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EUS对胃癌患者术前T分期诊断准确率的影响

2019-01-04 06:51孔世杰张继红卫聪莉吴社谋张飞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8年11期
关键词:胃壁造影剂造影

孔世杰 张继红 卫聪莉 吴社谋 张飞

(河南省黄河三门峡医院超声科 三门峡472000)

胃癌为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及病死率。近年来,受生活水平提高、膳食结构转变等因素的影响,该病发病率不断上升,受到临床学者的高度重视[1~2]。作为一种具有高度侵袭特性的肿瘤,胃癌常突破胃壁向周围器官、组织浸润,70%左右患者确诊为胃癌时,已发生转移[3]。浸润为恶性肿瘤的重要生物学特征,为诊疗最大阻碍,影响治疗效果及预后,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4]。目前,手术仍为胃癌主要治疗手段,术前精确分析肿瘤浸润深度,对是否进行手术治疗及手术方案的选择尤为重要。以往,临床上多通过常规超声检查分析胃癌患者肿瘤浸润情况,但其仅在于解剖层面探查胃部,在临床分期分析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5]。随着新一代超声造影剂的出现,双重超声造影(Double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DCEUS)检查方式逐渐应用于肿瘤分期诊断中,并取得一定效果。本研究选取52例胃癌患者,分析DCEUS对胃癌患者术前T分期诊断准确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52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女20例,男 32例,年龄 38~78岁,平均(58.56±10.12)岁;病变部位:胃底部9例,胃窦部26例,贲门部5例,胃体部12例。比较所有患者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入组标准 纳入标准:均经活检病理、电子胃镜检查确诊为胃癌,且患者及家属均知晓参与本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纳入研究前4周内接受放疗、化疗、非甾体抗炎药物及其他免疫治疗者;伴有严重心肺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

1.3 诊断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外科手术前进行胃窗超声造影(OCUS)、DCEUS检查,并于检查后7 d内完成手术治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GE公司提供,探头频率2.0~5.0 MHz),OCUS检查采用速溶胃肠超声助显剂(浙江天下牌提供),静脉超声造影采用微泡造影剂声诺维(SONO Vue提供)。

1.3.1 OCUS检查 空腹6~8 h后先行二维超声检查,取平卧位,观察胃及其周围组织、脏器,获得高质量图像;之后进行OCUS检查,坐位口服造影剂后,取卧位,多角度、多切面扫描胃部,根据需要更换患者体位,反复检查贲门、胃体、胃底、胃角、幽门、胃窦、十二指肠球部,直至图像变清晰,观察病灶形态、部位、回声特点,优化二维超声图像,局部放大病灶,观察病灶处胃壁结构改变与否,判断病灶范围及其对胃壁浸润深度。

1.3.2 DCEUS检查 OCUS检查结束后,进入Cadence造影模式,按图像自动优化键,选择病灶最佳观察切面,嘱咐患者维持平稳呼吸,以19 G留置针团将2.4 ml声诺维造影剂注入患者左肘静脉,并跟注5 ml生理盐水,观察病灶动态造影过程,明确病灶局部造影后胃壁结构变化,判断病灶对胃壁局部浸润及侵袭情况。

1.3.3 影像学诊断 OCUS、DCEUS检查完成后,由2名经验丰富超声科医师对图像进行双盲判读,意见分歧时,讨论得出同意结果。

1.3.4 T分期标准 (1)OCUS:T1,病变侵及至第3层,4、5 层连续;T2,病变侵及至第 4 层,但未至 4、5层交界处;T3,病变侵及至4、5层交界处,但未至第5层;T4a,病变侵及至第5层,但并未累及邻近器官;T4b,病变侵及至第5层,且累及邻近器官[6]。(2)DCEUS:T1,病变侵及至第2层,但未至2、3层交界处;T2,病变侵及至第3层,但未至第3层1/2处;T3,病变侵及至第3层1/2处,但未至第3层外膜;T4a,病变侵及至第3层外膜,但并未累及邻近器官;T4b,病变侵及至第3层外膜,且累及邻近器官[7]。

1.4 观察指标 对比OCUS、DCEUS对胃癌患者术前T分期诊断准确率。

1.5 统计学方法 经统计学软件SPSS22.0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病理学分期 52例胃癌患者经术后病理证实,T1期6例,T2期10例,T3期20例,T4期16例。

2.2 OCUS诊断结果 52例胃癌患者经OCUS检查共检出50例,占96.15%(50/52),其中T1期5例,T2期10例,T3期18例,T4期17例。见表1。

表1 OCUS诊断结果(例)

2.3 DCEUS诊断结果 52例胃癌患者经DCEUS检查共检出51例,占98.08%(51/52),其中T1期6例,T2期9例,T3期20例,T4期16例。见表2。

表2 DCEUS诊断结果(例)

2.4 两种方法诊断准确率对比 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DCEUS诊断胃癌T分期准确率(86.54%)明显高于 OCUS诊断(69.23%),P<0.05。见表3。

表3 两种方法诊断准确率对比[例(%)]

3 讨论

现阶段,手术仍为胃癌主要治疗方案之一,但由于多数患者就诊时已为中晚期,手术疗效不佳,预后较差[8]。相关研究表明[9],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因素主要包括肿瘤浸润深度、病理组织类型、淋巴结及周围脏器转移情况,而胃癌患者术前准确诊断、判定临床分期对其治疗及预后意义重大。因此,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准确诊断、评估胃癌患者术前T分期尤为关键。

OCUS又被称为胃造影剂充盈检查法,为临床诊断胃癌患者术前分期常用方法,其主要通过观察胃壁五层结构评估肿瘤对胃壁局部浸润深度及范围,但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该造影方法易受胃癌发生部位、胃肠道气体较多等因素影响,易造成漏诊,故单纯采用OCUS效果具有一定局限性。DCEUS是联合采用胃窗、静脉超声造影检查,其中静脉超声造影应用第二代超声造影剂声诺维,其作为一种完全血池型超声造影剂,可敏感、实时、连续观察脏器及肿瘤微循环造影剂灌注全过程,可有效区分肿瘤与非肿瘤组织,可有效弥补OCUS不足[10]。本研究采用DCUES诊断胃癌患者术前T分期,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结果显示,DCEUS诊断胃癌T分期准确率(86.54%)明显高于OCUS诊断(69.23%),P<0.05。充分说明采用DCUES诊断胃癌患者术前T分期,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DCUES检查为动态显像,可根据其显像特征,如平衡期及动脉期,正常胃壁结构,内、中、外层分别对应黏膜层、黏膜下层、肌肉-浆膜层,而门脉期则表现为等增强,胃壁为单层结构,该检查方法即根据上述特征评估胃癌患者术前局部浸润深度(T分期)。综上所述,采用DCUES诊断胃癌患者术前T分期,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胃壁造影剂造影
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肿块穿刺活检中作用
循证护理在增强CT检查中减少造影剂外漏发生的作用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双能CT迭代重建技术联合虚拟平扫对胃壁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胃会被撑大饿小吗?
空腹
“造影剂肾病”你了解吗
超声造影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