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禽戏中医特色教学模式对肥胖高中生血清瘦素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2018-11-06 08:17方儒钦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瘦素功法胰岛素

方儒钦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公共教学部,福建 福州 350007)

在东汉时期,华佗承接前人导引养生术、中医理论与自身的养疗实践相结合,创编了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基础,强调“天人合一”,讲求“调身”、“调心”、“调息”的成套导引养生术,该引导术被称之为全世界最早的医疗体育。五禽戏是中国传统养生保健的重要方法之一[1],对人的身体保养和生命质量的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实践表明,五禽戏与现代体育运动存在着明显不同,现行的体育教学模式教学目标难以实现,教学效果也达不到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预期。因此,从五禽戏自身特点出发,结合现代体育教学理论,探索即能有效传承五禽戏保健文化理念内涵,又能激活五禽戏课堂教学气氛的教学模式,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五禽戏的继承、发展以及改善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参照我国卫生部发布的肥胖标准,招募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无规律体育锻炼习惯,且经医生检查无不适合运动的器质性疾病的肥胖学生(BMI≥25 kg/m2)80名(女40男40,年龄18~20周岁)作为研究对象。

1.2 教学模式的构建方案

1.2.1 构建五禽戏中医特色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目标实现的结果,同时也是课程目的的具体化,教学过程控制、教法的实施、知识技能的获取以及价值观的感悟或树立等共同达到教学目标具体化[2]。五禽戏中医特色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主要为:功法技术动作的掌握、功法功效知识的理解、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等。想要构建良好的五禽戏特色教学模式,需从三大块着手打造可实现的教学目标:(1)特定动作技术、套路掌握的教学目标;(2)健身、养身知识领域的认知目标;(3)人物素养、情感培养领域的素质目标。只有将这三个方面有机结合才有可能在教学中实现传统文化传承。

1.2.2 构建五禽戏中医特色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体系

五禽戏结合了华佗自身医疗、养生的实践经验以及中医养、疗学术体系知识,五禽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精髓,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及其地位,在对其的传播和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其文化内涵。但就目前的现状看,现代教育并没有充分发挥他的文化功能,学校教育传承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还存在相对滞后的薄弱环节。目前的五禽戏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于动作的学习和动作套路的掌握,即“形”学,对五禽戏的神韵的领悟、意念、呼吸的运用等等往往忽略了,功法的系统性的未能充分体现[3]。而对呼吸、气息的调整是习练五禽戏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才能充分发挥功法的作用,更好的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

因此,只注重五禽戏动作技术的教学而忽略气息的调理内容是不完整的教学[4],必须将动作技术与中医经络腧穴等养生保健理论知识合为一个整体才是完整的教学。因此,要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构建具有五禽戏特色的教学模式方法体系:教学情景、讲解示范、教学辅助、学习成果展示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点:(1)教学中教师尽量穿着五禽戏练功服装,增加训练的仪式感;(2)讲解示范五禽戏动作做法及动作技术重难点时,运用情景对五禽戏的功法功效及保健原理进行详细讲解;(3)利用情景教学引导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力,促进学生对技术动作的理解和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的准备活动中结合健身气功常用的呼吸和拉伸进行训练吗,让学生在在准备活动中即可体会健身气功的特点。基本部分中结合中医养生保健知识进行讲解,根据五禽戏动作技能学习特点,将五禽戏的教学划分三分阶段:①初级阶段:动作技能的“形学”阶段,此阶段重点强调对五禽戏功法动作技能的整体掌握;②动作技能的“神学”阶段:此阶段重点则强调动作技能“神似”的细节;③“合而为一”的高级阶段:此阶段则重点强调在动作功法熟练掌握的基础上,结合意念、气息等多方面综合运用,是 “形、神、意、气”的合而为一的最高阶层。结束部分结合大自然日落而息,进行冥想和调息;(4)课堂上教师要合理运用辅助工具,如人体腧穴挂图、五禽戏背景音乐等;(5)搭建教学展示或比赛平台,适时展示学习成果。

