的是服务于学的。比如多媒体技术作为教的工具让直观教学的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教学不在局限于师生的口耳相传,但这种设计背后仍然以教师为中心。此外技术的应用还能够对课堂的时空进行扩展和延伸。如通过网络技术可以让教学跨越时空、异时异地发生,学生也拥有了更多对学习的掌控权,技术对学生学习支撑也得到加强。与时空设计一样,课堂的技术设计和架构也显性或隐性的彰显着特定的教育理念和价值定位。

(四) 课堂不同层面和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课堂的整体结构可以分为顶层、中层、底层3部分,各层面和要素相互配合共同实现课堂的教育教学功能。首先,顶层的价值与理念是课堂结构的灵魂,它决定了课堂其他层面和要素的设计。比如培养学生交流、合作、创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价值定位,就决定了课堂要以社会建构主义理念为指导,需要采用学生自主、合作的教学策略,选择符合学生兴趣的内容和表征形式,课程中技术的架构和时空布局也同样要为这一价值定位服务。此外,时空、技术、内容和教法之间也存在相互影响和限制。比如课堂时空设计为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的时空脉络,它会限制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获取并影响教法的选择。技术这一要素为学习活动提供工具和技术支持,它有时会受到课堂时空的限制,有时又可以反过来拓展课堂时空。技术还会限制学习内容的获取路径和表征方式,同时也会影响教法的选择。最后,不同内容因为各自特点不同也会限制教法的选择。中层和底层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它们相互作用、相互配合共同服务于课堂价值的达成。

图2 教法、内容、技术、时空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现有课堂结构与社会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

随着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以及核心素养的提出,以往的课堂结构与社会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价值定位是课堂结构的核心,然而现有的课堂价值定位还停留在“双基”训练和“应试”上,这与未来人才培养、特别是核心素养的发展不匹配,这也是导致现有课堂结构出现诸多问题的根源所在。这种不匹配同时也表现在时空、技术、内容、教法等要素上,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时空设计上,现有课堂的时空结构设计表现为课堂空间相对封闭、时间步调整齐划一,这样的设计适应于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习得,但是与有效学习环境注重学生差异性的特征相矛盾,与学生日益增长个性化学习需求相违背。

(2)在技术设计上,现有课堂的技术结构呈现为以教师为中心的信息高效传递模式。很多技术都还只是为教师的教服务的,同时也大都控制在教师手上,其背后隐藏的是以教师中心、控制为主导的教育理念——无论其口头上是否标榜同样的理念。这样的技术结构设计与有效学习环境的“学习为中心”原则相违背,此外单向信息传递也不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3)在内容设计上,现有课堂以分科课程、理论课程、必修课程为主导,过于强调学科之间的边界、课程的理论性以及课程控制。按照伯恩斯坦教育符码理论的说法,这样的课程是强分类、强构架的[12],容易忽视和弱化课程的交叉融合、实践性以及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性。这样的构架有利于系统性学科知识的准确传递,但是却不利于学生构建学习内容与生活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不利于学科综合能力的发展。

(4)在教法设计上,现有课堂更多强调的是竞争而非合作,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竞争,教师对学生单向控制,课堂变得封闭而孤立,这与人际协作日益普遍和广泛的外部社会环境不匹配,也不利于学生发展合作和交流等关键能力。

我们从以上课程结构的审视中发现,当下的课堂结构还停留在工业时代,表现为教学时空的整齐划一、内容的“强分类”和“强架构”、教师中心的教法取向和技术架构等。这样的课堂结构的主要功能定位是高效传递信息、发展学生基本知识和技能。在机械性劳动被逐渐取代的今天,这样的价值定位和课堂架构显然已经过时了,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也不匹配。因此,当下的课堂结构必须做出相应的变革和重构。

三、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课堂结构重构

首先,新的课堂结构应该定位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根据有效学习环境相关研究,我们将有利于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环境特征概括为5个方面,分别是学习的自主性、社会性、情境性、关联性和差异性。只有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社会性和情境性,才能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担当、自主发展,只有加强学生学习的关联性和差异性才能更好的促进实践创新和夯实人文底蕴、科学精神。

课堂结构重构最为关键的是价值和教育理念的重新定位,必须从以往的“双基”和“应试”的价值定位转变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从“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课堂的其他要素如时空、技术、内容和教法也需要进行相应的重构调整,为核心素养的发展创造适应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机会。

