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与教学建议

2018-10-15 06:55刘晶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8年9期
关键词:教学建议统编教材

刘晶

为了更好地帮助教师深入解读教材,准确把握编者的编写意图,浙江省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上册教材培训活动于2018年6月14日在嘉兴海宁市南苑小学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小学语文教研员及骨干教师代表等六百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中,既有教材解读,又有课例研讨,务实有效,深受与会教师代表的欢迎。现将培训的有关材料进行整理,编辑成一组文章,供广大教师在备课中学习参考。

【摘 要】从三年级上册起,统编教材独立设置阅读策略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培养运用阅读策略的意识,成为积极的阅读者。阅读策略单元在编排上注重有层次、有梯度地呈现学习内容,力图体现能力层级,引导学生进行有意识的阅读,体会阅读的乐趣。基于这些特点,教师在课堂上要关注学生的阅读经验,关注单元的目标定位,关注策略的学用结合,整体设计单元教学方案,允许学生差异化发展,实施有起点的教学。

【关键词】统编教材;阅读策略单元;编排特点;教学建议

统编教材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结合小学阅读教学的实际,引导学生在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中习得一些基础、有用的阅读策略,使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学会阅读。从三年级上册起,统编教材独立设置阅读策略单元。单元内一般安排三到四篇课文,前一两篇课文进行策略的展示与指导,后两篇课文具有练习的性质,帮助学生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本单元学到的策略。课后题与“交流平台”等则对这些策略进行梳理、总结,并指导学生拓展、迁移。

一、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特点

三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是统编教材在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个阅读策略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运用阅读策略的意识,使其成为积极的阅读者。本单元围绕“预测”这一阅读策略进行编排,体现如下特点。

(一)引导有意识阅读,体会阅读乐趣

预测是一种自然存在的阅读心理。儿童在阅读的时候,都会无意识地运用这一策略。本单元的编排目的是引导学生将这种无意识的阅读心理,转变为一种有意识的阅读技能,并能在阅读过程中不断主动地进行运用。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呵护并激发学生阅读的初始期待,帮助他们积极、主动地思考。预测之后的验证,会让学生体验到阅读的趣味和快乐。在这有意识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是阅读的积极参与者,还是阅读的发现者和创造者。

(二)有层次、有梯度地呈现学习内容

围绕“预测”这一阅读策略的学习,本单元编排了《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和《不会叫的狗》三篇童话,分别讲述了“已经活了一百多岁的老屋因为帮助别人而总也倒不了”“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在有意无意之中帮助了他人”和“一条不会叫的狗身处逆境却不言放弃,坚持完善自己”这样三个形象生动、寓意深刻、富有童趣的故事。其中,以反复结构来叙述的故事《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用旁批的方式示范了预测的过程,提示学生可以依据标题、图画和情节来预测故事后面的内容或结局。这篇课文的课后思考题引导学生在阅读时要关注课文的旁批,在阅读后和同学交流“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预测”,也为学生边阅读边预测提供了方法上的指引,并让学生在交流中发现:预测不是无端猜测,需要有文本内容的支持,需要结合生活经验作出有根据的判断;预测没有对错之分;要在阅读中不断修正自己的预测。

后两篇课文也是典型的可预测文本。《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省略了结尾,《不会叫的狗》原文的三种结局也未完整呈现,为预测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这样编排的用意在于:引导学生运用已学“预测”的一般方法尝试猜测故事结局,在“读到……我想……是因为……”等形式的阅读交流分享中,充分展现自己预测的根据和思维的过程;在辨别预测内容与原文内容是否相同的过程中,判断自己运用的预测方法是否合理,并主动及时修正自己的预测,继续猜测“故事后面可能会发生什么”,经历更真实的预测过程和获得阅读的乐趣。教材在课文《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的课后题与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中梳理总结了预测这一阅读策略的好处和方法,如预测有助于对文章意思的理解,有助于快速选择课外阅读书籍,关注文章的细节等,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要大胆猜测和推想,再度强化学生边阅读边预测的意识和习惯,提升阅读能力。

(三)力图体现学习“预测”的能力层级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在阅读中运用“预测”,体验阅读的快樂,激发阅读的兴趣。这个重点体现为三个能力层次:第一是“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进而培养预测的意识和习惯。第一篇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中的七处旁批以及单元内三篇课文后的练习思考题,引导学生可以在读之前猜,带着猜想去读,以问题转化的方式写旁批;也可以在读之时猜,尝试联系着读,以角色揣摩的方式用旁批;还可以在读之后猜,运用猜测与推想的方法创编故事,以想象拓展的方式用好课后题。第二是“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这意味着有依据地开展“预测”,是对能力和方法的培养。第三是“尝试续编故事”,依据基本方法,能在原文基础上创造性地“预测”。

二、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建议

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安排从培养边阅读边预测的意识和习惯开始,实践并总结预测的方法和途径,尝试有依据地猜测故事结局,并由课内学习延伸至课外阅读,按序分解教学梯度,逐步实现教学目标。这是一个全新的单元类型,教学时要注意什么呢?建议如下。

(一)关注学生的阅读经验,实施有起点的教学

三年级的学生,阅读能力有明显的发展,并且已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形成了初步的知识体系,会在阅读中不由自主地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帮助理解文本。教师教学本单元时要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活用旁批和课后题。在教学中,学生要注意把握时机学习预测,不但能说清预测的内容,还能说明其理由,知道预测是要有一定依据的。

