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调查

2018-11-06 08:17孙蕊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结果显示慢性病效能

孙蕊

(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0)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不断上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早已引起重点关注[1]。老年慢性疼痛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影响很大,其特点是治疗后彻底康复率低、就诊率低以及患病率高[2-3]。有研究结果显示[4-5],我国老年慢性疼痛的患病率为35%左右,而这些老年慢性疼痛的患者中有近40%的患者需要长期的治疗。有研究结果显示[6],长期的慢性疼痛不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生理和社会认知障碍等,还可能出现关节活动度的降低。目前,对于老年慢性疼痛患者虽有大量的研究,但对于社区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的调查研究甚少。本研究于2015年2至2015年10月,对锦州市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研究,旨在了解当前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于2015年2月至2015年10月,应用便利抽样方法,对锦州市384例老年慢性疼痛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1)年龄≥60岁;(2)疼痛时间超过半年;(3)无意识障碍,无严重的器质性疾病;(4)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1)严重的心脑肾等器质性疾病;(2)不愿参与本研究;(3)疼痛持续时间少于半年。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1)一般资料调查表:由研究者自行设计,主要包括老年患者年龄、性别、学历、疼痛病史、疼痛部位、疼痛类型、疼痛程度等;(2)生活质量量表[7]:该量表主要有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维度;应用在正交因子分析的条件下每个条目的权重得分来计算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得分越高,健康状况越好。标准生活质量量表中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能够解释SF-36 的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总变异量的 82%和 89%,且被证明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3)激惹、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8]:该量表由焦虑、抑郁、内向型激惹与外向型激惹4个维度构成,共计18个条目,量表得分越高提示心理健康水平越差;(4 )医学应对问卷[9]:该量表由屈服、面对、回避三个维度,共计20个条目构成,每个条目得分为1~4分,各个得分越高提示越常选择该种应对方式;(5)自我效能感量表[10]:该量表主要由疼痛管理自我效能感、躯体功能自我效能感、症状应对自我效能3个维度,共计22个条目构成,每个条目得分范围为1~5分,该量表总得分范围为22~110分。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q检验;对于躯体健康、心理健康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于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老年慢性疼痛患者人口学特征

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的年龄为60~81岁,平均年龄(68.6±5.9)岁;性别:男性患者104例,女性患者280例;婚姻情况:已婚284例,丧偶 80例,其他20例;学历情况:小学及以下98例,初中165例,高中及以上121例;医疗费用情况:公费医疗的老年慢性疼痛患者84例,医疗保险 231例,新农村合作医疗 9例,自费70例;工种:体力劳动者 289例,非体力劳动者 95例;疼痛时间 0.5~ 52年,平均疼痛时间(15.5±7.9)年。

2.2 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单因素分析

对人口学特征在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之间的差异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职业、不同居住地区及身患慢性病数目等是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生活质量与心理状态、应对、自我效能之间的相关分析

对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生活质量与心理状态、应对、自我效能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见表2。

2.4 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以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生活质量总得分为因变量,以老年慢性疼痛患者人口学特征、心理状态、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得分等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

表1 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单因素分析

表2 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生活质量与心理状态、应对、自我效能之间的相关分析(r值)

注:“*”表示P<0.05,“PSE”代表疼痛管理自我效能感,“FSE”代表躯体功能自我效能感,“CSE”代表症状应对自我效能

表3 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学历越高,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就越高;非体力劳动者心理健康水平好于体力劳动者的健康水平,与配偶居住的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要好于独居和与子女居住的老年慢性疼痛患者;慢性疼痛患者身患慢性病数目愈多,其躯体健康水平就愈差。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学历较高的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由于健康知识掌握的较多,同时其就诊依从性较高。非体力劳动者大多学历较高,大多时间可以自己进行心理健康的调节,因此,非体力劳动者的健康水平较高,同时长期跟配偶居住,因为与配偶之间有更多的语言,夫妻之间互相了解,同时能够相互关系、陪伴,因此,与配偶居住的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较高,而身患慢性病种类越多,其承受的痛苦就越大,因此,身患慢性病种类多的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的躯体生活质量较差。有研究结果显示[11-12],身患慢性疼痛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远低于没有慢性疼痛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同时老年慢性疼痛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呈加重趋势,是困扰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

自我效能感是指患者对自身所患疾病的管理能力,其包括疾病的管理、管理相关症状体征的能力,自我效能感是患者在面对自身所患疾病的自我认知评价[13]。本研究结果显示,自我效能感的各维度与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之间呈正向相关关系,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我效能感可以预测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其能解释总变异量的43.2%。有研究结果显示[14],自我效能感与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之间有着密切关系,自我效能感越强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其就更多的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应对疾病。因此,要想提高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就可以通过提高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具体的途径为医护人员定期进行老年慢性病知识的健康讲座,组织大型义诊,构建老年慢性病交流平台,纠正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的错误认知,让其掌握更多的老年慢性疼痛相关知识。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抑郁、屈服与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生活质量之间呈负向相关关系,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抑郁、屈服是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生活质量的预测变量,二者可以解释总变异量的64.3%。有研究结果显示[14]216-219,老年慢性疼痛患者常常伴随着抑郁,抑郁可以加重老年慢性疼痛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使患者放大疼痛体验,夸大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而屈服为应对疾病的消极的应对方式,有时可能使患者对康复的希望丧失,进而加重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的病情。这一研究结果与李香风[15]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因此,护理人员更多的深入老年慢性疼痛患者家中,要更多的与老年慢性疼痛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以了解老年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与选择应对慢性疼痛的方式,树立老年慢性疼痛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患者积极应对慢性疼痛,以提高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结果显示慢性病效能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最严象牙禁售令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野生大熊猫保护取得新成效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