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归化与异化角度对比研究《狂人日记》中人名及称谓翻译

2018-11-28 11:20
文学教育 2018年34期
关键词:狂人日记归化异化

李 璐

一.引言

小说中人物的姓名和称谓是经过作家精心加工创作的,它们是人物个性和命运的体现,也是人物关系及其社会地位的重要体现,更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不同民族之间必然存在文化差异,因此,如何翻译文学作品中的人名和称谓,准确地表达人物特定的气质或者品质,同时保留原文的意蕴,将作者的意图更好地传达给读者,体现原文的文化价值,是翻译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译本选取

鲁迅,中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不仅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更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18年,鲁迅创作第一个短篇白话日记小说《狂人日记》,这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小说的主人公为患有迫害狂恐惧症的“狂人”,他异乎常人的思想行为特征导致了他在生活环境中受到排挤、敌视,被认为“有病”。通过自述式的描写,小说揭示了几千年来中国封建礼教的本质——“吃人”。这篇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它揭下仁义道德礼教虚伪的面具,表现了作者对以封建礼教为主体内涵的中国封建文化的反抗。鲁迅所处的时代,社会十分黑暗,他的小说内容大多取材于病态的社会现实,揭露了旧中国的愚昧落后。在这期间发起的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能够使语言和文字更紧密地统一起来。《狂人日记》的序为文言文,内容为白话文,其背后丰富的寓意和文化内涵是翻译中的重点和难点。

沃尔夫冈·顾彬(Wolfgang Kubin),著名汉学家、翻译家、作家,是德国最著名的汉学家之一,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和中国思想史。他曾表示,鲁迅的白话文是最漂亮的,他的思想无人能比。1994年,他翻译出版《鲁迅选集》在德语国家非常热销。

三.归化与异化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译界开始迎来“文化转向”的热潮,翻译不再拘泥于传统的纯粹的语言翻译,与文化相关的各种因素逐渐被关注。翻译理论研究者们开始探索翻译在文化层面的意义,在本国文化和他国文化间寻找平衡点,在此基础上实现跨文化的翻译交流。由于原作与译作之间存在文化差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很难做到不出现误译,很难百分百忠实地再现原文的文化内涵。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忠于原文固然重要,但是不考虑译语的文化背景,忽略译语读者的感受,显然是不明智的。面对这种文化差异,译者大多会同时采取“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

1995年,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韦努蒂(Lawrence Venuti)在其著作《译者的隐身》中提出“归化”(domestication) 与“异化”(foreignization)概念,其本质是直译和意译的延伸。

1.归化

“归化”是指在翻译过程中,以译语文化为中心,顺应译语的文化和表达风格,让译文向译语读者靠拢。在“归化”翻译过程中,译者多使用流畅、自然的语言来翻译,尽量回归本土文化的语言传统,这种迎合本土的翻译策略,使原文的陌生感被淡化,有助于减少读者的障碍,提高译文的可读性与娱乐性。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有识之士开始翻译西方的作品,由于中国长期处于封闭状态,读者对西方文化所知甚少。因此,考虑到读者的接受能力,不少译者采取了归化的方法。

2.异化

“异化”则恰恰相反,是指在翻译过程中,以源语言文化为中心,迁就外来文化的语言特征,即译文尽量向原作和源语言文化靠拢,这种保留原作的文化特征和语言风格的翻译策略,让读者更好地领略鲜明的异国文化,感受“异国风情”。在五四运动时期,对外国文学作品和学术思想的介绍大多采用异化方法。

