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对厌学情绪的影响:自尊的中介作用

2018-11-28 08:14胡少贤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10期
关键词:计分效能量表

胡少贤

(沈阳师范大学东校区,辽宁 沈阳 110034)

党的十九大提倡重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自2005年起,国家重视发展中职教育,中职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虽然中等职业学校在我国大规模地发展起来了,但中职教育始终存在许多问题。九年义务教育虽然已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但个别地区的学生初中时就辍学,去中职院校读书。城市的初中生把中职院校当成上不了普通高中的无奈之选,因此中职院校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呈现下降的趋势,中职生的辍学率呈上升趋势。造成中职生厌学情绪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观因素有抗挫折能力差、自尊水平低、自卑、自我效能感缺失等。

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是“个人对自己在特定背景中是否有能力去操控行为的期望”,即个人在特定情况下可以根据自身能力客观判断现状,一旦自身有能力解决某类事物时,就会产生自信。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感到自己对自我和周围环境的可控性高,因此敢于直面挫折,而不会选择去逃避。

罗森伯格编制了自尊量表。他认为,自尊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高自尊水平的人面对环境的变化时更容易很快地适应环境,不易退缩和羞怯;而低自尊水平的人面对环境的变化时容易产生消极情绪,更易在人际关系中出现问题。

高媛媛的研究证实,自尊和自我效能感都是以自我评价为基础的,具有中等程度的相关。从前人研究中发现,自我效能感及自尊都对学生的厌学情绪产生影响,且这三个变量之间两两相关,但前人的研究中很少将三者之间的关系结合起来加以研究,所以有必要对三者之间的作用机制加以探讨。

本研究以中职学生为被试,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考察自我效能感和自尊对厌学情绪的影响,探讨自尊可能起到的中介作用,并探讨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厌学情绪上存在的差异性,对于如何改善中职生辍学率高这一现状具有一定意义。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本研究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在沈阳、保定两市的三所中职院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91份,其中有效问卷322份。回收率为97.75%,有效率82.35%。其中男生106人,女生216人;高一115人,高二110人,高三97人。

(二)工具

1.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

由张建新和Schwarzer编制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为单维量表。该量表一共有10道问题,采用1~4级评分,得分越高则自我效能感越高,其题目项如“有麻烦时,我通常能想到一些应付的方法”。研究中该量表的α系数是0.82。

2.自尊量表

由罗森伯格于1965年编制的自尊量表,该单维量表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

该量表共有10道题,采用1~4级评分,总分越高自尊水平越高,其题目项如“我感到我有许多好的品质”。该量表包含正向计分和负向计分,其中正向计分题目为:1、2、4、6、7 五道题;负向计分题目为:3、5、8、9、10五道题,其中负向题目应该反向计分。研究中该量表的α系数为0.75。

3.中职生厌学情绪评定量表

由戴鸯鸯参考前人已有问卷所编制的厌学量表,该量表共有20道题,采用“是否式”计分法,“是”计1分,“否”计0分,将各题目得分相加,算出总分,得分越高则说明厌学情绪越明显。研究中该量表的α系数为0.819。

(三)数据收集与分析

由主试采取统一标准化的指导语施测,回收所有问卷并去除无效问卷,使用SPSS24.0和AMOS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分析

(一)中职生厌学情绪、自尊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从中职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自尊和厌学情绪的描述统计值及相关系数的分析结果(如附表1所示)可以看出,中职生自尊与一般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且厌学情与自尊以及厌学情绪与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表明三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运用SPSS 24.0将被试分为高自我效能感(27%)和低自我效能感(27%),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高自我效能感的学生与低自我效能感的学生在厌学情绪和自尊水平上存在显著性的差异(t=-5.071***,t=2.413*)。高自我效能感的学生在厌学情绪显著低于低自我效能感的学生(MD厌学=-3.11***),高自我效能感的学生在自尊水平上显著高于低自我效能感的学生(MD自尊=2.02*)。上述结果表明,中职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厌学情绪以及自尊水平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

(二)自尊在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厌学情绪的中介效应检验

根据Baron和Kenny的研究,进行中介效应的检验需要满足以下条件:自变量对中介变量有影响,自变量和中介变量均对因变量有影响,且控制直接变量之后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减弱。在附表1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中职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对自尊有正向预测作用,且中职生自尊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对厌学情绪有反向预测作用,因此可以进行中介效应检验。