(一) 课堂时空的重构突出学习差异性和个性化

基于互联网技术,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在线学习,也可以自定步调、因时因地学习,新的课堂时空结构要能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定制,并将校内和校外的学习有机联系起来,从而符合学习的差异性。比如,翻转课堂实际上就是对课堂学习时间一种重构,微课则是对学习者学习时间碎片化一种适应。未来的课堂时空结构将赋予师生更大的自由和选择权,它不再是整齐划一的,而是会根据师生的需要自由定制。

(二) 课堂技术的重构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

课堂技术的重构要体现学习的主动性和差异性。技术结构的重构不仅体现在新技术应用上,同时也体现在技术应用背后的理念。新的技术结构构架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技术的角色将从辅助教师传递信息向辅助教师了解学生和开展个性化学习转变,从强化“双基”向发展核心素养转变。技术将进一步辅助教师成为课程建设者、教学实践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三) 课堂内容的重构体现学习的联系性

课堂内容的重构要能体现学习内容的联系性。为了发展学生应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内容的重组将引入交叉综合课程,同时注重学习内容与生产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个性化选择空间。学生更多的开展项目学习,课程与课程的边界被打破,学科内容的边界将逐渐模糊,不同学科交叉融合,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四) 课堂教法的重构突出学习的自主性、社会性和情境性

课堂教法的重构将会产生新型的学习组织,促进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并且更好的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和社会性和情境性。课堂的学习边界将会被打破,学生的学习将不在仅仅是个体性的学习,他们可以自己组成学习团队、选择学习伙伴,在更广的范围内开展合作学习。此外,课堂和班级的教学边界也将被打破,教师将以团队的方式开展教学。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自定角色,与团队共同开展教学。学校的边界也将被打破,学生的学习将不在仅仅局限在学校内,师生可以共同参与社会议题的讨论,参与周边社区真实错在的问题的解决,社会与学校边界日益淡化,校内校外学习活动联成一体。

课堂结构是一个整体,各层之间以及各要素之间需要协调一致发挥功能,因此课堂的结构重构需要系统的进行。单一改变某一层或部分要素而忽略其他层面和要素会造成课堂结构内部的不协调甚至是自相矛盾而影响课堂价值的达成。比如平板电脑进中学课堂之后,在技术上确实能够实现更丰富的内容呈现和更多样的师生交互,但是其效果却不理想。首先,上课时间和内容并没有改变,时间还是40分钟,教师大部分时间统一讲授教材上的新课,通过平板向学生播放演示文稿,中间穿插几个题目检测学习效果。上课的节奏以及平板播放内容完全由教师统一控制。结果本来有潜力支撑主动学习、自定步调学习和交互合作学习的平板,进入课堂后却变成了一台统一步调的显示器和刷题机器,其根本原因就是课堂的其他层面和要素没有进行相应的重构。如果课堂价值仍然定位在为“应试”而让学生掌握“知识点”,平板最多只能让师生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因此单一的技术更新是不够的,只有课堂在时空、内容、教法、价值、理念都作出相应重构,平板才可能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上真正发挥作用。

四、小结

课堂是核心素养落地的关键环节,因此把握有效学习环境的5大关键特征以及课堂结构的不同层面是展开系统性课堂重构的前提,同时也为在课堂学习环境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指明了方向。现有课堂结构重构首要的是价值和理念的重构,其次才是教法、内容、技术以及时空等要素。课堂结构的重构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优化和迭代才能不断趋于完善,进而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求。

在教育价值和教育理念引领的同时,新技术发展也为课堂结构重构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更大的空间。随着技术的进步,人工智能技术等新兴技术将深度整合于课堂学习环境之中辅助学习者根据自身需要完成个性化学习定制。未来课堂,更多的学习技术也将会被应用,包括学习感知技术、学情分析技术、内容匹配技术、学习过程可视化技术等。课堂结构不同层面的设计也会基于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大数据不断优化,进而更有效的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同时,教师也将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协同配合下开展教学工作,基于数据进行科学的教学决策,从而帮助学生实现更有成效的个性化学习。基于新技术的课堂学习环境重构也正成为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和研究方向。

猜你喜欢
教法时空重构
跨越时空的相遇
视频压缩感知采样率自适应的帧间片匹配重构
对韩日两国汉语教学中近义词的教法——以“常常”“往往”为例
长城叙事的重构
镜中的时空穿梭
实战视角下擒敌拳教学教法路径研究
玩一次时空大“穿越”
北京的重构与再造
时空之门
羽毛球正手击高球教法五步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