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引导决策的攻击性行为个案分析

2018-12-07 09:40李婷婷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30期
关键词:新技能轩轩攻击性

李婷婷

(长沙师范学院,湖南长沙 410100)

1 观察对象的选择

研究者连续12周于幼儿园上午区域活动时间(1小时)与某小班幼儿进行师幼互动,以期通过引导促进幼儿获得更好的发展。结合观察及与园内教师沟通,确定轩轩(3岁半,化名)为重点观察对象。在对轩轩的观察中,发现攻击性行为次数较多,12次区域活动时间统计到8次攻击性行为(见表1)。

表1:轩轩攻击性行为观察记录统计表

2 与观察对象信任关系的建立

Day & Kunz指出,师幼间的信任关系是教师引导幼儿时最强有力的工具和前提。离开信任关系,教师的教育和引导就变成了操控幼儿的工具,就会成为师幼间的权力争夺。信任关系的建立包括五个要素:1.相信人性本善;2.不加评判的接纳;3.持续性;4.诚实真诚地交流;5.共情。

在确定轩轩为重点观察对象后,与其建立信任关系成为引导的基础。因此,每次进班,都会轻轻走到轩轩的身边,蹲下来,与他诚实、真诚地交流,轩轩也能够主动回应并打招呼。对于他每次的区域计划,予以及时具体的鼓励,尊重他对玩具的使用方式和选择,与他产生共情。当争抢玩具等攻击行为发生时,秉持人性本善的观念,不加评判的接纳他当时的情绪状态,并在其耳边小声提醒规则,在他自觉遵守后坚持持续的正面反馈……在最后一次离班告别时,轩轩牵住我的手,并邀请去他家玩游戏,由此可见,通过12次持续不断的互动,循序渐进的建立了良好稳定的信任关系,这是引导的前提。

3 对观察对象的个案引导分析

儿童引导决策模型(Decision-Making Model of Child Guidance)是一个过程,可以用其来建构关于如何处理幼儿各种引导问题的决策。这个模型只关注以一种逻辑清晰的方式获得儿童适宜性发展的解决方案,避免当遭遇幼儿纪律问题时被情绪控制。此模型包括四个步骤,将其运用于轩轩的攻击性行为的引导中,具体如下:

3.1 观察

从表1观察发现,攻击性行为的主动发起者是轩轩,问题属于他。攻击的方式主要是打人、推人、破坏财产、争抢等;攻击性行为多发生在区域内,没有固定的攻击对象,跟具体情境相关。

3.2 决定

通过分析,发现主要原因是受其年龄阶段发展的限制,其中包括:自我中心的心理阶段、口语表达能力较差、规则意识较为匮乏、情绪控制能力差、社交技能不足等;从结果来看,攻击性行为使轩轩获得了利益——教师和同伴的关注、需要的材料和帮助、控制感和同伴的退让等,这更加强化了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因此,在持续与轩轩建立信任关系的过程的同时,可采取积极倾听、共情、管理情绪、冲突解决、制定规则、教会新技能、重新导向转移注意力等策略降低攻击性行为的发生频率。

3.3 行动

针对不同情境下的攻击性行为,采取不同的策略进行引导,并坚持执行。举例如下:

1)信号提示策略

在区域游戏快要结束的时候,提醒建构区幼儿收材料并进行信号提示,将积木根据图案进行有序分类,每个幼儿拿不同的图案卡,按照图案提示收拾材料。将任务分配到个人,使得轩轩对于自己的任务分工明确化,不争抢其他人收拾材料的权利。在与幼儿达成共识的前提下,对幼儿的表现予以有意义的反馈和持续性跟进,对完成较快的幼儿和较慢的幼儿适时进行现场指导,及时对任务进行调整。

2)制定规则、教会新技能策略

当别人正在使用轩轩喜欢的玩具,他会用抢或打人的方式来获得玩具。针对这种情景,告知他先到先得的游戏规则,并教会他新技能——如果玩具别人正在玩,要学会轮流和等待。“当你喜欢的玩具别人在玩的时候,你可以告诉他,现在你去玩其他的玩具,他玩完后再叫你”,这能减少轩轩消极等待的时间和争抢发生的频率。新技能学习时教师需要陪伴其进行多次练习,直到轩轩能独立使用。

3)冲突解决策略

当轩轩与其他幼儿发生矛盾时,采用冲突解决策略,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权交给轩轩,引导其自己想办法解决矛盾。当轩轩因为不会使用轧花机而抢笑笑压好的图案时,让其深呼吸冷静下来,并启发他提出多种解决方式并选择其中一种,教师监督检查并给与有意义的反馈。冲突解决的过程是轩轩现实生活的学习机会,使其从中获得在所有发展领域包括语言、社交等的经验和能力。

3.4 反思

面对轩轩的攻击性行为,结合当时的情境,采取相应策略对轩轩进行引导,有一些成效。

首先,满足了幼儿自身的需要。桑代克的试误说指出学习就是在不断地尝试—错误—再尝试的过程,而学习就是在练习中形成,即“做中学”。轩轩发生攻击性行为时,没有批评和惩罚他,而是允许他犯错,鼓励其从错误中学习并得到自我发展的积极结果。通过多次的引导,轩轩的攻击性行为减少,语言表达、情绪控制、社交技能都有所提高。

其次,在引导过程中予以自身合理定位。教育应该恩威并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提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引导轩轩的过程中,能予以自身合理的角色定位,依据自身对儿童的观察与理解,应儿童的需要,自然而然实施积极的教育,做一位合格的引导者。

但是,在今后的引导中,还应该进行深度思考,而不仅仅局限于当下行为的改变。当出现攻击性等行为时,不能只关注于行为的表面,而是要更多地去挖掘行为背后的意义,从而感受其当下的状态,从而找到最适宜发展的引导策略。

猜你喜欢
新技能轩轩攻击性
答题、拍照、必微博、求关注…… 减了老负担,又练“新技能”
金玉良言
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现状及对策
解救轩轩
宅家学到新技能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诱因及干预策略
新技能
下次吃2点
留守高职生的控制欲、攻击性和焦虑、抑郁的关系调查研究
街拍新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