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玩数学”

2018-11-28 11:59苏建容
新校园·中旬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数学游戏学习兴趣数学教学

苏建容

摘 要:爱玩是学生的天性,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过程与游戏活动的有效结合,能够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主要以“玩数学”为研究內容,分别提出了激发学生“玩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玩数学”的参与度以及提升学生“玩数学”的水平三种途径,期望以此将传统的数学教学变成学生喜欢的“玩数学”活动,使学生可以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得到协调发展。

关键词:数学教学;数学游戏;学习兴趣

“玩数学”是新课改背景下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随着近年来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部分研究学者发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也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玩数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在“玩数学”的过程中培养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依然未能“玩好数学”,甚至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厌倦心理。因此,教师有必要针对如何“玩数学”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一、激发学生“玩数学”的兴趣

1. 发挥出情境创设的作用

情境创设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在“玩数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采取情境创设的教学模式,通过与学生日常生活所能接触到的内容进行联系,以此来激发学生“玩数学”的兴趣。

一方面,创设不同的主题情境。比如在学习“角的初步认识”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相关的课件,并在讲课的过程中创造一个有趣的情境:三角形是一个粗心大意的小朋友,他在今天出门上学的时候发现自己忘带了一条边。此时教师可以将三角形的一条边擦去,随后对学生进行提问:“少了一条边的三角形还是三角形吗?”在教师的讲解和积极引导下,学生了解了角的概念形成。

另一方面,可以为学生创设故事情境教学。由于小学生对故事比较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教学知识与故事相结合。比如在讲解“千克的初步认识”课程时,教师可以提前制作相应的多媒体动画,通过演示黄豆和西瓜比体重的动画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后引出相应的知识点。

2. 发挥出数学游戏的作用

受到小学生心理年龄特征的影响,只有发挥出数学游戏的作用,寓教于乐,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玩数学”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选择符合儿童性格特点且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游戏活动,同时为学生营造和谐、快乐的学习氛围,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由于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主要以20以内的加减法为主,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必须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扑克牌或者筛子等方式加强数学练习,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做好数学习题的练习,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通过对数学游戏的有效利用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利于学生对于抽象数学运算方法的直观性理解。

二、提高学生在“玩数学”中的参与度

1. 优化教学设计

“玩数学”并非是让学生自由玩耍,而是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以寓教于乐为基本原则,以此来实现对学生的有效教学。其中,教学设计是影响“玩数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只有实现教学设计的优化,才能调动学生在“玩数学”中的参与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订不同的教学设计方案,为学生制订系统性的学习活动步骤,并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从学习内容来看,积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实现“教”与“玩”的转化。同时,还应当以课堂为起点做好课堂延伸,通过对各类学科的有效整合,使学生自主构建健全的知识体系。比如,学习厘米和米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周围的物体进行测量,使学生在测量的过程中了解度量单位的相关知识,积累更多的学习经验。

2. 开展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发挥出较强的感染力,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的主要途径。教学经验表明,学生在参加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可以积累更多的感性材料,从而建立清晰的表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探究能力。

比如,教师在“土地的测量”课程结束后,可以通过指导学生测量的方式使其对班级的长度、宽度以及学校走廊或操场的长度等进行分别测量,并计算出测量后的面积,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或者在学习“统计图表”课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班级内的男生和女生占比以及校内各年级学生的占比情况进行统计,发挥学以致用的效果,在巩固学生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成数量以及空间的基本概念。

三、提高学生的“玩数学”的水平

1. 设置挑战性课题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传统的数学练习方式进行完善,通过设置挑战性课题的方式提高学生“玩数学”的水平。由于小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利用学生对生活情境的掌握程度设置相应的挑战性课题。

比如在“表内乘除法”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课后练习题为“有24个同学要过河,每只大船可以坐4人,小船只能坐3人,如果坐大船要用几只?都坐小船呢?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数感思维,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使学生共同探讨坐哪一种船用的只数最少,增加题目的挑战难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理性思维。

2. 做好课程评价工作

课程评价不仅对教师的教学方式产生影响,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的学习思维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开展“玩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做好课程评价工作,重视形成性评价,利用学生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观察记录等,及时给予学生相应的反馈和鼓励,突出个性化的评价特点,使不同知识掌握程度的学生均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快速的发展。同时,教师应当为所有学生建立有关数学学习的成长档案,根据学生的日常数学学习表现情况定期对其进行评价,也可以要求学生家长与教师进行共同评价,并要求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在展示学生个性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认知程度,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发挥“玩数学”的教学价值。

综上所述,数学教学是小学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于语文、英语等课程,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通过对“玩数学”的分析,建议教师可以分别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参与度以及学生的学习水平等方面发挥出“玩数学”的教学价值,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丘佳元.浅谈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教育,2017,15(2):23.

[2]陈青青,李昕羽,降伟岩,等.电子书包环境下小学数学智慧教育案例研究——以《数学好玩——密铺》一课为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7,26(13):56-57.

[3]金涛.如何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浅探[J].好家长,2017,18(7):119-120.

[4]孔碧芬.小学数学“玩学”课堂探析[J].小学生(下旬刊),2017,13(6):36.

[5]魏柳珠.简论小学数学教学中“玩”的作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15(1):105.

猜你喜欢
数学游戏学习兴趣数学教学
谈游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现实意义
巧用数学游戏,成就精彩课堂
浅谈小学数学“图形的运动”方面教学策略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