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研究

2018-11-06 08:17杨柳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效能量表乳腺癌

杨柳

(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1)

乳腺癌作为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随着乳腺癌早期诊断的进展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广泛引用,患者术后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期有了显著提高[1]。但是由于手术导致的自我形象紊乱、术后放化疗副作用等,给患者生理、心理上带来了负面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自我效能[3]是指个体对自身完成既定行为目标所需行为过程的组织与执行能力的判断,即个体对执行某一特定行为并达到预期结果的自信心。有研究表明良好的自我效能有利于乳腺癌患者寻找和理解与疾病相关的医疗信息、应对癌痛及治疗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4]。本研究旨在探讨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与自我效能直接的关联性,以探索提高自我效能的护理方法,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辽宁省锦州市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120例。入选标准:(1)首次诊断为乳腺癌并住院治疗;(2)能正常理解问卷内容并作答;(3)排除有重要器官功能性损害或严重慢性疾病;(4)知情同意愿意参加。

1.2 方法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测评工具包括:(1)一般资料问卷: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疾病分期等。(2)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FACT-B)[5]:该量表共分为5个领域,36个条目。即生理状况(7条),社会家庭状况(7条),情感状况(6条),功能状况(7条)和附加关注(9条)。量表采用等级式条目设置,分为:一点也不、有一点、有些、相当、非常 5个等级。在评分时正向条目直接计0~4分,逆向条目则反向计分,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该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6];(3)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5]186-187:该量表共10个项目:①如果我尽力去做的话,我总是能够解决问题的;②即使别人反对我,我仍有办法取得我所要的;③对我来说,坚持理想和达成目标是轻而易举的;④我自信能有效地应付任何突如其来的事情;⑤以我的才智,我定能应付意料之外的情况;⑥如果我付出必要的努力,我一定能解决大多数的难题;⑦我能冷静地面对困难,因为我信赖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⑧面对一个难题时,我通常能找到几个解决方法;⑨有麻烦的时候,我通常能想到一些应付的方法;⑩无论什么事在我身上发生,我都能应付自如。该量表采用Likert4级评分法,各项目均为1~4分,评分时,“完全不正确”记1分,“有点正确”记2分,“多数正确”记 3分,“完全正确”记4分,得分越高说明自我效能感越好[7]。

1.3 资料收集

本次调查由专人负责。在填写前使用统一指导语进行说明,患者匿名填写,填写后由调查人员复核、检查、及时补漏,确保问卷合格。填写完成后当场收回。回收120份有效问卷,有效率为100%。

1.4 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乳腺癌患者一般资料

年龄20~68岁,平均(36.25±14.59)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2例(10%),初中及高中52例(43%),中专及大专39例(32.5%),本科及以上17例(14.5%)。疾病分期0期16例(13.3%),Ⅰ期33例(27.5%),Ⅱ期45例(37.5%),Ⅲ期20例(16.7%)Ⅳ期6例(5%)。已婚者84例(70%),未婚者23例(19.2%),离异或丧偶者13例(10.8%)。将乳腺癌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疾病分期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婚姻状况间患者生活质量得分无差异(P>0.05),见表1。

表1 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单因素分析

2.2 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得分情况

本次调查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总分平均为(87.52±23.41)分,最高分138分,最低分6分。患者生活质量得分处于较低水平,见表2。

表2 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得分与常模比较(n=120)

2.3 乳腺癌患者术后自我效能感得分情况

本次调查乳腺癌患者术后一般自我效能感最高得分37分,最低得分6分,平均(26.27±4.81)分,与全国常模(28.64±5.21)[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3。

表3 乳腺癌患者自我效能得分与国内常模比较(n=120)

2.4 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分析

本次调查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自我效能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4。

表4 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分析

3 讨 论

3.1 乳腺癌患者一般资料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单因素分析表明,不同年龄段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龄增长生活质量逐渐下降,其原因可能为:年轻的乳腺癌术后患者更关注手术产生的问题,更愿意寻求相应的解决措施;随着年龄增长患者应对手术的躯体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均有所下降,影响生活质量[8]。不同文化程度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文化程度越高的患者生活质量越高。可能与文化程度越高的乳腺癌术后患者获取疾病相关医疗信息的途径较多,更容易采取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和处理术后不适症状有关[9]。不同疾病分期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疾病分期较早的患者生活质量相对较好。其原因可能为:早期乳腺癌患者多无明显症状,健康状况相对较好,术后远期生存率较高,患者应对疾病、战胜疾病的信心较强,生活质量较高[10]。

3.2 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不佳

近年来随着乳腺癌系统化治疗方案的改进及外科手术治疗的广泛应用,使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下降,无病生存期显著提高。虽然乳腺癌患者术后生存期延长,但患者仍需要面对癌因性疲乏、睡眠障碍等使生活质量下降的问题[11]。本研究显示乳腺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得分不高,低于其他研究患者得分[12]。乳腺癌患者术后均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躯体不适感强烈、运动能力降低、自我形象紊乱、工作能力下降等。可能是由于乳腺癌术后形态变化,以及手术后放化疗的治疗导致患者生理功能下降、心理产生不良负性情绪[13],均可导致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治疗依从性差,加重治疗不良反应,从而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3.3 乳腺癌患者术后自我效能感水平不理想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拥有成功执行某种特定行为能力的自信心,影响着人们对于困难和挫折的处理方法[14]。本次调查显示乳腺癌患者术后自我效能感得分低于国内常模,说明乳腺癌患者术后自我效能感水平不理想,在应对疾病及治疗过程中信心不足。自我效能感低的患者多数不能正视病情,很难从负性情绪中走出来,容易对治疗失去信心。认为自己处理、控制疾病潜在危险因素的能力差,并将潜在的困难看得比实际更重,不能有效地运用自身能力解决问题。

3.4 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与自我效能感密切相关

研究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术后自我效能感与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自我效能感越好的患者生活质量越高[15]。自我效能感好的患者自我保健意识较强,能积极获取与疾病相关的治疗信息,主动改善自己的不良生活方式,使疾病对生活质量的影响降到最低。由此可见良好的自我效能感是乳腺癌患者术后长期带病生存的保证。提示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可通过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调动患者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到疾病的治疗及康复过程中,改善其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效能量表乳腺癌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