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文化中材质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2018-12-07 09:40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30期
关键词:湖湘创意设计青铜器

李 麟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湖南长沙 410205)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环境艺术设计,社会各领域对这方面的人才需求量较大。有些高校开始设置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尤其是在湖南地区的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强调不能仅仅学习西方设计方式,必须要结合本土的文化特色,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运用湖湘文化的材质元素。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湖湘文化中材质元素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以供大家参考。

1 概述硬材质与现代创意设计

1.1 陶瓷与现代创意设计

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的标志性发明,也是我国古代人民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我国原始陶器的早期产地包括湖南省,我国陶瓷史上该陶器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湖南省南道县玉蟾岩洞穴遗址出土是我国最早发现的陶制品,历史悠久。湖南的陶窑规模是相当大的,长沙窑和酸陵窑是具有代表性的名窑。湖南陶瓷艺术在其个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自身的艺术特色,将湖湘传统文化的现实主义风格和浪漫主义精神进行有机结合,在造型上奇形怪状,纹样变化多,整体创新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为现代创意设计提供不同的创作源泉。

湖湘陶瓷原色应用于现代创意设计中,在保存传统可用元素的基础上,准确抓住现代创意设计的发展方向,积极挖掘当代人对审美的需求,进一步系统分析现代创意设计的市场发展空间,展现出湖湘陶瓷元素的审美性。相对于其他的材质,陶瓷具有许多特点,比如:防腐、视觉效果独特、便于清理、颜色鲜艳等等。在现代创意设计应用陶瓷,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利用其优缺点,使创意设计具有科学性、艺术性和合理性。现代创意设计中使用的陶瓷,设计师可以将其作为材质载体,使设计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并且注重产品使用功能与陶瓷功能的融合,这样才可以实现最佳的设计效果。在设计方式上,设计人员要坚持“人性化”的原则,正确掌握设计师对作品的设计思路,将科学性与艺术感性相结合,将整体风格融入陶瓷设计中,只有进行有效的利用,才可以发挥作品的独特魅力。

1.2 青铜器与现代创意设计

湖南出土的青铜器数量和类型在我国南方各省中是最多的,青铜器成为湖湘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湖南的青铜器,不仅其自身具备鲜明的特征,而且与中原青铜器的风格是相似的,是湖湘地区劳动人民的结晶。与其他地区相比之下,湖南生产的青铜器具有一定的写实主义倾向,主要包括两羊尊、四羊尊等等,其在样式上相当秀美,在造型上较为生动。并且湖南的青铜器纹饰是非常精美的,主要包括兽面纹、人面纹等等,是一种独特的纹饰,这些纹样可以准确体现湖南的文化和地理特征,为现代化创意设计提供具有创意的各种素材。

作为现代设计师,对湖湘文化的青铜造型改造与重组,在产品的造型与现代环境设计中合理运用,不仅创造具有国际文化与湖湘文化审美共同性的作品,而且将传统的元素符号与纹样造型相结合。在具体运用过程中,可以先分析青铜器纹样的外部造型特征,合理运用青铜器纹样的装饰方法,在探讨青铜器纹样蕴含的文化价值后,利用青铜坚硬自身材质特征,体现出设计作品的美感。青铜器形态纹样与工艺材料的融合,在体现青铜器纹样形式美的同时,反映工艺材料与装饰艺术之间密切的联系。

青铜器爵椅如图1,设计师改变青铜器的外形与使用功能,使其与现代座椅结合,在外形上保留现有的形象特征,给人带来典雅的感觉。“四羊方尊”是湘江风格一带的标志性景点“四羊方尊”见图2,整体造型独具特色,色泽明艳,纹样多样化,雕塑具有相当强的立体感和浓郁的湖湘历史文化气息,是湖南地域文化的关键性体现。

图1 青铜器爵椅

图2 “四羊方尊”铜雕

1.3 湘绣与现代创意设计

湘绣,是以湖南长沙为中心的刺绣的总称,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2006年5月,得到国务院批准,在第一批国家级首批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列入湘绣。其刺绣工艺系统吸取许多少数民族的优点,比如:白族、土家族、苗族以及侗族等等,拥有几十种针法和上百种不同颜色的绣线。湘绣属于绘画的加工,是许多优秀绣工和画家密切合作的成果,是艺术创意风格与地域文化特色的结合,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形成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其绣面是生动活泼的,形象较为逼真,针法多样化等等。这样的民间工艺,其本身具备多种特征,其题材多、色彩艳丽、细节刻画性相当强等等,已经成为许多设计人员的重要创作源泉。设计人员将湘绣中的各种花草等图案,组成四方连续花样,通过对其进行合理的提炼加工,利用点、线的方法运用于服装的不同部位,比如:袖子、裤边、裙摆等等,或者对某些部位进行大范围的渲染,比如:胸前、肩等等,从而形成强烈的视觉效果。