四.译法比较

1.归化翻译

1)die Gesch ftsbücher des Herrn Feudal

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

古久先生是小说中除狂人以外最重要的人物,他是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是有权有势的人,是封建传统和伦理道德的维护者。此处的古久先生既指一群人,也暗指中国腐朽的封建社会,“吃人”的社会。鲁迅选择与“旧”谐音的“久”字,暗指中国社会的落后,同时“久”字也有时间长的意思,此处还指封建思想存在时间之久,对人的迫害之深。“古久”是体现文章主旨的关键词,若直接将其音译为“Herr Gu Jiu”,势必造成信息的流失,译文读者难以把握住作者命名的真正用意。此处,顾彬没有采用直译的方法,而是巧妙地选取了Feudal一词,该词由Feudalismus引申而来,意为:封建的,封建制度的。读者读到该词便能理解作者文字背后的意图——批判中国封建社会。笔者认为,顾彬选该词的巧妙之处还在于,他挖掘出文字的深层意义之后,并没有直接将“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翻译为“die Geschftsbücher des Feudalismus”, 也没有将其译为“die Geschftsbücher des Feudalherrn”,原因在于,正如笔者上文提到的,此处的“古久”既是对封建制度、封建社会的批判,也是对封建思想和封建社会中地主阶级代表的批判,顾彬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没有将该词限定死,选用一个形容词,在表达其深层意义的同时,给读者自己留下思考的空间。

2)Die Herren X, zwei Brüder, deren Namen ich jetzt unerw hnt lasse, sind mir in früheren Tagen auf der Mittelschule gute Freunde gewesen.

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校时良友。

这段是小说文言文序言的开头。“昆仲”是称呼别人兄弟的敬词,“昆”古义为哥哥,胞兄,“仲”则是弟弟的意思,该词与德语中Brüder正好对应,“某君”译为X形式上简洁明了,也非常符合读者的习惯。

3)Was mag Altwürden Zhao gegen mich haben, was erst recht die Leute auf der Strae?

我同赵贵翁有什么仇,同路上的人又有什么仇?

新媒体赋权是一个主动参与式的传播过程,在去中心化的伦理关系、多元化的伦理场域和实践性的伦理情感中潜藏着深刻的伦理意义。个体在行动过程中,表达、接收、传播、集结、争议甚至产生的网络暴力,都旨在提升自身的生活质量,也许是物质生活的满足,生存环境的改善,亦或是精神上的关注和尊重,并产生社会影响,推动社会进步,从而实现更为平等而理想的伦理状态。

“翁”在汉语中有“老头儿”的意思,指上了年纪的人。“贵”指地位高,门第和声望尊贵。很明显,此处的“贵翁”是称谓而非人名,是身份的象征。“路上的人”,指的是同社会上的同胞,同是这个时代,活在封建社会里的底层人民。如果直接音译,读者可能不能理解作者的苦心——狂人遭受所有人的排挤。顾彬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利用“Altwürden”这个新造词,表达文中人物的身份和称谓。形容词“alt”指“年老的”,“Würde”指(人的)威严,也指地位高贵、身份显赫之人。通过该词,读者能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理解背后深层涵义。

4)Die Eltern haben es ihnen beigebracht.

这是他们娘老子教的!

“娘老子”指爹妈,“Eltern”在德语中指父母。此处在意义上翻译地很准确,但是“娘老子”为口语词,翻译为“Eltern”,读者体会不到“狂人”的语气。

5)Sie haben sich vom Landrat ins Joch stecken lassen, sie haben sich von der Gentry ins Gesicht schlagen, ihre Frauen wurden ein Opfer der Amtsbüttel, ihre Eltern wurden von den Glubigen in den Tod getrieben.

他们——也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他们那时候的脸色,全没有昨天这么怕,也没有这么凶。

“Landrat”意为县长,通常是联邦德国一县的最高官员,相当于中国的知县,此处翻译准确。在古代的中国,“绅士”指在地方上有钱、有文化、有社会地位的的人。在德国的封建制度中,君主把土地连同土地上的农民作为采邑赐给大贵族,世俗的和教会的大贵族又把土地封赠给小贵族而形成骑士领地,因此没有与中国“绅士”完全对应的词。顾彬借用外来词“Gentry”来表示“绅士”,更能准确地介绍人物形象。

6)Du bist wie der Alte.Ich knnte dich zerfleischen,erste dann htte ich Ruhe!

