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恶性肿瘤扩大切除手术及即刻修复的疗效分析

2018-11-20 03:33王善勇
当代医学 2018年31期
关键词:腮腺面神经皮瓣

王善勇

(丹东市口腔医院口腔外科,辽宁 丹东 118002)

腮腺恶性肿瘤相关组织学分类比较复杂,腮腺恶性肿瘤在影像学表现上低度上皮源性恶性肿瘤和中高度上皮源性恶性肿瘤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上皮源性恶性肿瘤和恶性淋巴瘤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临床治疗中需要合理适宜手术方式对予以腮腺恶性肿瘤患者积极治疗,获得良好效果。本文将本院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腮腺恶性肿瘤患者35例纳入研究及分析的数据资料,研究腮腺恶性肿瘤扩大切除手术及即可修复手术实施的临床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腮腺恶性肿瘤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在知情同意下签署了授权同意书,并报告院内伦理委员会备案。根据住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18例患者中男9例,女9例,年龄61~83岁,平均年龄(64.29±4.62)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4.85±3.47)年,病理类型:腺癌4例,乳头状囊性癌3例,腺泡细胞癌3例,鳞癌2例,黏性表皮样癌5例,恶性混合瘤1例,TNM临床分类:Ⅱ期8例,Ⅲ期7例,Ⅳ期3例;观察组17例患者中男10例,女7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65.48±4.07)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4.27±3.14)年,病理类型:腺癌5例,乳头状囊性癌2例,腺泡细胞癌3例,鳞癌3例,粘性表皮样癌4例,恶性混合瘤1例,TNM临床分类:Ⅱ期10例,Ⅲ期5例,Ⅳ期2例;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18例患者应用腮腺恶性肿瘤扩大切除手术治疗,待术后1个月待患者临床体征稳定后,无严重后术后并发症或不良反应时,实施修复治疗与功能重建;观察组17例患者实施腮腺恶性肿瘤扩大切除手术后即刻修复与功能重建。

腮腺恶性肿瘤扩大切除术的手术术式:采用腮腺全部切除部分保留面部神经术;全部切除但不保留面部神经;采用全腮腺、面神经及下颌骨升部根治切除术及清除术,手术过程中均严格按照标准手术流程操作,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标准。

1.3 评定指标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痊愈:皮瓣、肌皮瓣修复全部成活,无组织坏死感染症状,面部神经重建静态与动态功能良好;显效:术后皮瓣与肌皮瓣经修复治疗后全部成活,少许皮瓣边缘出现坏死、感染现象,采用换药治疗后创面全部愈合,术后面部神经静态与动态功能,结构基本对称;有效:大部分皮瓣与肌皮瓣修复成活,皮瓣边缘存在坏死感染现象,经治疗后均已痊愈,患者术后的面部静脉、动态功能基本对称;无效:皮瓣与肌皮瓣修复成活未超过半数,且坏死感染现象严重,术后面部神经动态与静态功能不对称。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对两组患者术后复发、死亡情况进行观察统计,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与死亡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统计,计量资料以“x±s”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描述,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7%,对照组患者18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临床疗效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Table 1 Comparisonof clinicalefficacybetweenthetwogroups[n(%)]

2.2 两组患者预后康复效果对比 术后1年随访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未出现术后复发及死亡患者,复发率与死亡率为0%,对照组术后复发者4例,复发率为22.22%,死亡患者1例,死亡率为5.56%,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复发率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652,P<0.05);死亡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目前,腮腺恶性肿瘤患者多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同时应用放疗、化疗以及其他辅助方式进行治疗,临床疗效较为显著[1]。老年腮腺恶性肿瘤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时,虽然了解手术创伤大,但认为只要将肿瘤病变部位去除干净即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老年患者对于手术治疗效果的要求也显著提高,在保障手术治疗效果的基础上,保障术后面部神经功能与面部容貌成为目前手术治疗的新要求[2]。是否决定牺牲老年患者面部神经取决于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术中癌病区域,若癌变细胞已经侵袭面部神经,或者术前具有面部神经麻醉、疼痛患者,分化程度差以及紧邻面部神经的患者,可应用面神经切除术治疗;针对恶性肿瘤侵袭性较大Ⅲ期及Ⅳ期患者,需采用局部扩大切除术治疗;针对面瘫、术后面神经受累者均需将面神经切除避免术后复发[3]。根据患者肿瘤病理类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选择患者颈部清扫术。对于肿瘤>4 cm者可采用常规全颈切除术,针对老年体质较弱、耐受性较差患者,可采用功能性颈淸扫术或者肩胛舌肌上清扫术治疗。

对于手术后出现的组织缺损应用即刻修复手术,可使肿瘤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显著提高,保障患者的心理平衡,帮助患者积极融入社会。即刻修复实施方法:①胸大肌肌皮瓣的应用范围较广,适用于头部、颈部组织缺损的修复与重建,多数应用扩大切除术治疗的腮腺恶性肿瘤患者,可采用胸大肌组织对缺损部分进行组织修复,但是此种方法并不适用于心肺功能差的女性患者[4]。②胸锁乳突肌皮瓣主要适用于选择性颈部清扫术治疗患者的术后缺损组织修复,同时对于面神经切除患者应用面精神干、耳大神经吻合胸锁乳突肌皮瓣功能也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5]。③游离骨外侧皮瓣的血运丰富、具有较大可供组织量等特点,适用于腮腺癌切除后缺损面积较大患者,但是此种修复对于医师显微镜外科技术水平的要求较高[6]。④耳后皮瓣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反应轻、组织量大等特点,适用于老年患者术后修复。

腮腺恶性肿瘤肿瘤扩大手术时,需将患者的面神经切除,术后患者易发生面肌瘫痪,对于单纯性面神经缺损,可采用神经吻合、耳大神经移植等手术方法,对缺损面神经进行修复重建[7]。重建面神经时需注意手术过程中,对于神经段端的缝合需保障在无张力条件下进行,并采用套管法对吻合口进行处理,选择血运丰富的移植床环境,为面神经再生提供良好环境,促进面神经的快速恢复。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提示,腮腺恶性肿瘤扩大切除手术及即可修复的实施,治疗效果显著,术后复发率较低,有利于患者面部神经功能的修复,符合外科美学,可有效满足患者对于手术效果的要求,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猜你喜欢
腮腺面神经皮瓣
浮针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研究进展
腮腺木村病的DWI和动态增强MR表现
超声检查对腮腺肿大的诊断价值
腮腺脂肪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蒙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足内侧带蒂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
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
面神经麻痹80例的护理干预体会
颈阔肌肌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
综合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3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