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英文翻译初探

2018-10-23 11:20朱思怡顾佳佩
对外经贸 2018年7期
关键词:十九大报告翻译理论目的论

朱思怡 顾佳佩

[摘要]以德国为代表的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主要内容是翻译行为需达到目的决定着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归结起来就是结果决定方法。以十九大报告部分语句为例,从忠实、通顺两个原则出发,分析其是如何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达成翻译目的。对翻译学习者具有借鉴意义,对日后译者更好地翻译政治文献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十九大报告;翻译理论;德国功能主义;目的论

[中图分类号]H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8)07-0157-04

Analysis on Translation of New Words in the 19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under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Zhu SiyiGu Jiapei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Qianjiang College, Hangzhou Zhejiang 310018)

Abstract: The main content of German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is that the whol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is determined by the goal——result leads to method. From the two principles of faithfulness and expressiveness,under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German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this paper,taking some words extracted from the Report of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at are pertinent to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s examples,analyzes the ways applied to choose words to achieve purpose of translation. This paper can be served as reference for translation learners and also contribute to the translation of political documents in the future.

Keywords: German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Skopos Theory;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Translation Principles and Strategies

[作者簡介]朱思怡(1997-),女,汉族,浙江嘉兴人,本科生,研究方向:英语;顾佳佩(1997-),女,汉族,浙江舟山人,本科生,研究方向:英语。

[基金项目]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2018年度学生科研基金项目。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逐渐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十九大报告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工作的高度总结,体现了党和国家意志,十九大报告备受世界瞩目。十九大报告的英文翻译不仅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教育,还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翻译难度很大。本文旨在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十九大报告的英文翻译,初探其如何做到忠实原文,进而实现翻译目的。

一、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

在20世纪60年代,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作为翻译活动中的主要理论依据,而在20世纪70年代,大家把关注点更多放在社会效应和功能上,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应运而生,也就是具有德国特色的翻译目的派。

德国功能论主要代表人物为凯瑟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汉斯·威密尔(H.Vermer)和诺德(Christiane Nord),它的发展按照其代表人物可以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一)凯瑟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

第一个里程碑式人物为德国学者凯瑟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以1971年出版的重要著作即《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局限性》(Possibilities and Limitations in Translation Criticism)为标志,她提出了功能翻译理论的雏形。她在研究中指出,关于目标文本的形态,先是由其在目标语境中需完成的相应功能与目的所决定,翻译是一种互动即双向语用行为,互动由目的所决定,而接受者不同,相应的目的也往往不同(马建、杨慧,2016)。她提出的综合性翻译中提到翻译时涉及概念性内容以及相应的语言形式,且交际功能需要和原文之间构建起这种等值关系。然而,在具体翻译过程中,等值关系常受到文化、语言、语境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翻译中,翻译的功能需在对等之上。赖斯在其研究中,在布勒提出语言功能三分法这个基础上形成新的研究观点,即提出文本类型学(Text Typology)观点,并把文本类型细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信息型、第二种是表情型、第三种是操作型(石亿,2013)。表1文本分类(Text Typology)Language functionRepresentation信息Expression表情Persuasion感染Language dimensionLogic 逻辑Esthetics 美感Dialogue 对话Text typeContent-focused(informative)

重内容(信息型)Form-focused(expressive)

重形式(表情型)Appeal-focuses(operative)

操作型(二)汉斯·威密尔

德国功能论的第二阶段出现了重要的理论,也就是汉斯·威密尔(H.Vermer)提出的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ies)。在翻译目的论中,翻译是人类的一种交际行为,而交际行为受到文化(包括风俗习惯、价值观等)影响,所以在翻译过程中无法做到两种语言的等价替换。

