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书法教育现状之管见

2018-10-21 04:48方伟林
天津教育·下 2018年5期
关键词:县区字帖书法家

方伟林

随着全民崇尚和传承传统文化热度的飙升,作为中华民族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书法,越来越被社会重视、热捧,实属中华民族之幸事。只有继承和光大本民族的文化,才是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在当前县区书法教育园地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的繁荣景象之下,依旧有一些变异枝蔓的繁衍令人不安,发人深思。

县区书法教育的现状

以辽宁东部几个县区为例,中小学应是书法教育的主角。但是,目前仅有部分学校开设了写字课,多数学校因为师资等问题,没有开设相关的课程。系统的书法教育在大部分学校的课程表中,已经消失了三十多年,眼下在部分学校正处于逐步恢复阶段。

在与学校的关注度呈极大反差的社会层面中,近十年来各种名目的书法班如雨后春笋、遍布城乡。一个常住人口十余万人的县城,公开招生的书法班,粗略统计达二十余家,招收的学生少则几十名,大则超过百人。

社会办学力量目光敏锐,看准了书法教育的“牛市”,把书法班办成了朝阳产业,经济效益相当可观。但与之相对的是令人担忧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见仁见智,客观地说,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

任课教师滥竽充数

社会办学本是件善事,动用社会雄厚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兴学重教,值得赞许和褒扬,这是华夏民族尊师重教传统美德的回归。然而,在书法这一学科,却频出变奏,成了创收谋利的热门行业。

走访中不难发现,具有书法教学经验的教师开办的书法班,确实培养出了一批书法功底扎实的学生,带出了一批后起之秀,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可喜的贡献。

另一方面不得不正视,多数书法班办学的初衷带有浓重的商业色彩,看中的是经济效益。个别教师根本没学过书法,直接上网购买字帖便开始招生授课。有个书法班,挂在一位书家名下,日常教学的教师则是从社会上招聘的,而教学的方法基本是看着学生临帖。

学生家长急功近利

书法艺术受到数千年传统文化的哺育,既有东方文化艺术的特征,又明显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哲学思想和伦理道德,兼收并蓄。学习书法,绝非一朝一夕便能修成正果,這正是书法艺术的特点,即成熟周期长、实践性强、见效性慢。

现在的学生家长心态浮躁、急于求成。一些书法班摸准了家长的脉搏,迎合家长的心理,打出“七天练成一手好字”的广告,吸引了一批学生入班学习。

家长的心态势必影响着学生,学生对枯燥的书法基础训练不感兴趣,寄希望于新式的书写模具,以便轻松成才。许多书法班热衷于引进书法新产品和高科技,向学生和家长宣传快乐学书法、游戏成书家的概念。对于学习效果的成效,学校的班主任最有发言权。教师评价大多数学书法的学生:学与不学一个样。

教育主管部门漠然置之

县区的书法教育目前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行政主管部门大都采取放任的态度。中小学的书法课程由于不在业绩考核的范围之内,与教师个人的绩效考核没有挂钩,对于课程的设置、师资的配备,基本由各学校量力而行,开设与不开设没有硬性的规定。

因此,开课和教学的积极性受到影响。当前各所学校普遍承受着巨大的应试压力,教师承受着评比榜的重荷,主课学业繁重,根本没有精力顾及其他的学科。

至于社会办学,教育主管部门基本放任自流。办书法班没有管控机制约束,只要能招到学生就可以开班授课,而办不下去的,则自行关门停业。例如,有一家教授声乐、器乐的艺术学校,发现学书法的学生与日俱增的商机,他们当机立断,开辟出一间教室招收学书法的学生,任课教师就由教声乐的教师充任,现在书法已经成为这家艺校主要专业。

对县区书法教育的建议

为了县区书法教育的健康发展,为了东方艺术的奇葩不至于被转基因,中小学校责无旁贷地要重视书法教育的主流地位,教育主管部门要殚智竭力地行使管理者的职责,社会上的有识之士要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宗旨,为爱好书法的幼苗开辟一块健康成长的园地。

以支持书法教育发展为前提,规范社会办学

在微机普及、信息爆炸的地球村时代,全民重视书法教育,这是难得的良机。作为书法教育工作者,应该牢牢把握住这一机遇,将书法教育推向更高的层面,发扬中华民族的书法艺术。

为了确保书法教育不误人子弟、不被铜锈污染,规范社会办学势在必行。

首先,有关部门组织力量,对辖内的各类艺术学校、书法班开展普查,摸清基数,厘清哪些是基本具备办学条件的、哪些经过整改可以达到办学标准的、哪些根本不具备办学能力的。掌握底数,对症下药。

针对不同现状的艺校和书法班,实施整改。具备办学条件的,颁发办学许可证,以资鼓励。对那些通过整改能达到办学标准的,积极支持整改,帮助他们完善组织架构,由具有从教经历的人担任管理者,任教教师中必须有一名以上具有教师资格的教师,教室的硬件设施要符合标准,要申办工商执照等等。对达不到办学条件的艺校、书法班,一律责令关停。