1.2.3 构建五禽戏中医特色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体系

体育教学评价是对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进行的综合评判,包括过程和结果两方面[5]。目前我国学校体育教学评价往往是事后评价,缺乏过程的诊断性和技能学习的形成性评价,以此对学校教程改进、教师教学改善、学生学习培养难以提供充分、有效的帮助。而且现行的课程考核往往注重于技术动作和套路掌握的考核,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整体理论水平掌握的考核较少,这破坏了五禽戏功法的完整性[6]。为保持功法练习的完整性,更好的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评价过程中可采用多种评价方式:(1)从形式上,教学过程中采用学生评教、督导评价、系部评价辅以实地检查(如系部督导听课、教学检查、学生评议等);(2)评价措施:通过专家听课、教学检查等形式随机地获取教师教学信息,通过对教师所授课程进行完整、系统地分析教师的教学内容、特点等,通过量的考核和质的评价,对教师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态度相结合,给予全面、综合、高质量的评价。对于五禽戏特色教学的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期末考试增加理论知识评价。期末考试除考核学生对五禽戏动作技能的演练水平,增加采用现场提问或设置术科理论考试考察学生五禽戏养生保健知识掌握;(2)学习过程评价。记录学生的上课表现和过程考核;(3)综合学生技术技能水平、理论水平、学习过程评定等多个方面综合评定学生课程成绩。

1.3 试验的实施

1.3.1 运动方案

随机将研究对象分入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进行为期一学期的五禽戏中医特色教学,每周3次、每次45 min的五禽戏中医特色教学,运动心率控制于120~160次/分钟。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同等条件下测试受试者实验前、后血糖、血脂、胰岛素和瘦素等指标。

1.3.2 体成分的测定

实验前后计采用生物电阻抗法对受试者进行了体成分的测定。

1.3.3 血样采集和保存

采集受试者外周肘静脉血,采血前1天不宜运动,忌食高糖、高脂膳食、忌酒。分离血清后做即时检测测定血糖、血脂、胰岛素、瘦素等指标。

1.3.3.1 血清胰岛素、瘦素的测定

血清胰岛素、瘦素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测定[7]。

1.3.3.2 空腹血糖(FPG)、血脂

TC、TG、LDL—C、HDL—C的测试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8]。

1.4 使用仪器

韩国InBody 720人体成分分析仪、人瘦素ELISA试剂盒、西门子公司生产的ADVIL 165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实验前后身体成分变化情况

表1 运动前后身体成分差值的变化

如表1所示,经过一学期的运动,所有实验对象BMI(kg/m2)、腰围(cm)、臀围(cm)、体脂%、WHR等指标与实验前相比均出现显著性下降,参与五禽戏特色教学模式的实验组与对象组实验后数据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0]。

2.2 实验前后各组人员脂代谢指标的变化情况

表2 运动前后脂代谢差值的变化

表2显示,在为期一学期的运动实验组TC、TG值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HDL-C和LDL-C变化不明显(P>0.05),但是HDL-C升高和HDL-C/LDL-C值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各指标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11-12]。

表3 运动前﹑后血清胰岛素抵抗指数和瘦素的变化

实验后PFG、Fins和HORA-IR以及瘦素指标值下降,与对照组实验后数据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3.1 五禽戏中医特色教学模式对身体成分指标的影响

运动会引起身体脂肪含量下降和身体肌肉重量增加,因此运动后实验对象的体重和BMI的变化不是特别明显。单纯使用BMI值评价体重有它特定的意义,只能简单的简算身体肥胖情况,运用体脂百分比(F%)的变化结合BMI来评价脂肪堆积情况比单纯使用BMI更为敏感。