(三)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

诺德于1997年撰写了《翻译是有目的的行为》一书,提出了德国功能理论的缺陷并对其进行了完善。其中一个重要的新原则为功能加忠诚理论(function plus loyalty)。就“功能”而言,简单来说则是使得译文在译语这个语境中,根据预设方式来进行运作的因素;“忠诚”是指包括译者与原文作者等形成的关系。遵循“忠诚原则”要求,对源语与目的语之间形成平衡非常有益,且对译文可能具有的功能范围进行限制(石亿,2013)。随后,诺德通过研究再次提出两种翻译观点,其中一种观点是“纪实翻译”(documentary translation),还有一种观点为“工具翻译”(instrumental translation)。“纪实翻译”着重对源语文化进行凸显,着重强调的是“再现原文发送者和原文接受者之间进行交际时的具体情景”,而在“工具翻译”方面,则强调译语文化,重在表达“原文发送者与译文接受者之间的关系”。

(四)具体阐述其基本理论——目的论

德国功能主义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翻译理论,主要以目的论作为重心。在该理论看来,翻译行为和翻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Skopos是希腊语,意思是“目的”,theorie是德语,意思也是“目的”。目的论是将Scopos概念应用于翻译,认为任何行为都是有目的的。而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所进行的一种翻译行为。从目的论的相应观点得知,翻译应遵循“目的法则”这个首要原则。由于语言文化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很难将原文与译文完全对应起来,因此,要更侧重于忠实原文,还是保持通顺,则要视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来决定。目的论将传统的译文与原文的关系转移到译文的预期效果上来,这无疑是更有效的方法。

关于目的一词,目前主要存在三种解释:第一种解释为译者的目的;第二种解释为译文的交际目的;第三种解释是借助某种特殊翻译手段达到的目的。在目的论看来,翻译中的发起者(initiator),是译文交际目的的决定因素。在翻译目的指引下,译者决定使用哪些类型的译文,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译者可决定译文的目的,并不是被动接受目的指引(仲伟合,1999)。

而在翻译的标准方面,目的论使用充分性(adequacy)作为相应的标准,也就是说,需要确保译文与翻译目的要求相符合。与传统翻译理论相比,目的论从译者的目的,译文读者的接受情况,所需要的文本类型等各方面都更为实用。此外,目的论还在三个方面具有优势。第一,将译文从原文中的束缚中脱离出来,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行为。第二,目的论提出了客户、译者对译文的影响,即在翻译过程中,参与者对译文都产生了不同层次的影响。第三,目的论将翻译从一个纯语言转换放到一个大的文化语境中,使翻译更具客观性。

二、政治文献的翻译原则及方法

实际上,目的论并非只有目的法则,此外还存在其他的两个法则,其中的一个是连贯性法则(coherence role),还有忠实性法则(fidelity rule)。首先在连贯性法则方面,是指译文必须要和语内连贯(intratextual coherence)标准要求相符合。而在语内连贯方面,则是指译文需确保接受者能真正理解,且在相应交际环境中具有一定意义。忠实性法则简单来说,是指原文与译文应体现语际连贯(intertextual coherence)。语际连贯与我们经常强调的忠实原文相当,而在忠实程度等方面,则由译文目的与译者如何理解原文所決定(仲伟合,1999)。

由此可见,译文接受对象是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而这从理论上也符合翻译时的通顺和忠实原则。忠实原文是译文的最低要求,然而为了忠实原文而进行逐字逐句翻译会违反通顺原则,读者很难能理解原文的意思。十九大报告的译本就灵活地选择翻译方法,既做到了忠实原文,又做到了通顺。

(一)忠实原则

忠实原则是翻译的最低要求。因此译者必须要在充分理解原文意思的前提下进行翻译。中文有其特殊的语言习惯,在翻译时既做到表达原文含义又做到符合原文文体是十分必要的。

例1:“行百里者半九十。”

“As the Chinese saying goes,the last leg of a journey marks the halfway point.”