老子呀!我要咬你几口才出气!

“老子”在汉语中指父亲,胡适曾在一篇文章中这么说过,“娘什么,老子都不老子”,意思为“跟我提娘有啥用?我爹都不能管我了”。顾彬将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Dubist wie der Alte”应译为“你跟你老子(既父亲)一样!”,如此读者理解地更透彻。

2.异化翻译

文学作品中的人名,大多数译者采用的都是音译的方法,即最为普遍的“姓+名”的译法。

1)Chen Laowu preschte nach vorn und begann, mich mit festem Griff heimwrts zu ziehen.

陈老五赶上前,硬把我拖回家中。

2)Laowu, sag dem Bruder, mir fllt die Decke auf den Kopf, ich mchte im Garten ein wenig aufund abgehen.

老五,对大哥说,我闷得慌,想到园子里走走。

此处顾彬采取音译法,简单、直接,且形式上也最忠实于原文。但是笔者认为,此处的“陈老五”并不一定是真实姓名。在中国,人们喜欢用数字来表示在家里的排行,此处的“陈老五”,很有可能是姓陈,兄弟中排行第五。孩子多,且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平民百姓也会按排行给孩子取名,从这个角度看,“陈老五”也可能是真实姓名。但是笔者认为,直接音译没有体现陈老五的社会地位。笔者认为,此处也无法进行意译,最好的方法为注译。

3)Yi Ya kochte seinen Sohn und tischte ihn Jie und Zhou auf.Wer htte gedacht, dass nach der Erschaffung von Himmel und Erde durch Pan Gu die Menschenfresserei bis zum Sohn von Yi Ya fortgesetzt würde und von diesem bis zu Xu Xilin und von Xu Xilin wiederum bis zu dem Mann, der in Wolfsjungenddorf gefangengenommen wurde.

易牙蒸了他儿子,给桀纣吃,还是一直以前的事。谁晓得从盘古开天辟地以后,一直吃到易牙的儿子;从易牙的儿子,一直吃到徐锡林;从徐锡林,又一直吃到狼子村捉住的人。

此处所提到的人多为历史上的人物。桀和纣都是暴君;易牙为春秋时代一位著名的厨师,曾烹子献糜;盘古为中国民间神话传说人物,传说中开天辟地创造人类世界的始祖。徐锡林为辛亥先烈、安庆起义带头人,后被残忍杀害,心肝被炒食。顾彬此处采取音译法,直接翻译人名,用汉语拼音的方式把原小说中的人物姓名以读音一致的方式保留了下来,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注意到以上“陌生”的信息,激发他们继续阅读和探索文化信息的兴趣。这种“异化”翻译策略能很好地达到跨文化交际的功能。

五.结语

“归化”和“异化”的翻译原则各有优缺点。归化原则因其译文流畅易懂,降低了读者的理解难度,但其不足是丧失呈现文化内涵的形式;异化原则虽然可以保留该形式,但译文有时生涩难懂,增加了译文读者的理解难度,甚至会造成读者的误解。“归化”和“异化”看似矛盾,辩证统一。小说中的人名受复杂多样的文化的制约,译者在翻译人名时,在对文章主旨及内容全面理解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读者的需求,恰当地运用“归化”及“异化”,不能舍此求彼,力求“原汁原味”地将作者意图与源语言文化传递给读者。

猜你喜欢
狂人日记归化异化
马克思的异化观及现代西方学者对它的拓展
拒绝异化的人性之光
测大角归化法归化值的两种计算方法及其精度分析
异化理论的继承与变革
归化(双语加油站)
归化已成国际篮坛普遍现象
归化,切勿只盯着一时之需
《狂人日记》的深层意蕴论析
浅谈《狂人日记》中的隐性对话
鲁迅对人性的考察和有关国民性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