从表1可以看出,所有的实验对象均具有较高的BMI和F%值,且实验组与对照组间各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其他代谢疾病。在经过为期一学期的的五禽戏中医特色教学运动干预后,实验组BMI、F%指标出现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体重、BMI、F%指标出现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实验后受试者腰围、臀围均出现下降,且腰围的下降值大于臀围下降值,使WHR值发生改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后的实验组与实验后的对照组进行比较时,两组出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预示着合理的运动方式、强度、持续时间以及运动的频率运动能有效地控制体重和体脂%。说明五禽戏对于机体脂肪总量的减少和体重的控制有显著的成效[13],坚持有规律的五禽戏养生锻炼能提高机体供氧能力,提高脂肪供能比,从而达到降脂和控制体重的目的。

3.2 五禽戏中医特色教学模式对糖脂代谢指标的影响

3.2.1 五禽戏对血脂指标的影响

肥胖人群多数会发生明显的脂代谢紊乱,以TC、TG的升高,伴有血清LDL-C 升高、HDL-C下降为主要特征,这些生化指标的变化将造成血液过于粘稠,不利于脂肪的运输和氧化利用[14]。实验组学生经过一学期的五禽戏中医特色教学模式后,TC、TG出现下降(P<0.01、P<0.05),HDL-C出现显著性上升(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单一的看这些指标水平的变化难以判断运动对血脂改善情况,能准确反映脂代谢的综合水平的HDL-C/LDL-C值的上升更具有说服力。实验后实验组学生HDL-C/LDL-C 值显著升高,说明五禽戏中医特色教学对改善人体脂代谢的综合水平具有明显疗效[15]。五禽戏养生运动引起 HDL-C水平改变的可能机制是运动改善了心肺功能和血液循环,为脂肪的氧化提供了充足的氧气,促进了血脂分解。

3.2.2 五禽戏对血清瘦素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近年来不断有研究表明,肥胖人群血清胰岛素和瘦素水平高于正常人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胰岛素血症和瘦素不敏感性使瘦素与高胰岛素血症成正反馈,高胰岛素血症进一步的促进脂肪合成,加重高瘦素血症的症状,即存在胰岛素和瘦素双抵抗现象。由于肥胖者血糖水平容易升高,这必然引起胰岛素分泌的增加,而胰岛素分泌持续增加会导致胰岛功能和生物学效应降低,最终出现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16]。在一学期的五禽戏特色教学后,实验组胰岛素水平下降至正常水平,PFG水平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引起Fins和 HORA-IR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此同时,瘦素水平也出现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五禽戏能降低肥胖者体内瘦素、胰岛素等激素的水平,纠正胰岛素和瘦素抵抗作用,从而起到调节体内异常内分泌代谢的作用,这可能与长期规律运动后机体脂肪氧化和转运功能的改善有关。

五禽戏中医特殊教学模式对于改善肥胖高中生肥胖情况,降低血清TC、TG、PFG水平和HDL-C、HDL-C/LDL-C值上升具有显著效果。五禽戏中医特色养生教学能有效降低肥胖人群瘦素,改善肥胖人群胰岛素抵抗。

五禽戏不同于现代体育运动,从运动目的到运动形式都具有鲜明的特点。现代体育运动往往追求更高、更快、更强,五禽戏讲究身心的协调统一,调心、调息、调身的紧密结合[17]。五禽戏与现代体育项目不同,它是我国中医理论同阴阳五行学说的重要结晶[18]。教学模式是基于课程的目的,根据课程特点和特定的教学目标而构建的,不同的体育教学模式具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价值。五禽戏教学模式体现了中医特色和五禽戏功法练习的自身特点,从五禽戏功法教学实践出发,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适当改进,力求提高五禽戏教学质量和学生人文素养,让文化精髓五禽戏成为更多人的健康助手。

猜你喜欢
瘦素功法胰岛素
我国中医传统功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研究现状及热点
瘦素抵抗与糖尿病相关研究进展
瘦素及瘦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相关性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传统养生功法,助你改善睡眠
瘦素及瘦素受体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关系研究
八段锦功法对艾滋病携带者的戒毒人员情志影响的初步观察
瘦素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