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核心”,提升课堂效率

2018-10-21 18:35苏开恩
考试与评价 2018年8期
关键词:课堂效率核心初中数学

苏开恩

【摘 要】“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是章节的起始课,又是建立在已有“三角形”知识基础上,基于这两点,本堂课教学应准确把握两个“核心”,紧扣“认识平行四边形”为主线架构知识网络、以“平行四边形图形”为载体及时转化成“数学符号语言”,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核心 课堂效率

本人有幸参与了初中北师大版《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的同课异构活动,结合同仁对课堂教学的实施意见及教材特点,笔者认为本堂课教学从如下两方面设计和实施,可以实现课堂教学效率迈向更高目标。

一、以“认识平行四边形”为主线架构知识网络

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从八年级开始,学生的思维开始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本节以“认识平行四边形”,设置让学生经历对平行四边形的“整体感知”过程,经历从“四边形”到“平行四边形”,进而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元素”(边、角、对角线),最后认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表及里、由简入深的认知过程。

1.营造简单、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求知兴趣

教师:同学们,你能找出上述图形中的四边形吗(多媒体展示常见的几何图形)?

教师:你能从上述四边形中找出平行四边形图形吗(以游戏的方式让同学上台PK,看谁找得又多又对)?

教师:你能确定自己找的四边形都是平行四边形吗?

教师:你们想跟老师一起来认识平行四边形吗?

通过上述问题设置,引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学生可以在简单、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与教师一起开启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之旅,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经历探究过程,由直观感知到抽象认识,提高学生推理能力

如何让学生经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直观感知到抽象思维,逐步提升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确实是本堂课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题。为此,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逐步引导学生尝试推理得出新知。考虑北师大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情况,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在课外用量角器或直尺动手度量操作并验证。考虑平行四边形与中心对称图形、三角形及平行线的关系,教师不妨设置让学生充分感知平行四边形经历绕对称中心旋转180度的过程,或将平行四边形局部(边、角、三角形)经历平移、旋转过程体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建议教师设置如下问题:

教师:同学们,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吗?

教师:请找出平行四边形对称中心(师生同找,学生将平行四边形纸片绕对称中心旋转180度,教师利用几何画板将图形进行动态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并寻找对边、对角的数量关系)

教师:请写出平行四边形中相等的角或边?

教师:你能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对边相等的理论依据吗?

教师:请你用不同方法证明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通过上述问题设置,让学生参与对平行四边形性质探究的动手操作过程,由直观到抽象,增强了学生的转化、应用意识,提高了学生推理能力。

二、以“平行四边形图形”为载体,及时转化成“数学符号语言”

阿基米德曾说过:“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推动地球。”足以见得,支点、平台、载体是多么的重要啊。一线教师经常有这么个困惑:题目中已知条件不是写得很清楚吗?怎么学生还不懂得表达呢?这恰恰验证了一个问题:学生不懂用(或还没学会)“数学符号语言”表达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几何计算、推理离不开读懂文字、对图形的观察感知及对推理过程进行正确书写。本节教学应以“平行四边形图形”为载体,及时将“文字语言”、“图形”转化成“数学符号语言”,提高转化能力,促进学生用“数学符号语言”表述能力的提升。

1.对定义的两个用途,培养用“数学符号语言”书写习惯

在讲述定义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定义两个用途尝试用数学语言进行书写训练(当性质用:∵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AD//BC;当判定用:∵ AB//CD,AD//BC,∴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培养学生用“数学符号语言”书写的习惯,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对“平行四边形的邻角互补”、“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等问题,引导学生类比迁移,相信他们不难用“数学符号语言”来表达。

为增强学生从“图形”到“数学符号语言”的转化意识,教师不妨单纯从平行四边形图形出发,告知学生该图形是平行四边形,提问学生从图形中能得出哪些结论,并用“数学符号语言”表示。

2.对性质定理的应用,增强用“数学符号语言”表达意识

引导学生证明完性质定理,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后,教师应及時让学生用“数学符号语言”进行书写(∵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AD=BC或∵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C,∠B=∠D )。为增强学生用“数学符号语言”表达的意识,教师应加强让学生从图形中获取信息并尝试用“数学符号语言”进行表述训练,为今后学生从题目中已知条件、结合图形快速提取有效结论信息并准确解题奠定良好基础。

3.在综合应用教学中,提升用“数学符号语言”表述能力

本节应用练习环节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仔细浏览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对照图形,考虑在具备该条件下图形可能得出什么结论?并尝试用“数学符号语言”给予表述。为此,学生要加强从文字语言中提取有效条件结合图形思考并尝试写出数学语言训练,提升用“数学符号语言”表达的能力。

犹太人迪斯雷利说过:“成功的奥秘在与目标的坚定。”同样,要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准确把握“核心”所在,能否坚定“目标”实施课堂教学,所采用的教学活动策略是否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数学、获取新知,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拥军.谈数学符号语言应用能力的层次性培养[J].中国数学教育2012(9):6-7.

[2] 陈建朝.探讨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J].教育新视线2010(2):35-36

[3] 史苗.新课改下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成长2017(2):157

猜你喜欢
课堂效率核心初中数学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方式方法研究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