2 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应用湖湘文化中材质元素的具体策略

湖湘文化的材质元素通过艺术加工和整合,具有精神层面的感染力。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湖湘文化的材质原则,不仅呈现出新的材质元素,而且具备传统文化的神韵,使学生探讨装饰元素的时候,可以不再限制于元素本身,对观察角度进行延伸,将含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图形元素,以生活用品、装饰饰品作为载体体现。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应当循序渐进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2.1 材质元素的直接应用

湖湘文化的材质元素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其材质形式和处理手段得到应用。作为学生,在该阶段可以选取材质原色,不需要进行大面积的改变,对图案进行加工,重新设计,以全新的形式出现。比如:在室内设计中将材质元素以墙面装饰或者室内陈列品的形式出现,在设计室外环境的时候,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适当摆放一些具有湖湘文化特色的灯具、日常生活用具等等。湖湘文化中陶瓷的造型和表现形式是相当成熟的,在现代设计中直接应用陶瓷的某个表现形式,只需要进行稍微的调整,便可以应用于现代设计中。材质元素的色彩、纹样可以应用于社会多个领域,主要包括服装设计、旅游产品以及环境艺术设计等等,采用这样的手段可以体现出现代艺术设计的地域性特色,与当代社会对美的需求相符合,形成优秀的现代设计作品。

2.2 材质元素的间接应用

将材质元素进行适当的改变,并且在现代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中进行间接的应用,可以引导学生设计出具有地域特色的现代艺术作品。在环境艺术设计课程中融入材质元素内容,主要包括:苗族的刺绣、壮族的壮锦等等都具有地区特色,这些都是设计人员做本地风格环境艺术设计的主要素材。湖湘地区的材质元素通过陶瓷、青铜等方式传承,尤其是服装的图案,颜色艳丽,图案逼真,题材呈现地域特色,以传统的习俗和民间神话传说为主,充分展现当地的地域特色,每个地区文化都具有材质元素,这些元素都具有象征性和代表性,有些象征多子多福,有些象征身体健康,有些象征吉祥如意等等,真切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设计人员要对湖湘文化中材质元素的象征、谐音以及双关等文化观念进行创造。

2.3 实践教学与启发式教学的结合

通过对作品作品进行分析评价,制作实物等方法,真正实现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提供充足的实习场所,与相关企业建立实习基地,使学生有参与实践的机会,耐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内心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加强解问能力。比如:讲解《材质元素应用》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湖湘文化中的材质元素,再根据不同元素的特征和文化内涵,设计有关的作品,学生将自己制定的方案通过制作实物的方式进行展现,主要包括手机套、灯具等等,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此外,对于制作完成的实物,学生不仅可以自己使用,也可以将其放在淘宝、京东等电子商务平台上进行销售,这样可以验证作品的市场性。并且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设计作业时,与灯具设计、陈设设计等课程融合。

2.4 材质的应用

由于受到自然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因此材质是不同的。教师通过仔细研究本土的材质,可以体现地域特征。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表达文化内涵时,积极挖掘本地的材料,重视环境与材料的融合,展现出因地制宜的特征。在现代化环境设计中,比如:家具、灯罩等室内的陈设品,可以采取一些绿色环保材料,比如:草席、藤条等等。通过对各种材质的色泽、形态进行探讨,发现材料的特征与地方性工艺进行结合,能够创作出具有特色的作品。

结语:

国外的许多作品都传承本国文化以及传统的艺术特色。然而我国大部分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崇尚西方简约风格,缺乏民族文化色彩。因此,我国高校教师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应该合理运用湖湘文化的材质元素,不仅体现作品的地域性特色,而且赋予作品历史文化价值。

猜你喜欢
湖湘创意设计青铜器
《湖湘论坛》征稿启事
甜甜圈
月满中秋
湖湘文化的统一战线价值分析
大树
宇宙
近代湖湘文化的崛起与启示
后母戊鼎:沉淀在岁月里的青铜器
认识“晋式青铜器”
我是怎样走上青铜器研究之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