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骨水泥假体关节置换术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应用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2018-11-06 08:17吴景雄洪小泳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假体股骨颈置换术

吴景雄,洪小泳

(江门市蓬江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一区,广东 江门 529000)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股骨头坏死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至今仍是骨科临床的难题,特别是Ⅲ期以上股骨头坏死患者[1],无论采用何种方法保留股骨头效果均不理想,最终只有采取人工髋关节置换术[2]。因此目前认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只要符合手术指征,采取正确的手术操作,选择合适的假体,术后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首次治疗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不失为一种可靠的方法,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近年来研究显示,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非骨水泥假体行关节置换术效果良好[3]。非骨水泥假体行关节置换术与骨水泥假体相比,生物相容性好,手术时间较短,在后期骨生长过程中的固定性好,而且还无骨水泥注入产生的不良反应,假体返修时避免了取出困难、骨质破坏过多的现象,因此有逐渐取代骨水泥假体的趋势[4-5]。本研究采用大样本对照研究,对非骨水泥假体关节置换术和骨水泥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估,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股骨颈骨折患者151例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新鲜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年龄20~65岁的患者;性别不限;ASA分级为Ⅰ或者Ⅱ级。排除标准:非初次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肝炎病毒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严重的心脑血管等疾病患者;肝肾功能不全疾患者。

利用随机数字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n=78)采用非骨水泥假体,其中男43例,女35例,年龄54~79岁,平均年龄(67.7±10.6)岁,其中GardenⅢ型48例,Ⅳ型30例。对照组(n=73)采用传统骨水泥假体。其中男40例,女33例,年龄55~76岁,平均年龄(65.9±11.2)岁,其中GardenⅠ型41例,Ⅱ型25例,Ⅲ型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观察组方法 全髋关节置换术材料为非骨水泥近端固定型股骨柄、聚乙烯内衬、髋臼杯,半髋关节置换术材料为非骨水泥近端固定型股骨柄、双极头(Corail@,Depuy公司);采用改良后外侧入路,体股骨近端尽量保留松质骨量,以获得初始稳定性。其中43例行半髋关节置换术,35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粉碎的大小转子用钢丝捆扎,修复旋后肌群,使用ETI-ImOND EXCELTMMB66G线缝合,术后负压引流。

1.2.2 对照组方法 全髋关节置换术材料为骨水泥近端固定型股骨柄假体,半髋关节置换术材料为骨水泥近端固定型股骨柄;采用改良后外侧入路,避免使用加压技术,避免骨水泥植入综合征。其中43例行半髋关节置换术,30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粉碎的大小转子用钢丝捆扎,修复旋后肌群,使用ETI-ImOND EXCELTMMB66G线缝合,术后负压引流。

1.3 观察指标

记录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疼痛程度、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2个月门诊随访,采用Harris评分[6]评价功能恢复情况,满分100分,评分>90分为优,80至89分为良,70至79分为可,<70分为差。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疗效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3 d疼痛评分、术后12个月Harri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长于对照组,首次下床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相关指标比较

2.2 安全性比较

观察组发生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压疮等并发症1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5.38%,对照组发生并发症27例,发生率为36.99%,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3 讨 论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加,股骨颈骨折患者越来越多,统计显示,股骨颈骨折后8%~28%的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12个月内死亡率高达14%~36%[7],而且股骨颈骨折患者与同龄、同性别患者比较预期寿命会减少1.8岁。手术内固定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但对于GardenⅢ型和EvansⅢ型以上患者疗效欠佳,为了保证疗效,多推荐采用假体关节置换术[8],传统的骨水泥假体是“机械固定”,具有一定的副反应,如磨损颗粒形成、对骨组织的热损伤及疲劳老化等易致骨—骨水泥脊面发生骨溶解吸收,影响假体的稳定性,易出现假体松动[9]。非骨水泥假体为双锥面螺旋型,由钛合金锻造,有自攻螺纹齿,可直接固定在自身的骨组织上,在应力下旋入骨床后牢固固定,双锥形可自动校正螺旋中心[10],在螺旋臼旋入骨床时不会出现臼杯倾斜移位,操作精确性极高[11];同时非骨水泥假体臼双锥形设计减少了髋臼底部切骨量,由于其具有极好生物相容性,避免骨水泥对骨质的破坏,与骨组织大面积接触有利骨整合;另外非骨水泥假体臼顶部为开关天窗设计,可通过开放的天窗植骨,在这一点上明显优于骨水泥假体(骨水泥假体一般不能同时植骨)。此外,操作时可通过开放的天空监控髋臼骨床与螺旋臼是否平行旋入和紧密嵌合,关闭天窗后聚乙烯磨屑颗粒不能进入假体—骨组织界面,有效预防碎屑症导致骨溶解引起的假体松[12]。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股骨颈骨折151例患者的治疗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发现使用骨水泥和非骨水泥假体的两组患者,其手术时间、术后3 d疼痛评分、术后12个月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非骨水泥的患者,切口长度长于使用骨水泥假体的患者,而其首次下床时间则短于使用骨水泥者。本研究还发现,非骨水泥假体关节置换术手术切口长,术中创伤大于采用骨水泥假体治疗的患者,但我们通过术前使用EPO、铁剂刺激造血,自体血储存回输等加以解决。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显示,使用非骨水泥的患者,其并发症发生率为15.38%,使用骨水泥者为36.99%,即使用非骨水泥实施髋关节置换术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此外,使用非骨水泥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共计3例,使用骨水泥者发生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两者无统计学差异。这说明采用非骨水泥假体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术早期下床活动,不仅不会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相反,压疮、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非骨水泥假体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是安全的,有效的。

综上所述,股骨颈骨折患者以老年人居多,治疗的目的是尽早下床活动,减轻疼痛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对于GardenⅢ型、EvansⅢ型及以上患者而言,虽然非骨水泥假体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可获得较好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率低。

猜你喜欢
假体股骨颈置换术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当归六黄汤治疗假体周围骨折术后低热疑似感染1例
组配式与一体式股骨假体联合转子下短缩截骨治疗Crowe Ⅳ型DDH的疗效比较
不同术式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颈骨折临床研究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保留假体的清创术治疗急性人工关节感染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密盖息在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