1.猜在整体感知处

教学《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时,教师可先出示词语“老屋”,让学生猜测老屋有多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猜,也可以根据插图中老屋窗户上的黑窟窿以及门板上的破洞进行猜测。教师再出示第一自然段,进一步引领学生感受老屋的古老与破旧,从而体会老屋的孤独与寂寞。在这样的基础上补全课题,能让学生发现《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的奇怪之处,并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猜测“老屋为什么会总也倒不了”,激发阅读兴趣和期待。在学生纷纷猜测之后,教师让他们带着自己的猜想阅读全文,进行验证,然后在交流过程中厘清文脉,了解故事的大意——老屋是为了帮助小猫、母鸡、蜘蛛等小动物,所以总也倒不了。

2.猜在具体情节处

在《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中,有“老屋帮助小猫、母鸡、蜘蛛”这三个故事,其中有许多可以引发学生作出猜测与推想的地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不断地边读边猜,看看自己的猜测是否与后面的内容相一致,还可以引导学生说清自己的依据或学着旁批的样子在书本上写下猜测的理由,以帮助学生理清预测与推想的各种途径。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个阶段“预测”策略的教学要紧紧围绕课后题来展开,所以教师既要深刻领会课后练习题的设计意图,还要扣住课后练习题来引领学生有依据地猜想故事的发展。本课的课后练习除了识字与写字的任务外,还有两道练习题:一是“读课文的过程中,你有没有猜到后面会发生什么?和同学交流”;二是“预测不是随意猜测,要有一定的依据。看看下面的表格,想想这些预测是怎样得出来的,再照样子说说旁批中的其他预测是怎样得出来的”。第一题是鼓励学生不断猜测,感受边读边猜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阅读时运用“猜测与推想”策略的兴趣;第二题则是揭示了运用该策略的一条途径——从生活经验与常识出发去预测与推想。

3.猜在故事缺省处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中的第六处旁批“老屋可能还会遇到其他需要帮助的小动物”,是这个故事发展的留白之处。教学时,教师可以抓住故事的缺省之处,引导学生根据故事的结构和推想的经验创编一段情节,进一步落实“预测”与“推想”训练。学生编故事,需要主动地依据文本内容和自己的已有经验进行有根据的“预测”与“推想”,这其实是换个方式来学习运用阅读策略。

(二)关注单元的目标定位,允许学生差异发展

“学习预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教师应引导学生一边阅读一边预测,知道预测有不同的角度,预测要有一定的依据,初步感受预测的好处和乐趣,并能将自己的预测与实际内容作比较,及时修正想法。《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课后练习题二中的泡泡明确指出,“预测的内容可能跟故事的实际内容一样,也可能不一样”,即有依据的预测,无论正确与否,都值得肯定。《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的课后练习题一也在强调预测要有依据的同时,肯定了只要预测有依据,即便与原文不一致也不必过于在意,只要适时修正自己的想法就可以了。

教学时教师还要尊重学生发展中存在的差异,保护学生的预测热情,淡化预测的结果。特别要在关注有依据预测的同时,充分重视进行多维度的预测,避免用对错来评价学生的预测结果,不追求统一的答案。但也不是学生想怎么预测就怎么预测,而是引导他们找到更合理的依据,或者帮助其及时修正想法,然后继续展开预测。

例如《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一课省略了故事的结尾,为学生预测故事的后续发展留出了空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多维度的大胆预测,不刻意要求预测结果一定与原文一致,在学生充分交流预测内容的基础上,出示课文,让他们看看自己的预测与原文有哪些区别。再如《不会叫的狗》一课呈现了三种不同的结局,学生在对课文内容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可大胆构想结局。他们预测的每一种结局,都可能与原文迥异。教师要允许学生进行更为大胆的预测,可以為文本创设第四种、第五种乃至更多的结局。不要轻易否定学生预测的内容,而是要帮助、引导学生找到更合理的依据,尤其要关注预测的内容与依据之间的关联性,以保护学生预测的兴趣,激发其预测的积极性,感受预测带来的快乐。

(三)关注策略的学用结合,整体设计教学方案

对于小学阶段的第一个阅读策略单元,教师要处理好课文内容教学与阅读策略教学之间的关系。为了凸显阅读策略的教学主线,可以适度降低对课文内容尤其是对细节的语用实践的要求。课前不要求预习,以确保课堂教学过程中预测的真实性和及时性。

首先,解读教材要着眼于整组课文。教学本单元时,教师要增强整组教学的意识,注意教学目标层层推进。从唤醒学生边阅读边预测的认识开始,将策略教学与课文教学有机融合,充分利用随文旁批、课后习题和阅读提示等,引导学生在“一边阅读”和“一边预测”的过程中实践并总结预测的基本方法和途径,实现从自读自悟、尝试运用到合作交流、独立使用,由课内学习延伸至课外阅读,逐步培养边阅读边预测的习惯。

其次,本单元教学区别于其他常规单元,强调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引导他们通过讨论、比较和交流等形式,掌握预测这一策略,感受阅读的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识字与写字教学也应有别于常规单元。为了尽可能不破坏学生阅读的连贯性,生字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随文识记。对于要求书写的字,教师可以在课文内容学习结束之后集中进行指导,让学习、运用预测策略保持整体性和流畅性。

(浙江省嘉兴教育学院 314051)

猜你喜欢
教学建议统编教材
统编教材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的价值及教学策略初探
从最新初一语文统编教材得到的教学启示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课后推荐组文的使用策略
用好助学系统确定教学内容
基于作文视角的统编教材运用
关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理论研究
浅析泛义动词“打”及其对外汉语教学
“沉淀溶解平衡”认知结构测查及其学习困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