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必居匾额的传说

2018-10-25 03:24施亮
书摘 2018年6期
关键词:酱菜严嵩匾额

☉施亮

六必居的酱菜精心制作,色泽美观,独具特色。我小时候,就常见父母买来六必居的酱菜,这是南方人吃粥时的最佳佐餐小菜。如今,六必居又发售许多袋装的精美小菜,其中就有我最喜欢吃的六必居所制作的雪菜。平时吃面条时,打开一包放入汤料中,很是美味可口。望着包装袋上“六必居”三字,我不禁想起“六必居”酱菜园门前匾额的传说。

市井坊间传言,六必居的匾额题字出自明朝嘉靖年间的权相严嵩之手笔。我读民国初期文人张江裁的《燕京访古录》,书中记载:“又前门外粮食店北口路西有酱菜馆曰“六必居”者,此匾额则为严嵩所书。”但因年代久远,店铺一次次在匾额上刷漆修饰,却使得笔意渐失。而且,六必居遭受两次劫难,第一次劫难匾额尚存,第二次劫难匾额则被毁。店铺中有一位学徒酷爱书法,每日冲刷案板之际,必对着匾额用扫帚临摹数次,日久逼真。原匾额损毁后,即是这位学徒仿写严嵩题字后又新制作的一块匾额。《燕京访古录》又记载一件轶事,是作者幼年时听私塾先生所讲的,据说六必居在明朝是六人合股所开的,他们委托一位亲贵大员请严嵩题字,严嵩遂率笔疾书“六心居”三个大字,但又回味一想,“六心”则是分心离意必不能合作,殊非吉祥之兆,于是乃于心字上又加添一撇,便成为了“必”字。记下两则轶闻后,作者又称:“此等传闻,固无所据,然亦近人情,姑记而存其说。”

这些传说可否有真实史实在其中?《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词典》有一则“六必居”条目。据考证,六必居并不是六人合股,而是山西省临汾县赵氏所创立的酿酒厂,开业于明朝嘉靖九年(1530),赵氏开酒厂时提出在选料制作时有六个必须做到:第一,黍稻必齐,即酿酒用粮必须齐备;第二,曲糵必实,即酿酒用曲必须如实投放;第三,湛之必洁,即浸泡酒曲必须洁净;第四,陶瓷必良,即酿酒用缸必须是优等的;第五,火候必得,即生产操作必须精心得当;第六,水泉必香,即酿酒必须用香甜的泉水。由于做到了这六条,“六必居”所产之酒质量优良,很受当时顾客推崇。以后,“六必居”酒厂又发展了酱菜园,特聘名师,并保持酒厂的“六必”传统,优选原料,配料严格,精工制作,工艺考究,所制的各类酱菜鲜美适口,成为了享誉海内外的北京“老字号”风味特产。

六必居匾额

这两则资料,都基本认定了六必居开业时间是明代嘉靖九年(1530)。我瞧六必居雪菜的包装纸上也写着“六必居据传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已有近五百年历史”。但是,我最近读到一册写老北京商市的,书中质疑此说。据称,在1965年,担任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的邓拓同志,他也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历史学家,对北京风物历史极感兴趣,他曾经从六必居旧存档案中做出考证,认为六必居的开业时间是清朝康熙年间,而不是后人传说的明朝嘉靖九年。可惜书内仅是略提一笔,并未详细写出邓拓同志的考证探究过程,以及所依据的历史资料。不过,看来六必居开业于明朝嘉靖九年并请严嵩题写匾额之事,作为历史事实,的确是漏洞与误说很多,因明嘉靖九年严嵩尚未发达,只是在南京默默无闻做个小官,六必居的主人又怎么可能跑去南京请他题写匾额呢?

此外,在宣武门外骡马市大街铁门南口迤西的老字号中药店鹤年堂,相传也是严嵩之子严世蕃所题写的。《燕京访古录》也记载此事。但也有人相传,此匾额是严嵩所题写。还有传言,此额原是严嵩家厅堂的匾额,严氏父子被嘉靖皇帝抄家后,这块匾额流传出来,就挂在了鹤年堂中药店的堂前。此说,也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在嘉靖末年开业的鹤年堂竟敢把罪臣题字的匾额挂出来,这绝对是不符合谨小慎微的商家心理的。只因为严嵩虽然是明朝最大的奸相,可他的字写得古朴苍劲,别具一格,引得后世人多有称赏才引来了这些传说吧。

猜你喜欢
酱菜严嵩匾额
酱菜所含
天安门匾额“消失”之谜
明代大老虎严嵩可能不是穷死的
李绅和严嵩
世有多少“触奸柏”
弘扬传承匾额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
老北京的酱菜情结
看见了什么?
买酱菜,要比还要算
明代权臣严嵩父子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