首先,这句话是中国的古文。需要让西方读者知道这是中国的谚语,因此在翻译时特别注明。其次中国的古文运用直译逐字逐句的方法很难表达出其精髓,因此需要译者在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后再将其翻译出来。

十九大报告的英译版本在充分了解原文意思的前提下进行翻译,做到了忠实原则。

例2:“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

“ including the successful launch of Tiangong-2 space lab,the commissioning of the deep-sea manned submersible Jiaolong and of the 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FAST) Tianyan,the launch of the dark matter probe satellite Wukong and the quantum science satellite Mozi, and the test flight of the airliner C919.”

这些名词也是中国特有的、自己命名而来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中国在航天成果方面的取名方式,比如说,“嫦娥一号”“神舟七号”等。在此处,“天宫”意为“天上宫殿”,即太空的空间站;“悟空”指的是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起名“悟空”能令人联想到西天取经的故事,与卫星的任务非常契合。虽然这些名字对于中国人来说十分形象贴切,具有亲切感,但对于外国人来说,仍较难理解,选用英语中的其他单词来代替并不妥且可能会传达错误的信息。而直接用拼音来翻译这类名词不仅能符合翻译时忠实的原则,更能保留文化含义。而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里使用增译,即在原文基础上适当增加解释说明。译文对原文做了增译,使读者能更好地了解中国近年来在科学方面的成就,值得借鉴。

例3:“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定党性原则。”

“Our Party must always hold itself to the highest standards. ”

这句话十分简洁,这是因为“党性原则”是全中国人都知道的,是全党的最高准则,因此很简洁地将其译为“the highest standards”。

例4:“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Our whole Party must strengthen our confidence in the path,theory,system,and cultur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汉语讲究对应,不仅要求字数相等,结构相称,词性也要相当。这句话中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而汉语与英语大有不同,若一味直译则会显得句子十分累赘、复杂。因此,十九大报告的英文版运用介词,既简洁又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做到了忠实原文。

例5:“生态保护红线”

“We will complete work on drawing redlines for protecting the ecosystems”

在一些文章中,“生态保护红线”被翻译为“ecological wealth”,在十九大报告中,其被翻译为“redlines for protecting the ecosystems”。说明我们生态保护存在“红线”,生动形象,更忠实原文。

例6:“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

“We have taken firm action to ‘take out tigers,‘swat flies , and ‘hunt down foxes.”

“打虎”、“拍蝇”、“猎狐”是对打击贪污犯罪的形象说法,译文中采用了直译的方式,保留了原文的语言风格,虽然这种译法可能对读者来说较难理解,但是采用直译也是借用了两种语言中的相同点。苍蝇在两种语言中都是负面形象,比如说,在英语中有句俗语“A fly in the ointment”,意为使原本完美的事情变得不完美的事物,与中文中的“害群之马”、“坏了一锅粥的老鼠屎”意思一致。在中文里也有关于苍蝇的俗语,例如蝇逐臭,蝇利蝇名等,这些俗语都描述了苍蝇贪婪,一心追求钱财和权势的特点。可见苍蝇在两种语言文化中都代表了负面形象,所以可以进行直译。同理,狐狸在两种语言中都是奸诈狡猾的象征。但在翻译一些具有文化差异的词时,译者需要格外小心。例如,“胆小如鼠”在英文里对应“as timid as a rabbit”,“落汤鸡”应为“a drowned rat”,“如鱼得水”应为“like a duck to water”。语言是建立在文化上的,译者应对两种文化都应有具体了解。

(二)通顺原则

通顺原则是翻译中进一步的要求。由于西方语言与中文语言习惯完全不同,因此为了达成翻译目的,需要在翻译时遵循通顺原则。

例7:全黨要更加自觉地坚定党性原则,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We must have the courage to face problems squarely, be braced for the pain, act to remove whatever undermines the Partys purity and advanced nature, and rid ourselves of any virus that erodes the Partys health. We must keep on strengthening the Partys ability to lead politically, to guide through theory, to organize the people, and to inspire society, thus ensuring that the Partys great vitality and strong ability are forever maintained.

