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核心要素 玩转方位游戏

2018-11-30 11:49
好家长 2018年8期
关键词:方位手势同伴

文 董 娟

说起方位,人们脑海中首先想到的就是上下、前后、左右六大方位。如何以适合幼儿的方式帮助他们正确掌握和辨别这六大方位,需要教师在观察幼儿生活、学习、游戏的基础上,以课程游戏化的理念为指导,启发和引导幼儿通过参与方位游戏,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概念。

一、巩固已有经验,强化自我方位

在活动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大班幼儿已经拥有了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的能力和左右方位的空间位置经验。教师以问题“你们身上有哪些地方是分左和右的?”帮助幼儿回忆和找到前期经验。随后利用已有经验和幼儿玩指令游戏,在听指令做动作的过程,关注幼儿对左右的分辨以及从以自身为中心转向以相关参照物为中心分辨左右,将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教学的重要资源。

二、多维安排操作,丰富学习形式

大班幼儿特有的具体形象思维使得他们的学习需要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进行。在游戏中,老师注意不断丰富操作内容、变换操作形式:既有看屏幕猜手势分辨左右的操作,帮助幼儿学会细致观察,仔细辨别;又有选择奖励计算总数的操作,巩固计数能力,激励幼儿兴趣的延续;更有两两对面的合作操作,培养幼儿与同伴的商量协作能力。在充分互动的操作中,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边操作边思考,通过与空间、教具、同伴、教师的相互作用,逐步建构、整合、修正出属于自己的方位辨别概念和技能,从而获得丰富的知识和建构思维。

三、逐步递进思考,把握核心要素

赞可夫说:“教会幼儿思考,这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最有价值的本钱。”在“看图猜手势图”的游戏环节中,教师设置的手势图是层层深入、逐步递进的。第一次猜测左右手时,幼儿有了短时间的停顿。针对幼儿的困惑,教师并没有直接告诉他们看手势图的方法,而是提供给幼儿充分的探索时间,鼓励他们通过仔细观察和积极探索,寻找和发现看图分辨左右的关键思路,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和巩固所获得的经验(观察手心手背以及大拇指的方向)。第二次猜测手势造型图的难度加大,教师鼓励幼儿运用先前的经验进行独立思考,当幼儿对“猜想”没有把握时,教师提醒幼儿通过寻求帮助进行组合验证,为“猜想”寻找证据(拿出手来比一比、做一做),根据实际修正进行猜想。针对只是碰巧猜对但并未做对手势动作的幼儿,教师给予提醒和要求,启发幼儿在进一步观察和思考后修正自己的手势动作。活动过程中,教师还发现这样的情况:个别幼儿能够比画出和图示一样的手势图,但却总是站错左右线。教师在幼儿做对动作的基础上,提醒他们先观察一下自己的手,经过思考后再去站左右线。第三次猜测,出示的是面对面的实物手,除了需要考虑拇指朝向、手心手背的因素外,还需要增加考虑手腕的方向问题,这种“观察→猜测→验证→修正”的思考过程,正是幼儿学习过程中最可贵的核心品质。

四、注重分享交流,整合碎片经验

幼儿在个别操作中获得的经验是零碎、自我、粗浅的。教师重视幼儿间的相互交流,既要有自我思考与学习,又要有同伴间的相互验证,且提供机会对自己的思考进行表述和反省,同时学会聆听别人的意见并做出适当的评价。例如,手势图的游戏需要观察手心手背和大拇指的方向。教师在一次次游戏中,请操作成功的幼儿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帮助其他幼儿学会细致观察、仔细辨别。对猜想有疑问时,鼓励幼儿和同伴一起比一比、做一做,进行自我反思和向同伴学习,进而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在总结幼儿游戏情况时,让幼儿数一数今天得了几个笑脸,并发放五角星贴纸作为奖励,大家在看看、点点、数数中分享和交流成功的喜悦。

五、巧妙迁移经验,数学回归生活

经验的迁移就是让幼儿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教师根据幼小衔接的内容,在活动的最后环节为幼儿调整安排了整理游的步骤:设置左1、右2等位置卡片,请幼儿将相应的学习用品归位,为大班幼儿的幼小衔接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认识方位的基础上又对排序、序数等内容有了拓展:不仅有方位的认识,还有排序起点的问题。使得问题回归幼儿的生活,并且富有挑战性,要求幼儿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动手实践,经历再创造的过程,让幼儿明白:数学源于生活,更要应用于生活。

大班数学游戏“左左右右”的开展,把握住了幼儿游戏的精神内涵,真正实现了数学活动的游戏化,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出发,不仅让他们在游戏中巩固了从认识主体和客体两个角度分辨左右方位,更重要的是通过游戏让他们学会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将知识变成自己的“学识”、自己的“主见”和自己的“思想”。

猜你喜欢
方位手势同伴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挑战!神秘手势
寻找失散的同伴
胜利的手势
Word Fun
落地
认手势说数字
练思维:看图学方位
方位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