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脂代谢状态的影响研究

2019-01-05 19:57高晶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6期
关键词:稳定型阿托心绞痛

高晶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血管功能状态较差,而较多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脂代谢异常状态,对患者的血管功能状态造成不良影响,这也是导致患者循环,包括微循环状态相对较差的重要原因,因此,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脂代谢状态的调控也是重要的评估方面之一。临床中对于阿托伐他汀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研究多见,但是对于其对患者脂代谢状态的调控幅度研究仍存在一定差异[1,2]。因此本研究就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脂代谢状态的影响程度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9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6例,女 19例;年龄40~74岁,平均年龄(63.1±8.0)岁;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27例,稳定型心绞痛18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7例,女18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63.3±8.2)岁;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28例,稳定型心绞痛17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疾病分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遵照常规方案进行治疗,主要给予扩张冠状动脉、抗氧化、改善粥样硬化等治疗,另进行其他对症治疗。持续治疗12周。

1.2.2 观察组 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阿托伐他汀10 mg于睡前服用,1次/d。持续治疗12周。

1.3 观察指标 于治疗前与治疗后6、12周分别采集两组患者的空腹血,将血标本离心,后取血清进行脂代谢指标的检测,检测指标包括LDL-C、HDL-C、TC及TG。将其采用全自动生化仪进行检测,然后将两组的检测结果分别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对照组患者LDL-C、HDL-C、TC、TG水平分别为 (4.15±0.39)、(0.59±0.10)、(5.71±0.48)、(2.93±0.28)mmol/L,观察组患者LDL-C、HDL-C、TC、TG水平分别为 (4.19±0.37)、(0.61±0.11)、(5.75±0.50)、(2.89±0.31)mmol/L;治疗后6周,对照组患者LDL-C、HDL-C、TC、TG水平分别为 (3.91±0.33)、(0.82±0.15)、(4.96±0.47)、(2.61±0.25)mmol/L,观察组患者LDL-C、HDL-C、TC、TG水平分别为 (3.10±0.28)、(1.05±0.18)、(4.10±0.42)、(2.20±0.21)mmol/L;治疗后12周,对照组患者LDL-C、HDL-C、TC、TG水平分别为 (3.31±0.28)、(1.03±0.11)、(4.28±0.37)、(2.32±0.23)mmol/L,观察组患者LDL-C、HDL-C、TC、TG 水平分别为 (2.64±0.22)、(1.37±0.15)、(3.50±0.31)、(1.72±0.17)mmol/L;治疗前,两组患者LDL-C、HDL-C、TC、TG水平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0.499、0.902、0.387、0.642,P>0.05);治疗后6、12周,观察组患者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LDL-C、TC、T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t治疗后6周=12.555、6.585、9.153、8.424,t治疗后12周=12.622、12.262、10.840、14.073,P<0.05)。

3 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是临床高发的一类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管状态相对较差,其中较多患者存在因脂代谢异常而导致的血管堵塞等情况,而这也是患者发病的重要相关因素之一,同时脂代谢的异常还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因此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脂代谢的调控需求较高[3-6]。临床中用于脂代谢调节的药物较多,其中他汀类药物具有相对较好的效果,其中关于阿托伐他汀用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治疗的研究也多见,但是对于患者的脂代谢调节作用程度研究差异也普遍存在[7-10]。

本文就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脂代谢状态的影响程度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对照组患者LDL-C、HDL-C、TC、TG 水平分别为 (4.15±0.39)、(0.59±0.10)、(5.71±0.48)、(2.93±0.28)mmol/L,观 察 组 患 者 LDL-C、HDL-C、TC、TG 水平分别为 (4.19±0.37)、(0.61±0.11)、(5.75±0.50)、(2.89±0.31)mmol/L;治疗后 6周 ,对照组患者 LDL-C、HDL-C、TC、TG水平分别为 (3.91±0.33)、(0.82±0.15)、(4.96±0.47)、(2.61±0.25)mmol/L,观察组患者LDL-C、HDL-C、TC、TG水平分别为(3.10±0.28)、(1.05±0.18)、(4.10±0.42)、(2.20±0.21)mmol/L ;治 疗 后 12 周 ,对照组患者LDL-C、HDL-C、TC、TG水平分别为(3.31±0.28)、(1.03±0.11)、(4.28±0.37)、(2.32±0.23)mmol/L,观察组患者LDL-C、HDL-C、TC、TG水平分别为(2.64±0.22)、(1.37±0.15)、(3.50±0.31)、(1.72±0.17)mmol/L ;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血清脂代谢指标LDL-C、HDL-C、TC、T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0.499、0.902、0.387、0.642,P>0.05);治疗后6、12周,观察组患者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LDL-C、TC、T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t治疗后6周=12.555、6.585、9.153、8.424,t治疗后12周=12.622、12.262、10.840、14.073,P<0.05)。由此说明阿托伐他汀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调脂作用较好,为本类患者的血管保护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阿托伐他汀可明显地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脂代谢状态,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稳定型阿托心绞痛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32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慢性稳定型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阿司匹林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的效果观察
参松养心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慢性失眠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心绞痛