以鼓励传承书法艺术为出发点,培训称职的书法教师

自古以来,师者,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教师的称谓决不容玷污。而书法教师的要求更高,比教授其他专业的教师更严格,因为书法教师不仅要有一定的理论水平,自身还应该是位书法家,最起码要写得一手好字才有资格任教。

为此,各级书法家协会要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培训书法教师的重任,可以通过开办培训班的形式,给那些有志于开办书法班的人,领进门、指明路,打下坚实的书法基础。

通过集中学习,学员们系统地学习书法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法,认知书法艺术的字内功和艺外学。字内功指的是笔法、结构、章法和基本知识;艺外学则要修炼德、才、学、识。要想成为书法家,不下一番苦功夫可谓是天方夜谭。

对于已有一定书法功底的人,可以通过进修班进行提高。进修班的学员,一方面在学术交流中,个人的书法功力可以得到进一步的锤炼,对书法艺术的本质渐渐有了清晰的认识,从而能够理解结构的形式美、概括性的意象美、笔法的节奏美,丰富自己的学识,提升自身的书法素养,增加学员将来从教的资本。

另一方面,因为是师资进修班,可以在教法层面上展开研讨和交流,在如何备课、如何设计课程、如何因材施教上,进行针对性地探讨。师范专业课的学习,对于初办书法班的学员来说,受益将不可估量。

以力推素质教育为方向,书法教育从小学抓起

正规的书法教育,要依靠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方向早已明确,要全力实行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这是国家的大政方针,将书法课融入素质教育之中正逢其时。解决县区中小学开设书法课程的问题,关键要解决校领导的思想认识问题。

困扰校方的诸如师资问题、资金问题、课时问题,如果和传承国粹联系起来、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起来,都不是问题。偏远山区人们的观念转变滞后,学校、学生和家长全神贯注的依然是联考和期中期末排名榜涉及的课程。因此,推行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需要全民共同的关心和支持。

书法课回归学校,重点在小学。书法训练从小抓起,将事半功倍。纵观我国近两千年的书法史,成功的书法家都是从小入塾,开始执笔习字,先天的禀赋,加上后天的勤奋,终成一代名家。

学校开设书法课,宜从二年级开始,每周保证2~3节课。从基本笔法练起,稳扎稳打,摒弃急于求成的想法。笔法练习期间,穿插着安排书法史和书法艺术鉴赏的课程,向学生灌输“一艺之成,须心手两竭”的理念。

每一位学习书法的人都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临摹碑帖,练习笔法属于技能性训练;第二阶段致力于艺术性的研习,追求意象之美; 第三阶段努力于意境的培养和创新,积蓄深厚的学养。

小学阶段能够完成技能性训练,就已经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了;第二阶段的修习,转由中学阶段完成;第三阶段则由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和学识的丰富慢慢提升。

以正本清源为主旨,编写、遴选书法教材

就书法而言,合理的社会分工,应该是学校承担书法的普及化教育,社会承担书法的专业化教育,发现、选拔、培养书坛精英。

基于这一设想,以及当前社会上艺术学校、书法班鱼龙混杂的现状,应由教育主管部门和书法家协会出面,编撰、遴选书法教材,推荐给学生和书法爱好者,以正本清源。

学校方面,教育系统编发了统一的书法教材,属于国家权威机构认定的正规教材。各年级只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完成教学任务,即可取得预期的效果。

教材乱象的重灾区主要在社会上,各种字帖、书法用品五花八门,学生和家长无所适从。书法家协会应该向大众推荐典范性的书法教材,以便学生和书法爱好者临帖、学习。

学习书法,毛笔书法是根本。按照流通的说法,书体分为楷、草、隶、篆、行。书法家协会可以根据本地学生选学书体的主流,编写适宜本地学生临摹的字帖,也可以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书体。

结语

总之,书法家、书法班的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选择学习的方向,不走弯路。初学阶段,建议从楷书或隶书学起。如果没有基础,应从隶书学起,隶书的运笔和结构比楷书容易掌握。

选帖的原则,一是典范性及权威性的原则,选择古代著名的碑帖和当代知名书法家的字帖,作为临摹的范本;二是与个人兴趣爱好相结合,根据个人的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字帖。

学生拥有了适合自己的字帖,教师就要传授正确的学习书法的方法。学习方法的要点,就是读帖和临帖。读帖就是认识字帖的用笔、结体、布局等特点,以及方法和要领,做到心中有数;临帖则先求形似,再求神似;再上一个层次,就是背帖和悟帖了。这些学习方法,都是古今优秀的书法家在实践中积累的寶贵经验,值得后人借鉴。

猜你喜欢
县区字帖书法家
暑期练字?打造独一无二的字帖
小字帖
小字帖
小小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
小字帖
县区节能改灶发展现状与推广探析
小小书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