在“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这句话中,“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是名词,但是译为英文时改为动词短语,而不是单纯根据中文的句式进行翻译,更加符合英语的语言习惯,读起来更加通顺自然,符合翻译的通顺原则。

例8:“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In our Party,each and every one of us must always breathe the same breath as the people,share the same future,and stay truly connected to them.”

这句话运用了排比,十分有气势,是中文演讲中经常使用的句型。十九大报告的英译版本做到了符合原文的文本风格,同时读起来朗朗上口。

例9:“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We urge them to strengthen their consciousness of the need to maintain political integrity,think in big-picture terms,follow the leadership core,and keep in alignment,”

这句话只有一个动词,但在翻译成英文时,译者自己增加了一些动词,使翻译更加符合源语言习惯,并且句式上也与原文相呼应。

例10:“全党同志一定要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

“All comrades must aim high and look far,be alert to dangers even in times of calm,have the courage to pursue reform and break new ground,and never become hardened to change or inactive.”

“登高望远、居安思危”等词都是中国的成语,原文采用了四字格,是政府报告中常见的文体,若不理解原文意思,不进行适当增译,很难达到翻译中“达”的要求。但要在英文译文中体现中文四字格的韵律,实属不易。此句译文顺应了通顺原则,完美地体现了中文中四字格的韵律美。将句子完整读一遍后不难发现,far和calm都是单元音单词,且其元音皆为/a:/(美音中为/a/),这也就是英文韵种中的元音韵(assonance)。通过此种方法,这段译文达到了通顺原则中句式结构协调,音韵和谐的标准,朗朗上口,令人印象深刻。

例11: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Outside China,we have been confronted with sluggish global economic recovery,frequent outbreaks of regional conflicts and disturbances,and intensifying global issues. At home,we have encountered profound changes as China has entered a new norm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此處原文句子过长,并列成分较多,处理起来并不容易。仔细分析,其实原文在一句话里讲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中国在国外面临的诸多问题,二是中国在国内遇到的挑战,应该把原句拆分为两句话。十九大报告译文将之处理为“outside China”和“at home”,层次清晰,逻辑完整,句子内容一目了然,并且衔接自然,语义连贯,不突兀,达到了通顺原则的要求,值得翻译学习者借鉴。

三、结语

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认为翻译行为需达到目的决定着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归结起来就是结果决定方法,翻译策略由翻译目的所决定。相较于其他传统的翻译理论,目的论将译者的目的,读者的接受情况,所需要的文本类型等各方面都考虑在内,摆脱了传统理论的束缚。同时,因其将翻译放到了一个大的文化语境中,更具客观性。以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为框架分析十九大报告的英译版能更客观地评价译文的质量并从中吸取精华。一个优秀的译文不仅要求忠实原文,更应灵活变通,达到政治文献的翻译目的,做到忠实和通顺两者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马梦琪.德国的翻译功能主义学派[EB/OL]. https://wenku.baidu.com/view/b320f32831b765ce0508 1487.html.

[2]仲伟合,钟钰.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J].中国翻译,1999(3).

[3]查鸿.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十七大报告的英译[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6).

[4]朱云.从功能主义视角小议中国政治文献翻译的原则[J].高教论坛,2013(3).

[5]位方芳.借鉴与挪用: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3).

[6]平卡姆.中式英语之鉴[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7]王平兴.政治文献翻译新探索[J].中国翻译,2008(1).

[8]程镇球.政治文章的翻译要讲政治[J].中国翻译,2003(3).

[9]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摘编.新华出版社,2018.

[10] 十九大报告英文版的原文[R/OL].http://www.xinhuanet.com/english/download/Xi_Jinpings_report_at_19th_CPC_National_Congress.pdf.

(责任编辑:张彤彤蓝亮)【经贸教育】

猜你喜欢
十九大报告翻译理论目的论
目的论视角下的宜兴特产翻译实践研究
从“目的论”三大法则谈外宣中古诗修辞的翻译
新时代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三重价值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论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球贡献
解读翻译等值理论
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功能对等分析
谈谈翻译史的研究方法
试析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