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点名
——让点名活动成为幼儿的趣事

2018-11-30 11:49徐凌云
好家长 2018年8期
关键词:入园趣味班级

文 徐凌云

一、改变,让点名更有趣

为了抓住点名活动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我们组织了一次以“点名”为主题的教研活动。在活动中,有位老师讲述了班级点名时发生的趣事。一个幼儿打破以往喊“到”的惯例,说了一声“有”,幼儿们哄堂大笑。随后,其他幼儿纷纷效仿。虽然这次点名活动不如往常那么有序,但却是最愉悦的一次。对于这个案例,老师们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大家一致认为可以对点名活动做一些新尝试,改变以往一成不变、简单、单调的点名形式,让“点名”这一活动变得丰富、有趣、更有意义!随后,大家开始了“趣味点名”的策划。

在年级组教师的梳理下,大家将收集来的点名方式做了分类,大致分成了语言回应、节奏回应、动作回应三类。有了前期的审议,老师们开始实践操作,各班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花式点名活动。例如,语言回应类:喜欢吃的水果、介绍玩具、问候大家、自我介绍、模仿小动物的叫声等;节奏回应类:音乐对唱、拍打节奏等;动作回应类:摆造型点名、模仿小动物等。

二、优化,让点名更多元

一段时间实践下来,我们对趣味点名活动做了调查,幼儿们都很喜欢这种充满趣味和挑战的点名方式。老师也发现在点名环节中加入别的元素可以使点名成为一种无形的教育活动,并且这种方式还为老师搭建了一个和幼儿聊天、互动的平台。同时,点名环节还发展了幼儿的创新能力,有些平时上课不太愿意回答问题的幼儿,也能在这样宽松的环境中积极表达。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有时点名花费时间太长,影响晨间谈话;随机点名方式缺少计划性;还有些幼儿容易兴奋,静不下来,使点名活动经常会因为一些小插曲而暂停。我们结合发现的问题,对这种幼儿喜欢又能让他们从中得到发展的点名活动进行了进一步优化。

通过和幼儿共同协商、寻找他们喜欢的点名内容和方式,使幼儿自己参与其中,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也可有效地避免那些“小插曲”。还可以将点名活动和晨间谈话相融合。根据班级周计划,围绕主题,制定点名时要说的内容,例如,主题活动是“‘三八’妇女节”,老师可根据当天的活动内容,点名让幼儿们来“赞美妈妈”。利用点名的时机说一说,不仅表现出幼儿对妈妈的爱,而且也发展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加深了他们对主题活动的深入拓展和学习。同时,为了和别人所说内容不重复,幼儿会积极思考,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激发了他们体会创新思维的乐趣。

在不断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只要教师善于捕捉幼儿生活中的小细节,善于观察、了解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惊喜的火花就会不断地绽放。

三、通讯,让点名更温暖

每天点名活动结束后,老师会私下与未入园的幼儿进行联系,了解幼儿缺席的原因。与此同时,那些没有来园的幼儿同样也是在园幼儿关注的对象。在点名过程中,发现有缺席的幼儿时,经常会听到“×××没来,他感冒了,发烧了”等一些回答。对于幼儿来说,大胆猜测正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那么面对幼儿的猜测,要不要让他们自己来验证呢?答案是肯定的。《指南》中提出:“支持和鼓励幼儿大胆联想、猜测问题的答案,并设法验证。”那么,对于幼儿的大胆猜测,教师应给予怎样的支持呢?于是,“我会打电话”活动应运而生了。在打电话给未入园幼儿的过程中,幼儿学会了礼貌用语,学会了根据数字一一对应地拨号,也知道了主动亲近和关心别人。为了表达对未入园幼儿的关心,有些幼儿甚至想出用视频通话。听到幼儿之间稚嫩的话语,我们的点名活动也变得更加温暖。

四、签到,让点名更自主

每天点名时,老师会在点名册上做记录,未入园的幼儿画圈,正常入园的画线,记录仿佛一直是老师应该的事。一些幼儿会时不时地拿着老师的点名册翻看着,猜测老师画的线和圈是什么意思。《指南》中指出:“大班幼儿能用简单的记录表、统计图等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发现并描述不同种类物体的特征或某个事物前后的变化。”为了让幼儿更直观地看到并记录自己的生活轨迹,我们在班级环境中创设了便于幼儿记录的签到版块。幼儿在早上入园时可在记录表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自己的入园情况。

点名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可以无限扩散,只要我们做有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的老师,关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细节,原本“枯燥无味”的事情也可以变成让幼儿们很期待。

猜你喜欢
入园趣味班级
班级“无课日”
督学入园,指导促发展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午睡的趣味
九月来到,哭闹开场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