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做好教育改革文章

2018-11-15 09:40孟锦群
当代贵州 2018年46期
关键词:遵义市全市学校

文_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 / 孟锦群

改革开放40年来,遵义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教育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改革开放40年来,遵义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教育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职业教育蓬勃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遵义大学城实现5所院校7万师生入驻;特殊教育、民族教育、继续教育取得显著成效;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遵义完成了全市8万名教师轮训一遍的任务;全市正高级、特级教师和省级名师数量领先全省。党的十八大以来,遵义在全省率先出台《遵义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意见(试行)》,校长职级改革、教师薪酬制度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对外交流合作持续深入,实现了“对接京沪、融入成渝、兼容并蓄、走向国际”的教育开放实践目标,素质教育得到全面发展。

截至目前,遵义各级各类学校3424所,在校生140余万人,教职工9.7万人。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7.2%;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0%,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为96.78%。

教育先行

遵义市委、市政府把教育发展放在重要位置,2017年以来,全市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保持在4.5%以上。针对“入学难”“大班额”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遵义市中心城区教育布局规划(2015—2030)》编制发布,明确提出要有效保障教育用地。《遵义市中心城区基础教育发展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出台,全市规划建设学校123所,总投资78亿元,建成后可新增学位11.7万个,有效缓解中心城区“大班额”问题。

聚焦大学城建设,打破高等教育发展瓶颈。先后投入100亿元建成遵义大学城,实现6所高校7万名师生入驻,形成了黔北高等教育集聚区。遵义医学院正式更名遵义医科大学,其中,药学学科获得贵州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临床医学学科获得贵州省区域内一流建设学科。出台专门文件支持遵义师范学院“升硕”“升大”,遵义职业技术学院通过贵州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立项,茅台学院成功设立并招生。

抢抓上海教育对口帮扶机遇,深度拓展交流。遵义与北师大、西南大学签订市校合作协议,稳定推进北师大——遵义教育高端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和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项目,目前北师大遵义附属学校已建成投用。中国足球运动学院西南分院落户遵义并在全国5所分院中率先挂牌招生,并以此为契机,推动遵义校园足球全覆盖工程加快实施。与绵阳等西部教育强市深化教育合作。坚持“教育招商引资是最大的招商引资”的理念,全力引进华东师大基础教育集团、浙江海亮教育集团、上海世外教育集团等多家知名教育机构到遵开展业务和合作办学。

品质培育

围绕教育转型发展根本目标,遵义以新一轮课改为主线,以社会最关注的问题为突破口,以学校优势为生长点,遴选基础好的学校(小学、初中)为市级项目学校,各县(市、区)全面启动品质学校培育工程。

推进学校品质变革,学校面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和新需求,把办学理念内化为行动。为推进学校的品质变革,遵义各学校从家校共育、学科课改、德育活动、校本化课程体系构建、体育艺术教育、科技创新教育等不同的切入点开始行动,以点带面,提升办学品质。各中小学要树立危机意识、赶超意识,以北京、上海、四川、重庆等地好学校为标准,力求革新,力求进步,尽力缩小差距,努力后发赶超,办好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好学校。

“在品质学校培育中,我们重视红色基因传承和德育品牌培育,全市启动开展以‘讲好长征故事、落实立德树人’为主题的‘长征故事进校园’德育活动,在教师中培养一批长征文化专家,在学生中培养一大批故事讲解员,并与遵义纪念馆合作,对学生讲解员进行星级评定。”遵义市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说。

2017年以来,遵义市教育部门在全市范围内遴选22所“长征故事进校园”首批市级示范学校,并从各示范学校中培训选拔出优秀的学生宣讲员。目前,遵义已培养出500余名小小义务红色宣讲员,节假日在遵义会议纪念馆为游客宣讲红色文化,并在全市乃至省外一些大学开展宣讲活动,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对外持续掀起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热潮。

此外,从去年起,遵义市教育局还整合资源、聚沙成塔,为开展优秀学生研学旅行提供资金和平台保障,从到深圳游学开始做起,逐步开展到全国各地的游学活动。

“新两基”要求,要重视学校音体美课程,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不准随意占用,特别要重视“校园足球”工作。图为建成并已投入使用的遵义市新蒲新区新蒲小学。(宋亮 / 摄)

扩大开放

“必须牢固树立‘用明天的理念办今天的教育’理念,按照‘对接京沪、融入成渝、兼容并蓄、走向国际’的思路,强力推动遵义教育综合改革。”遵义市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说。

根据规划,遵义将以北师大合作项目为载体,推动遵义教育走向北京。抓住上海帮扶历史机遇,实现遵义教育历史跨越。深入实施成渝战略,推动学校与成渝地区学校对标发展,着力促进遵义师生通过高雅艺术形式与北京上海艺术专家、教师和学生在交流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在交流中提振信心、找到差距。

同时,遵义还将组织遵义教育代表团赴台湾开展考察和交流,邀请台湾教育同行来遵义开展教育交流活动,把青少年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建设为对外交流平台。努力实现通过开放,深入实施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遵义市教育国际化水平,切实加大城镇教育资源建设力度,确保配套学校建设与住宅建设首期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努力实现硬件要增量,软件要提质的目标。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顺天致性,守望花开。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花,教育只有遵循了人的发展规律,满足了人的发展需求,健全了人格与心智,才能通过成风化人,守望呵护每一朵花如期绽放。“今后,我们要打好发展基础,确保遵义教育一张蓝图绘到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遵义市副市长李莲娜表示。

猜你喜欢
遵义市全市学校
超越函数ex,lnx与几个导出函数公式及应用
遵义市关工委:围绕示范抓巩固“五好”组织显活力
雅安市关工委到遵义市考察学习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学校推介
习近平总书记在遵义市枫香镇花茂村考察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