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分类管理政策的可接受性研究

2018-10-15 09:14李虔
现代教育管理 2018年9期
关键词:可接受性认可度分类管理

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是我国的重大教育改革举措。民办高校分类管理是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的一部分,既有一般性,又有特殊性。作为一项涉及思想观念更新和利益格局调整的深层次改革,一经提出就引发持续性争议;在推进改革的关键时期,能否获得主要受众的认可和接受,决定了分类管理能否真正推行并获得成功。《民办高校分类管理政策的可接受性研究》以合法性认知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构建民办高校分类管理政策可接受性研究的分析框架;通过连续四年的访谈和座谈结果,剖析该政策核心利益相关者对分类管理政策的态度变化,聚类形成数个政策认知重点及其关系模式,并通过问卷调查和路径分析验证了分类管理政策可接受性结构模型;深入分析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的政策功能、政策内容和推进方式,并提出进一步完善分类管理政策机制和推进改革实践的对策建议。

全书主要包括八部分。

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背景和现状、国际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和动向,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明确研究的意义、目的和起点。

第二章为研究基础与设计。辨析基本概念,阐述合法性认知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对民办高校分类管理政策的可接受性研究的可借鉴之处,进一步明确研究问题和思路,构建了民办高校分类管理政策可接受性研究的分析框架。

第三章和第四章为实证分析。呈现从访谈/座谈到问卷调查的实施过程,揭示主要研究发现:(1)民办高校分类管理政策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即民办高校的出资人、董事长、校长和党委书记,对分类管理政策的总体接受度处于中上水平。 (2)民办高校分类管理政策可接受性由政策功能认可度、政策内容认可度、 推进方式认可度、预期成效满意度和政策实施接受度五个相互影响的要素组成,其中,“政策内容的认可度→预期成效满意度→政策实施接受度”的影响路径最为显著。(3)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分类管理选择意向不同,其对现有政策的认可度和未来政策的接受度都存在显著差异;所在高校的专职教职工规模大小不同,其对未来推进政策的接受度存在显著差异。

第五章到第七章为专题分析。分章分析分类管理政策功能、内涵和推进方式及其对政策整体可接受性的提升路径,并对主要研究发现进行讨论。分类管理政策功能具有保障性、调控性和激励性三大特征,以推动民办教育综合改革、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拓展民办教育成长空间为主要校标;分类管理政策内容具有综合链体化和政策工具多样化两大特征,以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差别化政策待遇、非营利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平等待遇、营利性民办高校享受教育行业优待为基本原则,并以分类登记、分类税收、分类补助、经费筹措、资产管理和师生权益保障为落脚点;分类管理推进方式具有法定性与自愿性相结合、合规性与探索性相结合、求稳性与促变性相结合三大特征,以政府主导与市场配置有效结合、行政机关与中介组织良性互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权责优化、教育部门与其他部门协调联动为主要策略。目前,一线办学者对分类管理政策功能、内容和推进方式的认知仍然存在偏差,亟待打消受众疑虑、化解利益争执、强化初步共识、增进共同信心。

第八章为对策建议。针对实证研究发现的问题,提出要明确促发展的政策目标,塑造公平制度环境,力求平等但不平均;明晰有分有合的政策内容,依法依规定纷止争,引导自主自愿分类;确定混合式的政策路径,激发多方探索创新,提高各类主体获得感。

本书由李虔著,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丛书”之一,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出版。

猜你喜欢
可接受性认可度分类管理
法律论证理论对提高裁判可接受性的启示——基于“昆仑燃气公司案”的分析
“瑞典式”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实验室危险废物分类管理及处置实践
分类管理 综合施策 全面提升党员教育管理水平
方法论意义下的法律解释目标
关于家长对幼儿园体育活动的认可度和支持度的调查研究
提升职业院校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
护理学基础教学中高仿真模拟人技能训练系统的有效运用分析
对西部医学院校教师进行分类管理的思考
从意向性与可接受性的角度分析话语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