为进一步检验一般自我效能感影响中职生厌学情绪的机制中是否存在自尊的中介作用,参照温忠麟等提出的检验方法,根据理论假设采用结构方程技术建立了中介效应模型。以一般自我效能感为自变量,厌学情绪为因变量,用自尊作为中介变量进行路径分析,并检验整个模型的拟合情况(分析结果如图1)。因此,研究使用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及自尊均为单维结构问卷,所以将问卷中的10道题目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道题目,并进行整合计算,形成“自我效能感1”“自我效能感2”“自尊1”“自尊2”。从附表2的各项拟合数据结果中分析得出,所得模型较好地拟合了数据。

图1

如图1所示,从模型当中可以看出,一般自我效能感可以直接影响中职生的厌学情绪,其直接效应为-0.29。一般自我效能感对自尊产生显著的影响(β1=0.16,P<0.05),并通过自尊对中职生厌学情绪产生间接影响,其效果为 -0.27×0.19,即 β2=-0.0288(P<0.01)。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直接效应 (β1=-0.29,P<0.01) 和间接效应(β2=-0.0288,P<0.01)均达到显著性水平,对中职生就业能力的总效应(β1+β2)达到0.3188,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9.03%,但一般自我效能感对厌学情绪的贡献最大,为90.97%,所以自尊的部分中介作用显著。

(三)不同性别和年级的厌学情绪分析

首先,本研究表明,中职生厌学情绪在性别上并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在戴鸯鸯等人的研究中表明,男性比女性厌学情绪更高,这可能与研究所选取的样本有关,与学校以及专业有关。其次,在本研究中发现,不同年级学生在厌学情绪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高二学生厌学情绪显著高于高一和高三学生,这可能与不同年级的学习任务有关,中职学校一般对于高二的学生布置功课会比较多,并且专业类课程较多。而高一学生一般活动类课程较多,学业较为轻松。高三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校外实习,学业任务也比较轻松。

三、讨论及建议

一般自我效能感和自尊都属于自我的重要部分,两者之间有中等程度的相关。本研究的结果与这一理论观点相符,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达到0.16。另外,自尊和厌学情绪呈现著负相关,表明自尊水平较低的个体更易产生厌学的情绪,低自尊水平的个体往往对自己的行为不自信,不相信自己的自我价值,对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过度敏感。结果显示,自我效能感与厌学情绪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对其具有直接预测作用。低自我效能感的学生本身有好好学习的愿望,但由于课业成绩不理想,不被老师所看重等原因,即使他们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而有所提升,效果也不尽理想,进而自我效能感降低,导致产生自卑的情绪,甚至连尝试都不愿意,从而自暴自弃,进而产生厌学情绪。

相反,自尊水平高的个体会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时刻保持自信,不会委曲求全。他们时刻为自己考虑,做对自己有价值的事。在为人处世方面,他们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尽量维护自己的尊严。同样,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对自己拥有适度的自信心,面对成功更倾向于内部归因,面对失败可以客观地分析内外因素,更好地提升自己。

因此,解决中职生厌学的问题,就中职生本身而言,提升其自我效能感具有重要意义。中职院校日常的人才培养及就业指导工作中,首先应向教师传递因材施教的教育观,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使得教学进度适应学生的能力水平,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就感。其次,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专长,学业上不突出的学生让他们在自己兴趣范围内有所成就。同时,这一成就也可以成为他们在就业时突出的优点,使得他们意识到自己有过人之处。最后,学校可以通过班会例会等活动肯定学生们的进步以及他们的价值,正向强化会增加学生们的积极情绪。除此之外,学校可以举办一些具有趣味意义的竞技活动,例如职业技能大赛等,不仅可以调动学生们生理上的积极性,让他们活动起来;也可以调动他们情绪上的积极性,让他们体验到情绪上的愉悦感。

就中职生本身而言,尽量参与自己擅长的活动,减少从事自己不擅长的活动,降低挫败感。另外,将自己过去与现在的表现对比,发现自己的进步,肯定自己的长处。学生应与他人积极互动,通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不断激励自己,完成学业。

本研究得出的数据在人口学变量方面(性别和年级)存在不足之处,样本的选取未遵循随机取样的原则,选取的学校中女性人数显著高于男性,且在某所女子职业院校中,几乎所有的被试均为高三女生,导致本次研究的男女生厌学情绪的对比与其他研究结论不符,这是本次研究需要改进之处。

四、结论

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中职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自尊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两者与厌学情绪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2)在自我效能感对厌学情绪影响中,自尊起部分中介作用;(3)不同性别中职生的厌学情绪无显著差异;不同年级学生的厌学情绪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高二学生的厌学情绪更高。

附表1 中职生自我效能感、自尊和厌学情绪的描述统计值及相关系数(n=322)

附表2 结构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数

猜你喜欢
计分效能量表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带定性判断的计分投票制及其公理刻画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高级教师评审倾力一线教师
基于单片机的中国式摔跤比赛计分器开发设计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