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该从哪里来

2018-11-30 02:34杨启锋
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9期
关键词:优秀教师名师城乡

杨启锋

近年来,很多地方每新建一所城市学校,便吹响名师“集结号”:公开从区域内各学校选调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骨干教师等名优教师,似乎要把区域内名师“一网打尽”。

“建新校、聘名师、办名校”的思路在逻辑上是对的,有其合理性。为了提升新建学校的水平,尤其是建在薄弱区域或者针对弱势群体建设的新校,聘请名师的举措或许是一种事半功倍、立竿见影的民生举措。从更大的视角来看,名师是宝贵的资源,任何一所学校都会“追求”“向往”。但是毕竟名师是稀缺资源。名师资源该如何流动、如何分配?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名師该从哪里来?这是新建校发展必须摆正和厘清的一个人才难题。除了招聘名师外,更应该专注于自身优秀教师的培养。“基础不牢,整体动摇”,直接从别的学校“招揽”来的人才未必就一定适合自己学校发展,容易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而从本校土生土长起来的名师才牢靠,更能助力学校发展。一个善于培养和提升优秀教师的学校才是名副其实的名校,而新建学校不能一味从别校选、借、调优秀教师。

新学校创建之初就要找准发展定位,制订教师发展规划,全方位谋划好教师专业化成长。应一手抓学校建设,一手抓教师校本化专业发展,尤其要深入发掘新入职和普通一线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潜力,强化多层次、多岗位锻炼,形成教师发展的“磁场”,驱动他们快速成长。

站在农村学校的角度来看,一个名师可能就代表了一所学校的教学水平、一个乡村的文化高度。名师被“掐尖”式选聘到城市学校,对于个人我们不能“一刀切”地批判,但这削弱的毕竟是农村学校的实力。尤其是随着农村家长对优质教育愈加强烈的需求,一味“掐尖”式选聘城市教师,使得农村家长们会发问,“最好的老师都去哪儿了?”如果最好的老师都去城市,这对农村教育难道不是一种冷落和歧视吗?这必然导致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拉大。

名师资源如何配置,关系着区域义务教育的公平走向。面对区域名师扎堆城市的现状,优化城乡师资结构和布局,需要基层教育主管部门转变理念,推进城乡教师供给侧改革,把更多的名师资源引导到农村学校任教,真正推动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摘自《教育文摘周报》)

猜你喜欢
优秀教师名师城乡
名师直播课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优秀教师辞职终究是教育损失
湖南省优秀教师“三笔”书法比赛参赛作品展示(十三)
湖南省优秀教师“三笔”书法比赛参赛作品展示(三)
江西:优秀教师省内5A、4A级景区可免门票
浅议"名师"
城乡一体化需要公平正义的制度变革
国家十项举措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
名师读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