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顶岗实习问题探究与应对策略

2018-11-28 08:14戚玉强赵秀英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10期
关键词:考勤顶岗导师

戚玉强,赵秀英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高职院校的职业属性,就指明了职业院校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必要性。顶岗实习,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学生认识企业、磨砺专业、接触社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校企合作的桥梁和载体。

一、顶岗实习的意义

教育部要求高职院校推行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保证学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顶岗实习。各高职院校在顶岗实习的教学安排上,采取了不同方式的教学改革和创新,就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实习的质量和效果,为毕业生顺利就业奠定基础。但由于顶岗实习地点在校外,时间跨度长,学生实习较为分散,这对职业院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实习管理,全面提高顶岗实习质量,已成为高职院校教研教改的重要课题。

二、顶岗实习问题探究

总体而言,顶岗实习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大部分高职学生能充分利用顶岗实习在企业岗位上实践,有效地锻炼了专业技能,缩短了最终就业时的磨合期。顶岗实习弥补了高职院校学生知识应用上的劣势,为学生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对其今后走向社会很有帮助。但是,现在的顶岗实习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目标与社会脱轨

一方面,企业的快速发展、技术的更新换代无法第一时间传导到高职院校,导致学校无法准确掌握企业对人才培养的最新要求,以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达不到企业要求,影响学生后续就业发展。另一方面,当今企业不仅需要专业过硬的技能型人才,更希望员工具有较高的道德素养,如忠诚度、团队精神、奉献精神等。部分高职院校仅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思想道德的教育,这必将导致其培养的学生整体素质不高,不能适应新时代下企业对员工的要求。

(二)就业稳定性差

不少高职毕业生不能正确认识自身的条件和不足,就业定位不清,目标不明,存在“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现象,在企业实习、就业时遇到现实条件与职业期待有差距时,不是迎难而上、勇于克服,而是萌生退意、频繁跳槽,不稳定现象随之出现。

传统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按照“学校→企业”的“开环”模式,学生即使在最后顶岗实习中了解应职岗位特点和人才要求,但苦于无法再回到学校学习充电,这将不能高质量适应企业需要,无法提高其职业认同感和就业稳定性。

(三)分散管理难度大

毕业即能顺利就业是家长、学生及学校的共同期望,顶岗实习是学生就业前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重要阶段。高职院校普遍面临的问题是毕业实习单位多,学生实习分散(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学校实习指导与质量监控难度大,毕业实习的质量控制存在监管盲区。

三、顶岗实习管理之应对策略

(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1.订单班、现代学徒制办学模式

作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单位,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以下称江苏牧院)始终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办学宗旨,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打造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衔接”,在“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探索出一条新路。“上海农场”班、“蒙牛”班、“江苏日晨”班等校内十多个试点班级先后实施,为企业量身培养专业型人才。通过项目实施,校企双方不仅签订合作协议与人才招聘合同,还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招生就业、岗位培训等方面共同研讨、深化合作,确保培养目标零距离对接企业需求,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2.加强学生专业体验教育,增加“辅岗实习”环节

江苏牧院农业工程学院经过实践,探索出“入校认知学习——企业辅岗实习——返校深入学习——毕业顶岗实习”的“工学交替模式”,即在高职低年级阶段实施“辅岗实习”课程,利用“辅岗实习”中职业岗位的真实场景,为学生提供企业见习和辅岗实践的锻炼机会,初步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质量意识、团队意识等职业素养,将勤奋务实、诚实守信等做人要求印刻在学生脑海中。

“辅岗实习”环节能让学生提前认识专业和职业,逐步形成相对务实的择业观,对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增强职业认同感、提高就业稳定性和就业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加强职业素养教育

针对部分高职学生顶岗实习频繁离岗、就业稳定性较差的情况,笔者建议重视高职学生的挫折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企业文化教育、职业期待教育。

通过挫折教育可以让学生明白,实习中遇到困难是正常的,想办法解决所遇之困难,这对快速提升职业能力、顺利适应职场很有帮助;职业道德是职场人的立身之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职业观对学生来讲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和身心健康;企业文化是学生认识企业、感受企业的重要元素,良好的企业文化催人奋进,使学生全身心地融入企业,为实现个人理想和企业的目标而努力;培养学生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对其职场发展很有必要,不少高职学生都存在着“眼高手低”的问题,但对职业前景、工资收入、工作环境等都存在着较高的期望。因此,要消除学生的浮躁心理,正确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合理确定自己的就业期望值。

(二)双导师制度

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时,依赖企业人员的技术指导与帮助,企业技术骨干这时就成为学生的企业导师。“双导师”制应运而生,即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在顶岗实习阶段共同培养学生,学校导师负责学生实习的理论指导与线上成绩评定,企业导师负责生产环节的技术指导与工作效果评定。为进一步加强教学环节与生产实习的对接,毕业设计可结合岗位进行,这样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校内外“双导师”的作用将更凸显优势。

顶岗实习管理平台功能示意图

(三)互联网+平台管理

为加强顶岗实习管理,不少高职院校建立了顶岗实习管理平台。师生除了可以利用平台进行实习材料上传与指导外,平台还支持考勤管理与交流互动,实现数据收集、分析等功能,为学校的教学、学生就业等工作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顶岗实习系统具有电脑端和手机WEB端两种操作方式,手机的GPS信号定位功能可以实现工作考勤打卡。老师可以利用考勤管理功能实时查看学生的考勤状态和所在位置,对实习中的考勤情况进行统计,减少了实习监控的盲区。

除了线上指导外,高职院校还应对学生进行实地走访,了解学生工作环境、生活条件,召开有企业代表和学生参加的座谈会,全面了解企业和学生对实习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另外,为加强顶岗实习稳定性,提高顶岗实习质量,学校还应加强校企交流与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就业岗位。江苏牧院每年组织两次大型人才招聘会,学校对入场企业实行准入制,即划定企业的规模,明确学生的起薪标准等,从源头上保证学生实习、就业的质量,为学生岗位锻炼与职场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考勤顶岗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考勤应用研究
智能人脸识别考勤系统
浅谈电子考勤的优势及简介
V eraW an g
教育部要求保障顶岗学生实习安全
浅谈用人单位的考勤管理在劳动管理中的重要位置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顶岗实习内容探析
高职煤炭类顶岗实习“421”运行机制
爱情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